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七章 逛公园(1/2)

清晨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周益民的房间里。

周益民悠悠转醒,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感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早晨。

打开商店的秒杀界面,将里面的四样东西,全部都秒杀下来,有一百个三明治、一百斤卤肉、一百个烤猪蹄、一百桶汽油。

周益民看见这些东西后,直接扔进商店空间后,便没有过多关注。

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理会过商店空间里面的东西,看起来有时间要整理一下才行。

周益民简单洗漱后,来到院子里,准备享用早餐。

周益民的奶奶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孙子走过来,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益民,你有空,怎么不找张燕耍耍?”

奶奶的眼神中满是关切,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孙子已经许久没有带张燕回家了。

虽然说,自己的孙子十分的优秀,要是将周益民想娶个老婆,估计媒婆能将周益民家来的门槛都能踏平。

不过张燕的条件也不算差,首先是一名大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可是十分的珍贵,一出来工作,就是干部岗,可以说是,前途无可限量。

而且还带有一个工作名额,一嫁进去,家里就能多一个工作名额,这对于普通人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而且周益民奶奶对于张燕还是十分的满意,屁股大,好生养。

一定能为周家开枝散叶,到时候还能带带金孙,趁现在还能帮周益民带带金孙,不然等多几年,自己都走不动的时候,就算是想帮忙,也帮不上。

毕竟周益民的老爸已经跟别人跑,没有家里人帮忙,幸好周益民争气。

周益民听到奶奶的话,微微一愣,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连忙说道:“这段时间,比较忙,没有时间嘛。”

周益民奶奶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就知道忙!

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连儿子都有了。”

在这个时期,人们普遍早婚早育,奶奶的话里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观念。

周益民知道自己说不过奶奶,而且只要自己反驳的话,肯定说得更加严重,只能笑着应道:“好好,今天刚好是周末,我等一下就去!”

周益民奶奶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才对,赶紧吃!

最好带张燕回来吃饭啊!”

周益民回答:“好的,我尽力!”

说完,他匆匆扒了几口饭,便迫不及待地跨上自己的摩托车。

随着摩托车引擎的轰鸣声响起,周益民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朝着四九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微风轻拂着周益民的脸庞,路边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向后闪过。

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招手。

不一会儿,周益民便来到了张燕的家。

此时,张燕一家正在吃早餐。

张燕正低头喝着粥,不经意间抬头,看到门口出现的周益民,她的眼睛瞬间瞪大,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太过于想念,导致出现了幻觉。

然而,张璐眼尖,看到周益民后,连忙大声打招呼:“姐夫,你来了?”

张璐十分开心,每次周益民过来,都会带不少好吃的过来,有时候,还能拿起学校“炫耀”

,班里的同学都不知道多羡慕自己有一个这么好的姐夫。

张燕这才确定,眼前的周益民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自己出现幻觉。

她惊喜地站起身,快步上前,说道:“益民哥,你怎么过来?”

张燕心里明白,周益民不来找自己,肯定是因为太忙,抽不出时间。

如果周益民知道张燕的想法,不知会作何感想。

周益民看着张燕,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说道:“最近,有点忙,都没有时间过来找你玩。”

张燕轻轻摇了摇头,温柔地说道:“没关系,男人大丈夫,肯定是以事业为重,你吃早餐了吗?”

周益民内心十分感动,他庆幸自己有这么体贴的对象,不像后世,有些女孩要求男人既要有钱,又要有时间陪伴。

周益民开口回答:“我吃过了,等一下我们出去玩吧?”

张璐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姐夫,我能跟着去吗?”

张姨见状,赶紧伸手捂住张璐的嘴,连忙解释:“张璐,什么都别说!”

然后小声警告:“要是你敢跟着去,小心你的零花钱!”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毕竟这么好的女婿,哪里去找,当然不能让小女儿给破坏。

张璐听到妈妈的话,心中虽然有些不舍,但相比之下,零花钱的诱惑显然更大。

她只能无奈地“屈服”

,乖乖闭上了嘴。

张姨看到张璐这么“识趣”

,心中很是满意,暗自想着下个月可以给张璐增加一点零花钱。

如果让张璐知道的话,估计高兴得蹦起来,毕竟家来的财政大权,可都在张姨的手里。

张燕为了不让周益民久等,连忙匆匆吃了两口早餐,便跟着周益民出门了。

周益民看着张燕急切的样子,忍不住伸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头,说道:“不用这么着急,我又不会跑。”

张燕的脸颊微微泛红,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解释道:“我本来就不饿,等一下,我们去哪里玩?”

周益民一时有些头痛,他也不知道该带张燕去哪里玩,便问道:“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张燕思索了一番,说道:“不然我们去天坛公园?”

她虽然在四九城长大,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街道附近活动,除了上大学时稍微走得远一些,可上学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并没有多少时间出去玩。

1951年,天坛被定位为“文化公园”

,四九城人民政府组建天坛公园管理处。

天坛,原名“天地坛”

,位于BJ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

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

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明嘉靖九年改名为“天坛”

,天坛由两重坛墙环护,分为内、外两坛。

其主要古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中间有东西向隔墙将内坛分隔为南、北两部分,隔墙中有门相通。

内坛由圜丘、祈谷坛、斋宫三组古建筑群组成。

祈谷坛位于内坛北部,圜丘坛位于内坛南部,斋宫位于内坛西部,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

5米的丹陛桥连缀圜丘坛和祈谷坛。

内坛四周设有东天门、北天门、西天门、广利门、昭亨门、泰元门。

天坛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周益民回答:“好,那我们就去天坛公园吧!”

说完,他带着张燕回到四合院,拿了一些东西,然后再次跨上摩托车,载着张燕朝着天坛公园驶去。

来到天坛公园后,周益民发现这里的人还真不少。

有不少像他和张燕一样的情侣,手牵着手,漫步在公园里。

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出行主要靠步行,能去的地方有限,所以家附近的公园便成了情侣们约会的热门场所。

周益民的摩托车一停下来,就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在当时,摩托车可是稀罕物,拥有摩托车的人并不多。

不少女孩子看着周益民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她们羡慕张燕能够坐上摩托车,享受这份特别的待遇。

要是自己也能坐上去,兜一兜风,那就好了。

周益民和张燕并没有在意别人的目光,他们手牵着手,走进了天坛公园。

一进入公园,张燕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古老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处处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园内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张燕兴奋地拉着周益民,在公园里逛了起来。

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路边的花朵竞相绽放,五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

张燕时不时停下脚步,仔细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朵,还会拉着周益民一起过来看。

她轻轻嗅着一朵粉色的蔷薇,陶醉地说:“益民哥,这花好香,你闻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