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凉亭纷争(2/3)
益民,你这是从哪儿搞来的宝贝?”
随着底料完全融化,加入清水,锅里渐渐沸腾起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味更加浓郁了。
幸好这四合院里没有其他外人,不然这诱人的香味,肯定得把街坊邻居都吸引过来。
周益民开始安排大家准备食材,周大忠和大鹏负责切肉,他们将新鲜的猪肉切成薄片,肥瘦相间的肉片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李友德和周大福则去清洗青菜,嫩绿的菜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
本来小梅也想去帮忙,不过周益民说:“让你哥他们忙就行,你身体不好,就多休息!”
小梅听到周益民的安排后,乖乖听从,而且这时候周益民还给了两颗糖给小梅。
其他人也没闲着,有的帮忙摆碗筷,有的搬凳子,四合院的院子里热闹非凡。
一切准备就绪,周益民招呼大家围坐在锅边。
他先夹起一片肉,放进翻滚的锅里,不一会儿,肉片就变得粉嫩诱人,他将肉片捞出,放进碗里,撒上一些葱花和香菜,递给身边的大鹏,说:“大鹏,你尝尝。
小心烫,慢慢吃!”
大鹏迫不及待地接过碗,吹了吹热气,一口将肉片塞进嘴里,眼睛瞬间瞪得老大,含糊不清地说:“太好吃了!
这味道,又麻又辣又香,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益民,你简直是厨神下凡!
这比我在饭馆吃的红烧肉还带劲!”
说着,又赶紧夹了好几片肉放进锅里。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动起筷子。
李友德夹起一片肉,放进嘴里细细品味,感慨道:“益民,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好的东西?
这火锅吃着太过瘾了!
要是天天能吃这个,少活十年我都乐意!”
周益民笑着说:“我也是偶然得到,想着买回去让大家尝尝鲜,偶尔也得解解馋不是!”
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四合院里。
有人说起工作上的趣事,有人分享生活中的小烦恼,气氛融洽极了。
周大福吃得满脸通红,不停地用手擦汗,嘴里还喊着:“过瘾!
太过瘾了!
十六叔,这火锅汤我能喝三碗!”
周大忠则时不时给大家添菜,确保每个人都能尽情享受美食。
“多吃点肉,年轻人别客气!”
周大忠一边说,一边往大家碗里夹肉。
锅里的汤一直在翻滚,食材也在不断减少。
大家的肚子渐渐被填满,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最后,连锅里的汤都被大家喝得一干二净。
饭后,大家一起收拾碗筷,清洗锅灶。
虽然忙碌,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夜色渐深,周益民带着大鹏和李友德两人准备离开。
刚刚将摩托车停好之后,就听见四合院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这事儿不行,绝对不行!”
“凭啥你家想用就用,这是公共地方!”
尖锐的叫嚷声冲破院门,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周益民三人原本轻松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大鹏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李友德眉头紧锁,周益民眼神一凛,加快脚步朝着院门走去。
推开门的刹那,一股火药味扑面而来,院子里围满了人,只见站在中间钱大妈叉着腰,脖子上青筋暴起,正和对门的赵婶对峙着。
钱大妈脸上涨得通红,头发有些凌乱,活像个被激怒的母狮,她挥舞着胳膊,声音尖锐得能划破夜空:“我出主意建凉亭,打扫卫生也是我家负责,用一下咋了?
我家那点破烂杂物,又不占多大地儿!
你们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说着,她还用力跺了下脚,地上的尘土都跟着飞扬起来。
赵婶毫不示弱,脖子往前一伸,手指几乎戳到钱大妈脸上,脖子上的青筋也突突直跳:“合着好处都让你家占了?
这凉亭是大伙凑钱出力建的,又不是你钱家的私产!
今天你能放杂物,明天他家就能堆煤球,这院子还能看?
你咋不把你家老母鸡也放凉亭里下蛋呢!”
“你少在这儿血口喷人!”
钱大妈尖叫一声,突然冲上前去,一把抓住赵婶的手腕,“我看你就是眼红,见不得人好!
有本事你也出主意啊,在这儿瞎咧咧算什么本事!”
赵婶也不甘示弱,两人推推搡搡起来,周围几个妇女赶紧上前拉扯,生怕她们打起来。
王大爷气得直拍大腿,颤巍巍地喊道:“都别闹了!
这像什么话!
咱们都是老街坊,为这点事闹得鸡飞狗跳,传出去让人笑话!”
可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的争吵声中,只能是无奈摇了摇头。
一旁的赵大叔也急得直跺脚:“刚刚说好了建凉亭是为了大伙,现在倒好,为这点破事闹成这样!
早知道还不如不折腾!”
周围的人也纷纷表示同意。
钱大妈挣扎着甩开旁人的手,跳着脚喊道:“我不管!
我出了这么多力,用用凉亭天经地义!
谁要是不同意,这凉亭就别建了!
大不了一拍两散,谁也别好过!”
赵婶这时候说道:“不建就不建,反正我们又没有什么损失!”
钱大妈没有想到,屡试不爽的招,在赵婶这里,竟然没有用。
就这样争吵声、叫骂声、劝架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四合院乱成了一锅粥,连院外树上的鸟儿都被惊得扑棱棱飞走了。
周益民看着这剑拔弩张的场面,悬着的心稍稍放下——还好不是什么大事。
他穿过人群,走到坐在石墩上、眉头拧成“川”
字的一大爷身边,轻声问道:“一大爷,这是咋回事?
钱大妈怎么又吵起来了?
她平时不这样啊,是不是有啥难处?”
一大爷重重叹了口气,伸手抹了把脸,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无奈:“原本是件好事啊。
下午的时候,钱大妈突然把大伙叫到院子里,说想在老槐树下建个凉亭。
你也知道,这大夏天的,咱们院子连个乘凉的地儿都没有,大伙一听,都觉得是个好主意,还都跟着出谋划策,讨论着凉亭要搭成啥样,用啥材料。
有人说要盖成尖顶的,有人说要四角的,热闹得很。”
说到这儿,一大爷顿了顿,从兜里摸出烟袋锅,吧嗒吧嗒抽了两口,吐出的烟雾在月光下袅袅散开:“谁能想到,等商量到细节的时候,钱大妈突然说,凉亭建好后,大伙不用的时候,就让她家放点杂物。
她还说,作为补偿,以后凉亭的卫生都归她家打扫。
这话一出口,院子里就炸锅了。”
一旁的邻居气呼呼地接过话茬:“可不是嘛!
这凉亭建起来,是给大伙乘凉聊天用的,又不是她家仓库。
再说了,谁知道她放的都是啥东西,到时候堆得乱七八糟,还怎么用?
我家那小子天天在院子里疯跑,撞到杂物受伤了算谁的?”
一大爷微微点头,继续说道:“赵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这凉亭是公共设施,不能让一家独用。
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说要是开了这个头,以后谁家都想占点公共地方,那这院子还不乱套了。
钱大妈却觉得自己吃了亏,说自己出了主意,打扫卫生也费力气,用用凉亭咋就不行了。
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么吵起来了。”
周益民听完,目光扫过争吵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