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 空气炸锅(1/2)

也没有过去多久,周益民终于回过神来,然后说道:“我想到了一个产品,叫空气炸锅,也许能满足你们说的需求。”

两个年轻人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问道:“周股长,什么是空气炸锅?

快给我们讲讲。”

周益民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地描述起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和大致构造。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努力让两个年轻人能够更好地理解。

那两个年轻人听得十分专注,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周益民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周益民讲解的过程中,李崇光也走了过来,他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当他听到周益民描述的空气炸锅的相关内容时,眼中不禁露出一丝惊讶和赞赏。

他没想到,周益民虽然没有专业的科研背景,但思维如此敏捷,能够迅速联想到这样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看来自己之前,还是小看了周益民的能力,要知道他们这个科研室成立了一段时间。

不过一个合适的产品都没有拿得出来,基本上还在摸索的阶段。

没有想到周益民只是听了一下,就能想到合适的产品出来。

看来传闻还是有点保守,周益民的能力,还要在传闻之上。

就算是李崇光自己也做不到这里,不然也不会这么久,都还没有一件产品开始研发。

而那些之前对周益民持怀疑态度的科研人员,此刻也渐渐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虽然嘴上没有吭声,但心里也对周益民所说的空气炸锅产生了一丝好奇。

有的人甚至在心里开始重新审视周益民,觉得或许这个高中生真的有两把刷子。

不过也不会,只是听说,就立马想出对应的产品出来。

然而身为大学生的他们,还是一头雾水,一点思绪都没有。

他们都开始怀疑,周益民真的只是一个高中生吗?

随着周益民的讲解深入,两个年轻人的眼神中越发闪耀着兴奋的光芒。

他们意识到,周益民提出的这个空气炸锅概念,如果真的能够研制出来,很可能会成为一款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

其中一个年轻人激动地说道:“周股长,你这个想法太棒了!

要是我们能把它做出来,肯定能大卖。”

周益民笑了笑,说道:“想法是有了,但要把它变成现实,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这时,李崇光开口说道:“益民说得对,科研就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既然有了新的思路,我们就好好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空气炸锅研制出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那些之前对周益民不太友好的科研人员,此刻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虽然心里还有些不服气,但在李崇光的带领下,也愿意尝试着与周益民一起合作。

毕竟,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参与一个有潜力的项目,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

要是,这件产品大卖的话,以后说出去,说有参与过空气炸锅的研发,肯定倍有面,而且厂里肯定少不了奖励。

此时,消息传到了胡厂长耳中。

胡厂长一听周益民提出了空气炸锅这个极具创新性的想法,瞬间激动起来。

他深知这可是科研室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产品项目,意义非凡。

而且周益民过往的表现,让他对周益民的想法充满信心,坚信周益民在这方面从不会让人失望。

胡厂长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急匆匆地赶到科研室。

一进科研室,他就大声说道:“同志们,我听说了周股长的想法,这简直太棒了!

大家尽管放手去干,咱们厂全力支持。

这可是咱们科研室的开门红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坚定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仿佛在传递着无穷的力量。

随后,胡厂长主动找到周益民,详细了解空气炸锅的研发思路和所需资源。

周益民认真地向胡厂长介绍着,胡厂长一边听,一边不时地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听完介绍,胡厂长拍着胸脯说道:“益民,你放心,科研室需要什么东西,我亲自调配。

要是我调配不了,我就亲自去找上级领导,无论如何,都要给你们把资源保障到位。”

从那以后,胡厂长开启了忙碌的资源调配之旅。

科研室需要一些特殊的电子元件,胡厂长亲自跑到采购部门,与采购人员详细沟通,要求他们务必尽快采购回来。

采购人员面露难色,说道:“厂长,这些元件比较特殊,国内供应商比较少,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胡厂长皱了皱眉头,说道:“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

咱们科研室的项目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耽误进度,多找找渠道,就算多花点钱,也要尽快把东西买回来。”

在胡厂长的督促下,采购人员四处奔波,终于在一周内找到了合适的供应商,采购回了所需的电子元件。

在解决了电子元件的问题后,科研室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他们需要一台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用来检测空气炸锅的温度控制精度。

胡厂长得知后,发现厂里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需求,他决定亲自去找上级领导寻求帮助。

胡厂长来到上级领导的办公室,领导看到他,笑着问道:“小胡,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厂里又有什么新情况?”

胡厂长连忙说道:“领导,是这样的。

咱们厂科研室正在研发一款新的产品空气炸锅,现在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需要一台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

这设备厂里没有,我想请领导帮忙想想办法。”

领导听后,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这可不是一笔小开支啊。

而且目前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紧张,你确定这设备对你们的项目很关键吗?”

胡厂长连忙解释道:“领导,这设备对我们的项目至关重要。

空气炸锅的核心就是要精确控制温度,只有通过高精度的测试设备,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

周益民提出的这个空气炸锅项目,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如果研发成功,不仅能为厂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咱们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领导听了胡厂长的话,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领导抬起头,说道:“小胡,看在你这么用心的份上,也看在这个项目的潜力上,我帮你想想办法。

不过,你可得给我把这个项目做好,不能让我失望。”

胡厂长听了,激动地说道:“谢谢领导,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听到领导答应下来,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生怕,刚刚将牛皮吹出去,一下子就被打脸。

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科研室很快就获得了那台高精度的温控测试设备。

有了设备的支持,科研室的研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研发过程中,周益民和科研室的成员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比如,如何优化空气炸锅的风道设计,以实现更均匀的加热效果,如何选择合适的内胆材料,既能保证不粘性能,又能满足食品安全标准。

每遇到一个问题,周益民都会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无数次的实验。

负责风道设计的小王,一开始对周益民提出的一些改进建议不太理解,他疑惑地问道:“周股长,你这个想法虽然听起来很新颖,但我担心实际操作起来会有难度,而且可能会增加成本。”

周益民耐心地解释道:“小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验证这个想法。

虽然可能会增加一些前期的工作,但从长远来看,优化风道设计能大大提升产品的性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至于成本问题,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优化,比如材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在周益民的引导下,小王和团队成员一起,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风道设计进行了多次模拟和优化,最终找到了一种既高效又经济的风道设计方案。

随着研发工作的推进,空气炸锅的样机逐渐成型。

但在一次测试中,样机出现了温度不稳定的情况,这让大家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负责温控系统的赵工满脸沮丧地说道:“这可怎么办,都到这个阶段了,怎么还出现这种问题。”

周益民却没有气馁,他鼓励大家道:“同志们,别灰心。

我们一步步来分析,一定能找到问题所在。”

他和赵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一起,仔细检查了温控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对各项数据进行了反复分析。

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是一个传感器的参数设置出现了问题。

调整参数后,样机的温度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科研室里有个叫陈国昌的科研人员,自始至终都不看好周益民的这个发明。

每当周益民他们遭遇失败,陈国昌便会趁机冷嘲热讽。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