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风起云涌(2/3)
众人步入县委会议室。
留守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以及各重要局办的一把手们已经就座,每个人都屏息凝神,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张磊缩在角落的位置,低着头,恨不得把自己缩进椅子里。
丁华、杨梅、庄稼官、韩国豪、王卫东在主席台就座。
主席台上还空了一个位置。
王洋嘉作为留守的最高领导,也坐上了主席台靠边的位置。
丁华没有废话,直接起身,再次宣读那份如同惊雷般的省委任命决定。
“……任命李毅飞同志为多水县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
此令,即刻生效!”
“李毅飞?!”
当这个名字清晰响起,整个会议室仿佛瞬间凝固,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沉的惊呼和倒抽冷气的声音!
所有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齐刷刷地射向会议室前排!
因为丁华话音刚落,那个身影就适时地站了起来。
李毅飞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神情平静,步履沉稳地走向主席台。
他没有看台下那些震惊、错愕、难以置信的目光,径直走到预留的空位坦然坐下。
座位上,“纪委书记 李毅飞”
的席卡赫然在目!
会场彻底炸了!
所有人脑子都懵了!
是他!
真的是他!
那个才来三个多月、在多港镇挂职的副县长兼镇委书记李毅飞!
一步登天,成了执掌全县干部监督大权的纪委书记?!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省里对多水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
王洋嘉脸上的笑容彻底僵死,比哭还难看。
他看着身边这个昨天在他面前还只是“小李书记”
的年轻人,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恐惧让他几乎失态。
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地挤出几个字:“李…李书记…”
角落里的张磊,在李毅飞名字被念出的瞬间,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
他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那个走上主席台的年轻身影,瞳孔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剧烈收缩!
是他!
竟然是他?!
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心脏像被一只大手攥住,眼前阵阵发黑,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疯狂尖叫:“完了!
他什么都知道!”
其他中层干部们,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投向李毅飞的目光变得无比复杂。
羡慕、嫉妒,但更多的是深入骨髓的敬畏和恐惧!
这个年轻人,太不寻常了!
三个月,从挂职干部跃升为县领导核心之一,而且是手握监督利剑的纪委书记!
联想到多港镇在他手里短短时间的变化,再联想到卫氏李他们的突然消失……所有人看向李毅飞的眼神,都像是在看一个深不可测的未知数。
任命宣读完毕,新任县委书记庄稼官站起身。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经历过风浪的沉稳和力量感: “感谢省委的信任,感谢丁部长、杨部长亲送我们到任。
刚才的决定,体现了省委对多水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
“多水县,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民勤劳。
但毋庸讳言,我们当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
“省委派我们四人来,是来和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
庄稼官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平和却极具穿透力。
“我们的任务很明确:第一,稳大局!
确保县委县政府高效运转,确保社会面稳定,确保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任何试图浑水摸鱼、制造混乱的行为,都将受到坚决打击!”
“第二,肃风纪!”
庄稼官的声音陡然加重,“对于过去发生的问题,省委的态度是鲜明的、坚决的——零容忍!
无论涉及到谁,无论级别多高,无论隐藏多深,都必须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还多水一片朗朗乾坤!”
“第三,谋发展!”
庄稼官语气放缓,“清除障碍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我们要在彻底清理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提振精神,把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让多水的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变化,享受到红利!”
他看向身边的韩国豪、王卫东和李毅飞:“韩县长、王书记、李书记,还有在座的各位同事,省委给我们压了担子,多水的父老乡亲在看着我们!
沉疴用猛药,乱世需重典。
这剂猛药,省委已经下了。
接下来,就看我们怎么把这剂药,精准地灌下去,把病根彻底剜除干净!
散会!”
庄稼官的讲话,字字千钧,既有稳住大局的安抚,更有刮骨疗毒的决心。
那句“沉疴用猛药,乱世需重典”
,配合着他沉稳的语气,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平静下的雷霆手段。
韩国豪、王卫东的发言相对简短,强调了依法行政、维护稳定和坚决支持县委工作。
轮到李毅飞时,会场再次陷入死寂。
李毅飞站起身,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任何倨傲,只有超越年龄的沉稳。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得能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是李毅飞。
受组织信任,担任县纪委书记。
职责所在,不敢懈怠。
纪委的大门,对任何需要反映问题的同志敞开。
同时,我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能以多水的未来为重,以党纪国法为镜,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是清是浊,时间会给出答案,纪律会做出裁决。
多水的政治生态,必须重建,也必将重建。
这,是我的责任,也是在座每一位的责任。
谢谢大家。”
言简意赅,锋芒毕露。
没有套话,直接点明职责,开门纳“谏”
,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宣告:重建生态,清除污浊!
那平静语气下蕴含的坚定意志,让所有人心头凛然。
尤其是那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张磊等人如坠冰窟。
散会时,人群像退潮般涌出会议室,气氛比开会前更加压抑。
张磊几乎是手脚并用地从座位上“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