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差点闹出乌龙(1/2)
暮色彻底浸染乡间小路时,周益民终于将最后一颗螺丝拧紧。
拖拉机重新发出的轰鸣声震落了车头凹陷处的尘土,在寂静的田野上回荡。
周志明长舒一口气,用沾满机油的手背抹了把额头:“益民,你这手艺真绝,换作别人,今晚怕是要在这儿过夜了。”
车斗里的姑娘们也纷纷探出头,秀兰的麻花辫上还沾着方才修车时扬起的草屑,眼中却满是感激:“多亏了周同志,不然我们可要在荒郊野岭吓得睡不着觉了。”
巧云捂着胸口附和,脸上仍残留着劫后余生的红晕。
“大家坐稳了!”
周志明重新握住方向盘,引擎的震颤让他掌心发麻。
有了先前的惊险,他的目光像探照灯般死死盯着前方的路面,每一处阴影、每一道晃动的树影都让他神经紧绷。
拖拉机缓缓启动,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碎声响,在夜色中格外清晰。
返程的路上,月光为柏油马路镀上一层银边。
周志明的脚始终悬在刹车上方,车速比来时慢了一半。
姑娘们起初还小声交谈,渐渐地,只剩下车轮滚动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虫鸣。
路过一片玉米地时,夜风吹得秸秆沙沙作响,周志明下意识握紧方向盘,直到确定只是虚惊一场才放松下来。
当街道办的霓虹灯终于在视线中亮起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姑娘们陆续下车,脚步仍带着劫后余生的虚浮。
秀兰下车前特意将布包抱在胸前,里面装着周家庄小伙送的桂花糖,甜香混着夜色,让她想起二柱憨厚的笑容。
周志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发动拖拉机返程。
周益民却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志明哥,现在天黑危险,先去我那里休息一晚,明天再一起回去!”
周志明刚要推辞,目光扫过黑沉沉的夜空,想起方才那道神秘黑影,终究点了点头:“那就叨扰了。”
四合院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周益民翻出干净的被褥,歉意地说:“条件简陋,委屈志明哥凑合一下。”
两人躺在窄小的床上,窗外的虫鸣声此起彼伏。
周志明盯着斑驳的天花板,突然开口:“益民,今天多亏你及时折返。”
黑暗中,周益民笑了笑:“咱们是一个村的,说这些见外了。”
次日清晨,周志明问道:“益民,你跟我一起回去?”
他也不知道周益民回不回去,自己今天一定要回去,村里还有很多农活没有忙完,所以今天就必须赶回去才行。
周益民思索一下,等一下,还要去街道办那里一下,随即说道:“志明哥,你先回去,我还有点事情要忙!”
周志明点了点头:“好的。”
然后走出四合院,开着拖拉机返回周家庄,引擎声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周益民洗漱完毕,打开商店,将今天的秒杀产品都买了下来,没有想到,今天竟然有一百斤猪肉、一百袋奶粉、一百瓶豆浆、一百斤花生油。
既然今天又多了一百袋奶粉进账,犹豫片刻,又多拿了两袋奶粉,塞进帆布包,多拿两袋的话,相隔的时间就能长一点。
将东西都收拾好之后, 再次踏入街道办,门卫大爷老远就笑着打招呼:“益民又来帮忙啦!”
李主任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文件堆得几乎挡住了半扇窗户。
周益民敲门而入时,李主任正揉着太阳穴,看见他眼睛顿时亮了:“益民,你来了!”
“李姨,你看看够不够?”
周益民将帆布包放在桌上,四袋奶粉整齐排列。
李主任翻开包的瞬间,眼眶微微湿润:“够了够了!
我那小孙子终于不用饿着了.”
她拉着周益民的手,声音哽咽,“多亏了你,每次都能解燃眉之急。”
周益民趁机说道:“李姨,能麻烦你件事吗?
问问昨天那些女同志,有多少人看上我们村的?
到时候我带她们回村,还得靠您帮忙开介绍信。”
李主任点点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现在这世道,大家都盼着能有个安稳的家。”
而且能减少一些人,对于超负荷的收容所来说,也算是减轻负担的一种。
要不然李主任也不会这么积极促成这个相亲大会。
李主任来到,街道办的会议室的白炽灯有些闪烁,在墙面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二十多位女同志局促地围坐在长桌旁,木制椅凳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李主任握着钢笔的手在纸面上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昨天参加相亲的,有没有看上周家庄小伙子的?”
话音刚落,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秀兰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麻花辫垂在胸前轻轻晃动。
她想起二柱递红烧肉时烫得发红的指尖,还有那碗里颤巍巍的肉块,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跳动。
“我我愿意。”
她的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唧,却如石子投入深潭,激起一阵涟漪。
“真要去乡下啊?”
角落里传来压低的议论。
穿灰布衫的姑娘抱起双臂,指甲在补丁边缘反复摩挲,“虽说能吃饱饭,可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这辈子就拴在地里了。”
她身旁扎着头巾的同伴附和着点头,发梢沾着的干草碎屑跟着抖动:“城里再难,好歹能碰碰运气。”
巧云悄悄往秀兰身边挪了挪,圆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我觉得周家庄挺好的。
那个叫大柱的小伙,编竹蜻蜓的手艺可巧了,还说要给我编一屋子呢。”
她的话惹来几声轻笑,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
“听说他们村有自己的晒谷场,过年能吃上白面馍馍。”
阿翠抚着辫梢的红头绳,眼神向往,“我娘临终前总念叨,想让我找个能吃饱饭的人家”
她的声音突然哽住,抬手抹了抹眼角。
李主任轻咳一声,笔尖在桌面敲出清脆声响:“大家不用急着做决定。”
她看着姑娘们各异的神情,语气放缓,“周家庄虽说在乡下,可地广人勤,小伙子们踏实肯干。
但城里也有城里的机会,都想清楚了。”
李主任也没有将话说满,毕竟她也不太清楚,周家庄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性格。
虽然有周益民在其中,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周益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上班,有时候就算是想管,也不一定管得了。
“李主任,我也愿意!”
又有个姑娘举起手,手腕上褪色的红绳随着动作晃了晃,“我在收容所待够了,想有个自己的家。”
她的话像是打开了闸门,陆续有姑娘跟着表态,声音从怯生生变得坚定。
反对的声音仍在继续。
“我表姐嫁给乡下人,天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最初开口的灰布衫姑娘撇着嘴,“我宁可在城里打零工,也不想一辈子困在山沟沟里。”
她的话让几个姑娘面露犹豫,目光在同伴和李主任之间游移。
秀兰攥紧拳头,鼓起勇气抬头:“我见过他们干活的样子,手上的茧子比我鞋底还厚。”
她想起二柱帮老人搬凳子时的利落劲儿,声音不自觉拔高,“这年头,踏实能吃苦比什么都强!”
她的话让不少人若有所思,议论声渐渐弱了下去。
李主任开始清点举手的人数,钢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
十三只举起的手,在昏黄的灯光下像是十三面旗帜。
那些放下的手,有的还在空中悬了片刻,才带着叹息缓缓落下。
窗外的夕阳不知何时染红了半边天,余晖透过斑驳的玻璃,洒在姑娘们或期待、或失落的脸上,为这场关于未来的抉择,镀上一层温暖又略带惆怅的色彩。
李主任仔细记录下名单,递给周益民时感慨道:“这十三对要是成了,街道办也能减轻些负担。”
周益民看着名单,突然想起谢玉梅,开口道:“李姨,我想见见谢玉梅,不知道方便吗?”
李主任神色一紧,语重心长地说:“益民,你可不能犯糊涂!
听说你有个大学生对象”
周益民急忙摆手解释:“李姨,您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