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1/2)

吃饱喝足,周益民先回四合院,跟丁主任要了地址,晚点直接过去。

去那种老干部家,不能空手去吧?

周益民琢磨,带点什么过去好。

不管后面起风怎么样,多认识点大佬还是好的。

大佬的消息灵通,出什么事,能提前通知一声,不至于太被动。

周益民打听到,丁主任的老丈人是位资深钓鱼佬。

看来,那些穿越者前辈去钓鱼偶遇退休大佬,是有那么点道理的。

不过,即便有那样的几率,周益民也懒得去“偶遇”



钓鱼佬喜欢什么?

那当然是钓具呀!

后世的钓具可谓是五花八门,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有鱼竿、鱼漂、鱼钩、鱼线、铅坠等。

而每一样钓具,都有不同的材质。

比如鱼竿,有玻璃钢的,碳素的,碳纤维的等等,价格不一。

针对不同的鱼,有不同的钓竿、鱼线、鱼钩、鱼漂等。

就连鱼饵,也有不同类型的。

所以,在后世网络上有句话叫钓鱼穷三年,玩鸟毁一生。

实际上,哪止穷三年呀?

钓鱼的用品,那样不要钱?

有些好点的钓竿,好几千,甚至几万元的。

而且,钓鱼会上瘾,有些人为了钓鱼,班也不去上了,过分点的老婆都不要。

周益民心想,送一支钓竿?

脑中商超有钓竿,还不便宜,从十几块到两三百元的都有。

这年代的钓竿都很普通、简陋,好多都是手工钩、手工漂,坠子是用牙膏皮做的,而钓线是尼龙线还用猪血染过的…… 当然了,像丁主任的老丈人,或许能接触到这时代比较先进的钓竿。

思来想去,周益民买了一套普通的钓具。

说是普通,放在这个时代,就挺先进的了。

碳纤维的钓竿可不敢拿出来。

虽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五十年代就被发明出来,但最早用于航*天航*空事业,以及军工上,属于西方对我国禁运的物品之一。

那其实是一种在1000度高温之下,才能形成的无机纤维材料。

相比其他同类,它的质量更轻、强度更高,可应用的领域也更加广阔。

作为后世来人,周益民清楚,我国举全国科研之力组建的研究团队,花了整整四十年,都未能打破垄断。

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渔具制造厂意外解决,实属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那得从八十年代一家快破产的小厂子说起。

陈光威被指派去镇上一个石化科研器材厂当厂长。

本以为是个好差事,没想到竟接了个“烫手山芋”



坐在厂长办公室的陈光威惊讶的发现,这个不大的厂子,竟然欠了一笔76万元的巨额款项。

不仅如此,连工人的工资,也已经拖欠了整整半年之久。

整个厂子,稍微有点技术的,都已经“提桶跑路”

,只有一些干体力活的底层工人。

就算是这样,这些工人也就只剩下来35人,还个个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没钱、没人、没技术,可以说与破产仅有一步之遥。

为了把厂子盘活,陈光威不得不低三下四的找到环球渔具,希望给他们做代工。

可是这个环球渔具本身也是给日本人做代工的,这给代工的做代工,利润也就可想而知。

后来,硬生生让这家小厂子做出了碳纤维。

傍晚时分,周益民带着那套钓具,来到了一大院。

这片大院,明显优于普通四合院,一看就知道不一般。

门口还有士兵把守。

周益民上前咨询两句。

“你站这里稍等,我去……”

还没等士兵说完,不远处就传来丁主任的声音。

“小刘呀!

那是我岳父请来的客人,不用去问了。”

士兵立正,敬了个礼,不再阻拦。

“怎么还带东西?”

丁主任看到周益民手上的盒子,不由“责备”

道。

“朋友送了一套钓具,主任您知道,我不太喜欢钓鱼。

这玩意留在我手里,也是蒙尘,无用武之地,我这是借花送佛。”

周益民笑道。

丁主任诧异。

没想到是钓具。

有心了。

你小子,当官的话,应该也混得不差。

进去后,周益民发现丁主任老丈人家的人都在,只有丁主任、他老婆,他两个孩子,丁主任的大舅哥一家五口,以及丁主任的老丈人赵老。

“岳父,这位就是周益民同志。”

丁主任介绍。

赵老耳朵有缺,很好认。

“赵老您好!”

周益民打招呼问候。

老人家看到周益民手上的盒子,反应跟刚才他女婿一样,也是用“责备”

的口吻“教训”



“岳父,益民知道您老人家喜欢钓鱼,刚好他朋友有一套高级货,他自己又不钓鱼,于是就借花敬佛。”

丁主任帮忙解释。

“哦?

高级的钓具?

那我瞧瞧。”

赵老眼睛一亮。

他打开大盒子,里面有一根光滑的钓竿,看上去是钢铁做的,做得很精美,还有鱼线、鱼漂等。

真就是一套。

卧槽!

饶是赵老这种资深的钓鱼佬,也没见过这么专业的配套,光是鱼漂、鱼钩就有好几种,让他看得眼花缭乱。

“国外货吧?”

赵老忍不住说道。

周益民愣了下,心里一突:现在国内还没有这种钓竿?

不是吧?

他眼睛忽然瞟到屋内的一支钓竿,也就是赵老平时用的那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