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33章 风雪(2/2)

我们的同志带着十二万分的感谢,再次用一瓶二锅头送走了这位热心的达瓦里氏。

回过头来,4名同志坐下来,拿出一本本子。

他们准备写字交流。

这里的达瓦里氏人都很好,很热情,但是卢比扬卡同样热情,初来乍到,在没有检查完这里的安全状态的之前,他们决定小心一些。

甚至这种方式将会长期存在,毕竟有些话,冒不得半点风险。

一位同志抓起笔,沙沙声中“同志们,接下来的任务是艰巨的,这里自然环境极端恶劣,我们可能会在这里献出生命,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人留下来完成这次的任务,直到69月回国。”

斯匹次卑尔根岛听起来好像离欧洲大陆不太远,但实际上,它处于从北极圈到北极极点的大约中间位置,非常寒冷,生存环境极为恶劣。

来这里的同志,可以说是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虽然已经说过了,但是在这里我再重申一次,这一次,我们主要有几个任务。”

“第一,学习和掌握极地生存的工作和经验,为日后来这里、甚至是去南极的同志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了,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完成一点了。”

生存和工作的经验这东西,听起来好像书上就能学到,但实际上没那么简单,不到实地蹲一蹲,过上一段日子,根本就没法实际掌握和体会。

就好像几十年后各种徒步野外生存的书籍帖子视频满天飞,但是死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的人依然每年都有一堆。

这也是他们坚持要1月份就过来的原因之一:错过了这段时间,那就缺少最艰难的那段时间的经验,他们不愿意等到下一批同志来学,万一出事儿了呢?

写到这里,这位同志还顺手开了个玩笑,在飞机上冻够呛,也算是经验了吧,几位同志对视一眼,无声的笑了起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几个字,在此刻表露无遗。

“第二,全面掌握这里一年四季的气象数据,并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地质、植被、动物等情况展开考察,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注意,这里有冻土带、冰层,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在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我们也是要重点掌握的。”

虽然这里是在北极圈里,但是万一选了块地儿地下有地热,冬天冻上,夏天没那么冷,化了,那可就乐子大了。

同志们纷纷点头,这也是他们要1月份来的第二个原因:一年四季,少了最冷的这几个月,可就少了很多数据,难道交给后面的同志来完成?

那多耽误事儿。

而且这些是正常的科考工作,《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里明晃晃写着的,大家来这里就是为了干这个的,都不用遮遮掩掩。

“第三,星图!

我们一定要把一年四季的星图都想办法拍下来,数据越多、越全越好。”

这是为什么,他们所有人都并不知道,但是这就是任务。

而且这种没有原因的任务,更是让他们集中精神,更加热情高涨。

这里是北极,北极上空的星图,我们是不掌握的,或者说,别人发布的东西,总没有自己亲自拿到的来得可靠放心。

我们的飞机暂时不会从北极上空飞过,但是有东西可能会从这里飞过,需要星星点灯照亮它的前程。

“同志们,这个岛很大,比我们的当归岛和天涯岛还要大,工作也很多,我们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积少成多,虽然我们在这里只工作6个月,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尽量少留工作给接替我们的同志,让他们腾出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任务!”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