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灵魂调料(1/2)
回到四合院,周益民假装回屋捎上“成品”
。
其实,也就是将几袋方便面拆了,拿出里面的面饼,再把调料包的小包装也拆下来,倒入一个小瓶子。
“走!”
周益民又转头跟周大忠说:“大忠,你先回厂里,跟我们股长说一声,我迟点会回厂里跟他说清楚,让他别急。”
“好!”
周大忠也不废话。
他心里更加佩服自己这位十六叔,几个厂抢着要。
赵振国眼睛盯着那几个面饼,除了面条的形状是波浪形,颜色是蛋黄色,好像也没什么特别。
随后,他赶紧催促周益民跟他走。
生怕一会钢铁厂的人来拦路。
毕竟周益民是人家钢铁厂的人,人家有理的。
面条厂,杨厂长频繁看手表的时间,心想着那家伙怎么还不回来,都几个小时了?
找个人这么难?
还说是自己表弟,不会是他自己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吧?
“厂长,赵主任回来了。”
下属来汇报。
杨厂长猛地转头:“他自己一个人,还是……”
“两个人!”
杨厂长大喜,立即出去迎接。
当看到周益民的时候,远远地就伸出手来:“周益民同志,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将你盼来了。
欢迎呀!
来到我们面条厂。
我是……”
后面就是自我介绍之类的话。
杨厂长眼里只有周益民,完全没看到赵振国似的。
周益民跟他握手:“杨厂长客气了。”
“走!
里面请。”
赵振国:“……”
我这么没存在感吗?
他只好找存在感,告诉杨厂长:“厂长,益民他把成品都带来了。”
哦?
杨厂长无比惊喜:“成功了?”
周益民点头:“不太难。”
杨厂长:“……”
你说得真是轻飘飘,难不难,他们厂难道心里没数吗?
同时,杨厂长也感慨:不愧是周益民同志,能发明压水井和太阳灶的人,果然不简单。
赵振国:“杨叔,那领导还在吗?”
杨叔?
周益民诧异。
赵振国这才解释,他和杨厂长的关系。
“原来如此,那杨厂长您也甭见外,叫我益民就好。”
周益民说道。
杨厂长自然乐意跟周益民拉近关系呀!
连忙笑道:“好!
那伱也跟这家伙一样,喊我杨叔吧!”
一下子,双方关系拉近了很多,气氛融洽。
杨厂长回答赵振国前面的话:“黄主任还在,走,跟我去见他。”
那是部里下来的领导,虽然只是一名主任,但权力和地位不是他一个厂长能比的。
此时,正在陪同黄主任,是一名副厂长,他如坐针毯,忐忑不安,希望杨厂长能早点过来,他有点顶不住压力。
“到底行不行呀?”
黄主任也有点郁闷。
他在这面条厂都呆了那么久,也看了好几遍这些师傅在努力尝试,但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果只是小问题、小瑕疵,那也无伤大雅,但做出来的跟传闻中的速食面差距有点大。
旁边的副厂长冷汗都要流下来了。
也正在这时候,杨厂长带着人往这边赶来,他顿时松了口气。
“黄主任,我来介绍一下。
这位就是提出研发速食面的周益民同志。
此前,他还……”
杨厂长郑重介绍周益民。
黄主任本来还没太放心上,但得知周益民还是压水井和太阳灶的发明者,立即和善地攀谈起来。
“黄主任,周益民同志已经把速食面做出来,要不我们先检验一下?”
杨厂长询问。
此话一出,包括黄主任在内,都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
“那还等什么?
开始吧!”
黄主任立即点头。
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到真正的速食面,然后回去上报好消息。
“益民,要准备什么?”
赵振国问道。
“来两个大碗,一壶开水。”
说完,周益民从袋里拿出几个面饼,给黄主任、杨厂长他们分别递过去一个,说道:“这就是我试验出来的成品,是用面粉、鸡蛋……”
他把制作过程大概说一遍。
先是和面,和面要加入什么材料等。
这一步其实不难,现场的老师傅做得比周益民还要好很多。
然后就是切面,将面条做成这种波浪状。
工厂要做成这样,倒也不难。
和好的面团,压成一片“面带”
。
“面带”
高速通过一对刀辊,被切成条,通过成型器传送到成型网带上,同于切刀速度大在,成型网带速度小,两者的速度差使面条形成波浪形状。
接着便是蒸煮,通过蒸汽将面条加热蒸熟。
无论是油炸还是非油炸方便面都会经过这个阶段,不然方便面就没办法一泡就能吃的。
“难怪我们做不成,原来得蒸。”
老师傅们恍然大悟。
大家都在认真听,包括黄主任。
杨厂长最高兴,毕竟这么详细的做法都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