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12章 什么都别改,照抄(1/2)

战5做反辐射巡飞无人机,在高振东的想法之中只是第一阶段,当然这一阶段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应急用,同时获得经验。

对于部队来说,应急针对的是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两个阶段?”

这话连空装局的同志都有些不解。

在他们看来,这东西核心子系统只差一个反辐射导引头,只要反辐射导引头一搞好,做一些针对性修改整合进去就行了,连这都要分成两个阶段?

振东同志是不是严谨得过头了?

虽然知道高振东考虑事情都有自己的出发点的,但是空装局的同志还是有些不太理解。

高振东点点头:“对,两个阶段,同志们,你们想,如果把战5靶改成反辐射巡飞弹,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同志们可以结合那个东西来看。”

高振东说完,伸手指了指旁边地上的那一堆火蜂无人侦察机残骸。

同志们不是傻子,一看高振东的手指向的那堆火蜂,还别说,虽然就一架,可是现在看起来真的可以用“堆”

来形容。

看了这堆火蜂之后,同志们悟了。

“高总工你的意思是战5太大太耗油?”

“我觉得是发射不便,这东西这个大小,找个运输机都能挂,起飞什么的可比战5方便多了,而且还能利用运输机增加无人机的作战半径。”

“我觉得是回收容易,这个飞机小,想要回收的话,不一定需要机场跑道。”

“一次性的东西要怎么回收?”

“这不一定啊,这飞机是侦察机,侦察机肯定是要回收的,万一以后我们也要做侦察机呢?”

其实,只要把路指出来,剩下的同志们就很能脑补了。

高振东说两个阶段,还真就是这个意思。

“同志们说得啊,大方向上基本都对!

战5的使用要求,还是太高了,这毕竟是个战斗机的底子,有很多设计上的代价,都是为了战斗机付出的,很没有必要…”

战5起飞需要机场,一次出击的油料成本,可能比专业的低价无人机还高,这东西出击需要的油料,是按吨计算的。

“而且啊,战斗机对速度和机动性有要求,但是无人机就不一定了,在去掉这些需求之后,战斗机为底子的战5靶,从结构、翼型、操纵等各方面来说,性能都是溢出的,而且这些溢出毫无用处,根本用不到。

所以我说的两个阶段,就是这么考虑的,第一阶段,在战5靶的基础上改进出反辐射巡飞无人机,第二步,则是利用第一步的经验,设计出一架从各方面来说都更符合要求的无人机。”

高振东的话,带着同志们走向了更深的思考。

“高总工说得对,现在用战5做无人机没有感受到成本上的压力,是因为这些飞机本来就是存在的,我们只是废物利用而已,所以不需要多少钱。

但是一但打起仗来,无人机大量消耗的时候,需要新造无人机,那战5靶的底子就不合适了。”

空装局的同志对同志们道。

高振东指着火蜂的残骸道:“同志们应该注意到了,这个专业无人机的空重,不过600多公斤,而我们的战5是多少?

接近4吨!

如果说单看重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话,那我再给大家一个数据,从这个飞机可能的投放点来看,花旗佬这个无人机的航程超过了1000公里!

这里面能省出多少钱来,毋庸置疑。

关键是,战5为底子的无人机在技战术上,有很多不能满足要求的地方,这也是我们需要第二阶段的最大原因。”

他说得越多,空装局的同志越高兴。

“对,振东同志的话,非常有道理,我们不但要在战5的基础上搞出更好的无人机,而且还要吸收战5的经验和这架花旗无人机的技术,搞出我们自己的专业无人机来!”

空装局的同志说完,转头对高振东道:“振东同志,战5靶的事情,我们先不说,这是个应急的东西,我觉得啊,你在无人机方面有什么新的想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战5改无人机无疑是权宜之计,算是一种极致的废物利用,但是空装局的同志在听了高振东的话之后,意识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当真正的战争发生的时候,这个东西不是那么的合适,主要是补充起来成本太高,底子就那样,那就意味着必须维持一条战5生产线才行。

如此看来的话,那成本就难以接受,而且功能性能也不是最合适的。

这也是高振东前世看到的虽然我们有大量的退役飞机,但是用来做功能性无人机却不多的原因——还是专门研制的更香。

所以,原本对于战5靶改装其他功能性无人机的爱,迅速消失。

如果不是因为高振东说了这种无人机是第一步的经验来源,而且考虑到这种飞机机体大,在去除了机炮、维生等系统之后,能够装很大的战斗部的话,他们甚至都想直接跨过战5,直接搞最新的无人机。

主要是最新无人机搞起来需要时间,而现在从氛围来看,时间却是不多了。

部队的同志虽然一向是既要又要还要,但是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挑食,在没有的时候,有啥先用啥,先保证战斗力的生成。

所以战5是要改的,但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正经无人机。

看看,现在战5改的无人机在他们心里,已经不是正经无人机了。

高振东闻言,点点头道:“嗯,行。

太远的我们先不说,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从技术角度出发,抛开功能不说,一共分为两类无人机,那就是遥控型和程控型,这两种的区别,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吧?”

他这个问题,同志们纷纷点头,这还真明白的。

咱家的语言就是这点好,除了像是“鲁棒性”

这种生艹翻译之外,我们能做到哪怕是翻译外来词,也能让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一看就懂,更别说高振东说的还不是外来词。

“以大修厂的现状和一定时间之内的发展可能来看,他们适合做的,是程控型无人机…”

这让大修厂的同志们有些讪然,还是本事不够啊,只能做程控型,遥控型做不了。

在这个时候,遥控型看起来无疑比程控型要更加高级,只是同志们并不知道日后还会有一种叫“自主型”

的东西,那个东西可就高级咯。

当然,自主型这玩意,没进入21世纪,都不用想太多,要求太高。

高振东大概看出了他们的想法,笑道:“同志们是觉得程控型比较低级?”

程总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是没好说啥。

要是说多了把空装局的同志惹毛了,连这个程控类的可能都没了。

当时搞战5靶可就是争取过来的,可不能把这个新的东西给搅黄了。

高振东笑了起来:“我理解你们想要承担更加艰巨任务的心情,不过这东西吧,其实没有高低之分,关键是看用途。

程控类的无人机,至少能做巡飞弹药,而且还有一个现成的应用方向,这可是空军那边急需的。”

同志们看了看还在地上的那堆无人机,一下反应过来,这还真是!

侦察机这类辅助飞机虽然在普通军迷眼里好像没什么亮眼的地方,但是这玩意实际上是应用场景和应用时间最多的飞机。

毕竟平时战斗机也不能随便击落敌机,轰炸机攻击机也不能说是随便就往地上扔炸弹,但是侦察机可是随时都能做自己本职工作的。

而且越往上同志越清楚,战场情报这东西,很多时候甚至比武器性能来得要重要得多。

阵风:对!

10爷:拉瘠薄倒吧,就算咱俩单甩,你也不行。

总之这对于大修厂的同志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好消息,他们的心情马上就更好起来。

“高总工,您说得对,装备没有高低之分。

你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仿制花旗佬这个无人机?”

高振东点点头:“对!

你们作为对飞机有一定了解的单位,仿制这个无人机对你们来说是合适的,其他厂所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正经的无人机的大幕,还真得靠你们来揭开了!”

不论是东北、西南、西北、瓷都,都各自有各自的任务,而且是非常紧要的那种,这个仿制的任务,落到大修厂头上就正合适。

主要是这年头的装备还没那么难,要是到了几十年后,情况可能就反过来了——仿制比自研要困难得多!

至少像现在一样捡个响尾蛇的壳壳就能仿制出K13和雷电1这种好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高振东的话,让大修厂的同志很是激动,开幕啊!

程总工高兴之余,倒也没有忘记客观条件:“各位专家领导,飞机我们还好说,但是这个发动机…”

心脏病问题,由来已久,不但几十年后的军迷知道,60年代搞技术的同志也知道。

火蜂上有一台小型涡喷发动机,对于 防工委总工听见他的担心,笑了起来:“放心,这个事情,就好像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一样,不用你们担心,东北航发所那边来完成。”

现在的发动机结构,远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复杂,仿制起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特别是防工委总工知道,最困难的材料问题,在这方面高振东早就把基础给打好了。

高振东闻言,心里一动:“等等,老总,我记得三线那边,应该有个航发厂吧?”

现在厂所还没分开,有航发厂就意味着有研究所。

总工一听,拍了拍脑门儿:“对对对!

是有一个,在黔山鞍顺地区,现在已经差不多能够开展工作了。”

这个厂子没有东北航发出名,但实际上承担的任务和做出的贡献并不低,最出名的就是发财1、战35的发动机,都在这里研究和生产。

当然现在还在草创期,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附近的另一个飞机厂做配套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