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 217 章 县长的醒悟(3/3)

老板起初还摆困难、讲条件,暗示“大不了停产”



徐志国这次底气足,毫不退让,亮明补贴政策、贷款渠道和执法底线,态度坚决:“整改是唯一出路,县里支持真心整改的企业,但绝不容忍敷衍塞责!”

老板们面面相觑,最终软化,承诺立即请专业机构制定方案,确保达标。

接下来几天,徐志国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去农业局督促灌溉修复,一会儿去兴盛镇考察旅游项目,一会儿去杂粮种植户家了解情况。

虽然累,但充实,脸上笑容多了。

一周后,省农科院专家来了。

徐志国陪李毅飞下乡镇,考察灌溉设施,听农民意见。

专家制定详细方案,分享新技术。

农民看着徐志国和李毅飞,脸上笑容洋溢:“这两位领导是真心为咱们办事的。”

看着农民笑容,徐志国心里暖洋洋的。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工作,但他有信心和李毅飞一起,让白水越来越好。

这天晚上,徐志国又去李毅飞办公室。

两人喝茶聊工作。

“毅飞书记,杂粮加工企业有三家有意向了,下周就来考察。”

徐志国笑道,“兴盛镇旅游项目也和几家旅游公司谈了,他们对‘苹果采摘+古村体验’很感兴趣,想尽快签约。”

李毅飞点头微笑:“很好。

咱们一步一个脚印,做扎实,不急功近利。”

“您说得对。”

徐志国赞同,“之前我太浮躁,总想出头彩,以后一定改。”

李毅飞拍拍他肩:“能认识到就好。

咱们都是为了县里发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徐志国点头,心里充满感激。

遇到李毅飞这样的搭档,是他的幸运,也是白水百姓的幸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