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五章 露出笑容(1/2)

周益民和李主任又敲定了一些细节,随后李主任吃饱喝足后,便离开。

周益民将李主任给送出四合院之后,回到家来,正想关上房门的时候,突然一只手给拦住。

侧过身一看,原来是大鹏,便说道:“大鹏,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两人进到去之后,便将房门给关掉。

大鹏看见环境安全之后,这才开口:“益民,最近黑市不太安全,我跟李友德两人,就想着暂停一段时间!”

周益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好,那就暂停一段时间。”

看见大鹏十分眼馋那些卤肉,便直接将剩下的卤肉拿起来:“拿回去吃吧!”

大鹏也没有客气,接过来后,就端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周益民看见时候不早,就洗了个澡,就上床睡觉,明天还要早起。

第二天,周益民就起了一个大早,先是将今天的秒杀产品给买下来。

有一百斤芒果、一百斤橄榄油、一百斤黄瓜、一百斤羊肉。

周益民看见,今天的运气还不错,都是能吃的东西。

然后简单熟悉一下,便驾驶着摩托车离开四合院。

然后就在四九城这里,挑选这一个破旧,不会有人经过的院子,毕竟五千斤的粮食,要是被其他人发现,并且搬走的话。

对于周益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经过大半个小时的挑选,周益民终于挑选到一个好地方,首先就是这个地方够破,位置还偏,这样就没有那么多人会来这边。

那被别人发现的粮食机会就更加少。

随即从商店那里购买了两千斤红薯、三千斤棒子面。

这个是周益民考虑到,单独吃一种粮食的话,还是会有点腻,所以才想着购买两种。

晨雾还未散尽,街道边斑驳的木门就被李主任双手推开。

她搓了搓被晨露打湿的袖口,摸黑拧开办公室的白炽灯。

灯泡发出刺啦刺啦的电流声,在墙面上投下她佝偻的影子,像株被霜打过的老玉米。

桌上的搪瓷缸里还泡着隔夜的茶叶,早没了热气。

李主任却端起来猛灌一口,苦涩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也没能压下心里的焦躁。

她掏出怀表看了眼时间,六点二十分——距离和周益民约定的时间还有整整两个小时。

“哐当——”

走廊传来清洁工扫地的声响。

李主任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她快步走到门口,看着灰扑扑的走廊尽头,每一个脚步声都让她心跳加速。

当发现是清洁工老王时,她强挤出一丝笑容:“老王,这么早就来打扫?”

“可不是嘛!”

老王拄着扫帚直起腰,“听说收容所快断粮了,我寻思早点把卫生弄完,说不定还能帮上点忙。”

这话像根细针扎进李主任心里,她勉强点点头,退回办公室。

墙上的挂钟走得格外沉重,秒针每跳动一下,都像在她太阳穴上敲了一记。

她翻开桌上的收容所名册,三百二十七个名字密密麻麻排列着。

最小的孩子才三岁,最大的老人七十三,这些天他们每天只能喝两顿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

想到孩子们饿得直哭的样子,李主任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八点零五分,走廊终于传来皮鞋敲击地面的声响。

李主任几乎是冲到门口,看见周益民站在晨光里,白衬衫领口被汗水洇湿,摩托车头盔还挂在臂弯里。

“益民?”

她的声音发颤,目光紧紧盯着对方的脸,想从他的表情里读出结果。

周益民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露出个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李姨,不负所托。”

这句话像块千斤重的石头落地,李主任双腿一软,扶着门框才勉强站稳。

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哽咽:“益民,谢谢你!

幸好有你,不然姨都不知道怎么办好!”

“李姨,咱们这关系,只要能帮上忙肯定帮。”

周益民说着,警惕地往走廊两头看了看,压低声音 “不过这事得抓紧,夜长梦多。”

李主任连连点头,立刻扯起嗓子喊道:“所有人到会议室集合!”

五分钟后,街道办的小院里挤满了人。

自行车、板车在青石板路上摆得满满当当,链条和车铃碰撞出杂乱的声响。

张干事推着辆掉了漆的二八自行车,车后座绑着麻绳,新来的小吴费力地扶着一辆装着铁筐的板车,车轮在坑洼的地面上发出吱呀声。

“听好了!”

李主任站在台阶上,声音铿锵有力:“今天的任务,就是把粮食安全运回收容所!

路上不许跟任何人搭话,遇到盘问就说……”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就说是给方便面厂的物资!”

这个是李主任昨天晚上,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得出的结果,不能说出粮食是从周益民这里弄来,总得有一个出处。

周益民跨上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

他冲李主任点点头,车头灯划破薄雾:“李姨,跟着我走!”

摩托车拐出街道办时,周益民特意放慢速度,后视镜里,一长串运输队伍像条蜿蜒的灰蛇,在晨雾中缓缓前行。

半小时后,车队停在城郊一处荒废的院子前。

褪色的朱漆大门半掩着,门环上结满蛛网。

周益民下车推开大门,“吱呀——”

的声响惊起一群老鼠,窸窸窣窣地钻进墙角的破洞里。

院子中央,五座用防水布盖着的粮堆赫然在目,麻袋堆得足有两人高。

李主任倒吸一口凉气,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她伸手掀开防水布一角,金黄的玉米面倾泻而出,在地上堆成小小的金丘。

“这……这么多粮食,就放在这里?”

人群中传来小声议论。

“赶紧装车!

别磨蹭!”

李主任生怕闲话传出去,厉声喝道。

她转身看向周益民,眼眶再次湿润:“益民,姨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以后有任何事,只要姨能办到……”

“李姨客气了。”

周益民摆摆手,目光警惕地望向院外,“我得赶去厂里了。

记住,守口如瓶。”

说完,他跨上摩托车,引擎声由近及远,很快消失在晨雾中。

装车的过程比想象中艰难得多。

地面坑坑洼洼,板车装满粮食后根本推不动,几个人合力才勉强抬起车轮。

自行车后座的麻袋绑了又松,松了又绑,麻绳在众人手上勒出深红的血痕。

“王姐,你带三个人留在这里看守。”

李主任擦着额头的汗,把最得力的手下叫到一边,“每隔半小时巡查一圈,要是有任何动静……”

她握紧对方的手,“立刻去收容所报信!”

第一趟运输队伍出发时,太阳已经升到头顶。

李主任坐在最前面的板车上,怀里紧紧抱着账本,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四周。

直到看见收容所熟悉的灰砖墙,李主任才敢长舒一口气。

孩子们的欢呼声远远传来,几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扒着围墙张望。

李主任看见,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此刻的周益民,正坐在钢铁厂的办公室里,若无其事地翻看着采购报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