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万事俱备(1/3)
黑色的轿车平稳地驶入多水县委大院,轮胎碾过水泥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李毅飞推开车门,傍晚微凉的风拂面而来,吹散了长途驾驶的疲惫,却吹不散他心头的凝重。
整了整衣领,脸上迅速调整出一副带着些许风尘仆仆却又难掩振奋的神情——这是从市里“凯旋”
归来的基层书记该有的样子。
李毅飞没有片刻耽搁,径直走向县委书记卫氏李的办公室。
走廊里遇到几个相熟的科级干部,他热情而不失分寸地点头致意,脚步却丝毫不停。
在卫氏李的办公室附近,任何多余的停留都可能被解读出别样的意味。
秘书通报后,李毅飞走进了那间象征着多水县最高权力的办公室。
卫氏李正伏案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带着惯常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卫书记,打扰您了。”
李毅飞声音洪亮,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刚从市里回来,第一时间来向您汇报情况!”
“哦?
毅飞同志回来了?
坐!”
卫氏李放下笔,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椅里,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李毅飞的脸,实则带着审视,“市里跑得怎么样?
对我们多港镇的发展计划,有什么指示?”
他刻意用了“我们多港镇”
,将自己放在了主导者的位置。
李毅飞在卫氏李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半个屁股,腰背挺直,脸上洋溢着“不负所托”
的振奋:“报告卫书记!
孙市长对我们的计划非常认可!
他说思路清晰,切入点准,很有搞头!”
他故意顿了顿,观察着卫氏李的反应,果然看到对方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更重要的是,”
李毅飞的声音拔高了一点,带着“报喜”
的意味,“孙市长当场拍板,同意从市财政给我们多港镇特批150万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计划的核心项目启动!”
他重点强调了“特批”
和“核心项目”
,并将文件副本恭敬地放在卫氏李桌上,“孙市长还特别提到,卫书记您眼光独到,支持基层发展思路清晰,有魄力!
说多水县在您领导下,找准了发力点!”
这番话,李毅飞说得极其自然流畅,仿佛孙国栋的赞扬就是冲着卫氏李去的。
他深知,在卫氏李这样掌控力极强的地方主官心里,上级的认可,尤其是来自市里主要领导的肯定,其分量是极其重大的。
这关乎个人的工作成绩得到更高层面的验证,也关乎他在县里的威望和影响力。
果然,卫氏李脸上的笑意明显加深了,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
他拿起那份盖着市政府办公厅印章的批示文件副本,扫了一眼,手指在“孙国栋”
的签名上轻轻点了点。
“哦?
孙市长真这么说了?”
他看似随意地问,语气却透着一丝被搔到痒处的舒坦。
对他而言,这份来自市长的高度评价和实质性的资金支持,无疑是对他领导方向的极大肯定,也为他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李毅飞带来的消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千真万确,卫书记!
孙市长亲口说的。”
李毅飞笃定地回答,眼神坦荡。
他心里明镜似的:卫氏李此刻的愉悦,核心在于这份“政绩”
和“肯定”
挂在了他卫氏李的名下,成了他**政绩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他争取更大的进步空间增添了重要砝码**。
“嗯,不错,不错!”
卫氏李放下文件,笑容更盛,“毅飞同志,你这次跑市里,辛苦了!
为我们多水,立了一功!”
他难得地用了“我们”
,显得格外亲近。
“都是卫书记您领导有方,给我指明了方向,我不过是跑跑腿。”
李毅飞立刻将功劳推回去,姿态放得极低,“没有您前期的大力支持和那50万的启动资金做基础,我哪有底气去跟孙市长开口?
孙市长也是看到我们县里、镇里是真想干事,才这么痛快。”
卫氏李显然很受用这种“功劳归于领导”
的表述,他身体微微前倾,带着点探究地问:“150万…孙市长这次倒是爽快。
毅飞啊,你跟孙市长…以前就认识?”
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李毅飞凭什么能从“铁公鸡”
孙国栋那里要来这么大一笔钱?
这背后的人脉关系,值得玩味。
李毅飞心中早有预案,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点“往事不堪回首”
的苦笑:“卫书记您明察。
谈不上认识,就是在发改委工作时,孙市长当时来首都跑项目,我们处负责对接过几次。
孙市长工作作风严谨,要求高,没少挨他批评。
这次去,我也是硬着头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咱们多港镇的困难和您的决心反复汇报,可能是那份计划书确实打动了孙市长,也可能是他觉得我这个‘老熟人’下了基层想干点事不容易…总之,运气好,运气好。”
他巧妙地将“旧识”
关系淡化处理成普通的公务交集,强调“挨批评”
的经历,既解释了孙国栋的“爽快”
,又将自己置于一个“运气好”
、“靠努力和计划打动领导”
的位置,避免引起卫氏李对“深厚背景”
的过度猜忌和忌惮。
卫氏李听着,眼神闪烁,似乎在消化李毅飞的话。
最终,他点了点头,露出一种“原来如此”
的了然表情,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到底是部委下来的同志,这人脉和视野,就是不一样!
向上面要支持,路子就是比我们基层的宽啊!”
他这话半是感慨,半是试探。
李毅飞来自部委的身份,此刻在他眼中,从最初的“空降镀金”
变成了一个可以借力、通往更高层资源的桥梁。
他心中迅速盘算:支持李毅飞,就是支持自己!
李毅飞越出成绩,越能得到上级关注,他卫氏李作为直接领导,自然功不可没!
这笔投入,值!
“卫书记您过奖了,基层的历练才是最宝贵的,我要向您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李毅飞谦逊地回应,心中了然:对政绩的渴求和向上发展的期望,果然是驱动卫氏李这类干部的重要动力。
他精准地投下了“共同发展、共享政绩”
的饵,卫氏李这条大鱼,果然咬钩了,而且咬得比预想的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