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全村大会(1/2)

上水村的人忙,周家庄的人更忙。

毕竟周家庄的“产业”

多,除了河床种的那些蔬菜外,还养鸡、种蘑菇等。

跟其他村子一样,同样需要抽调人手去帮忙,最重要的是,他们周家庄也有工程要做,修水库。

刚回到村,老支书就趁着大家都在,开了一次全村大会。

每家每户都要一名代表参加。

全村大会就在村里的打麦场举行,家里近的人,搬来了凳子,远的人只能站着了。

周益民家,当然是周益民来参会了。

“别吵,都安静一下。”

大队长喊道。

老支书朝周益民招手:“益民,坐这边来。”

周益民身边的村民,纷纷让出一条道。

没多想,周益民走过去,坐在老支书的旁边。

这次开全村大会,他主要就是来听的,并不打算发表什么演讲。

“好了,先说一件事,今年我们村交公粮很顺利,并且被评为一等粮。”

此话一出,今天没有跟去的村民顿时议论起来,脸上洋溢着高兴、自豪等表情。

一等粮,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评上的。

一般来说,评上一等粮,后面公社还会表彰。

是有点好处拿的,所以大家才这么开心。

另外,这也是一项集体荣誉。

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很看重集体荣誉。

得到这样的荣誉,怎么会不开心?

这次交了公粮后,村里还剩多少粮食,老支书也一一公布,除了村里自留的,每家能分多少等,也一并说了出来。

今年小麦收成谈不上有多好,但比起去年要好一些。

这得益于压水井等。

如果村里没有其他的“产业”

,村里又要节衣缩食了。

那么点粮食,撑到下一次粮食收获,估计是有点悬的。

但他们周家庄丝毫不慌,还有益民呢!

只要他们的蔬菜、鸡、蘑菇等副业做好了,就有钱。

有钱,便能通过益民的渠道,获得粮食。

再说,他们在河床那边,也还有其他的粮食呢!

那都是属于村里的,不需要上交。

村民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很快,又传来拍桌子的声音。

现场再次安静下来。

老支书接着说:“第二件事,就是公社要求我们各个村出人去修水渠的事。

人数已经定了,我们村要去20人。

这20人,大家商量一下,谁去。”

开会的目的之一。

去修水渠,是没有报酬的,不过伙食由公社负责。

如果是往年,大家是不太乐意去的。

但今年,很多村的收成不好,交了公粮后,村里所剩不多。

这种情况下,能去公社吃饭,当然愿意,甚至有村子想要多塞几个人进去,减轻村里的压力。

当然了,这是其他村子的情况,不包括他们周家庄。

现在周家庄粮食还算充足,还没到那种程度。

“支书,我听说,其他村想要多派人去。”

有人开口道。

这放在古代,相当于服徭役,很多人都不想参与,谈之色变,毕竟是去干重活的。

可现在不一样,公社管吃,偏偏很多村子粮食不足。

“嗯!

是有这种事。”

老支书点头。

有村子甚至跑去公社,要求增加名额。

原因嘛!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这样的话……”

周益民脱口而出,但很快收住嘴。

“益民,你有什么想法,不妨大胆说出来,这里都是自己人。”

老支书说道。

旁边的大队长也点头赞同。

不是自己人,早被赶出去了。

现在的周家庄,可谓是铁桶一块。

艰难时刻,必须团结,才能渡过难关。

周益民这才接着刚才的话说:“我们可以把周家庄的名额转让出去,应该有其他村愿意代替出人吧?”

现在他们周家庄的人手不充足,这要是调走20人,还是青壮年,多少会影响接下来周家庄的发展计划。

因此,周益民觉得可以将村里的名额转让出去。

不是说其他村想要多派人去公社吃饭吗?

他相信,应该有村子愿意代替周家庄出人,不需要任何代价。

此话一出,现场的村民都醍醐灌顶一般。

是呀!

这么一来,皆大欢喜。

其他村很乐意派人去,而他们周家庄可以保留更多劳动力来干自己的事,还能完成公社的任务,一举多得嘛!

老支书和大队长也是眼睛一亮,豁然开朗。

可不是吗?

这不用商量谁去了。

正如益民所说的,肯定有其他村子愿意接手。

“支书,我看行。”

大队长先发表看法。

“嗯!

那就找其他村谈谈。

登记填名字的时候,必须填我们村村民的名字,以防万一。”

老支书点头。

他考虑得更加周到。

“我明天去打探一下。”

大队长表示。

老支书开始说下一件事。

是关于河床那边的作物的,之前采摘过的小油菜,又可以摘。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