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 准备离开多水县(2/3)
1%,阳兴县下降2.
8%,还有青河、平泽等几个县区,下滑幅度都超过1.
5%!
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是区域性、趋势性的问题!”
谢长林拿起报告,快速扫过那些刺眼的红色负号,脸色也沉了下来。
作为一省主官,经济指标就是政绩单上最显眼的分数。
他沉声问:“原因分析呢?
下面怎么说?”
冷明沐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原因很集中,也很棘手。
铜山市阳兴这些地方,过去都是靠钢铁、化工、建材这些传统重工业支撑起来的。
现在环保风暴越刮越猛,上面督察组一轮接着一轮,标准卡得死死的。
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么被关停,要么自己顶不住压力搬走了。
留下的,要么在艰难转型,要么就是半死不活。”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火气,“我找过铜山市阳兴的书记、市长,你猜他们怎么说?
一个个愁眉苦脸,跟我大倒苦水,说什么‘环保是高压线,碰不得’、‘企业跑了我们也拦不住’、‘转型需要时间,可老百姓等不起啊’……难办?
难办就不办了?!”
谢长林将报告重重放在桌上,发出“啪”
的一声轻响。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江省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铜山市阳兴等几个被标注出来的区域。
冷明沐的汇报,让他感同身受的压力倍增。
环保是国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但经济下滑、民生凋敝,同样是他这个一把手无法回避的责任。
两者如何平衡?
如何破局?
“他们说的,是事实的一部分,”
谢长林声音低沉,带着思考,“环保要求只会越来越严,这是大势所趋。
靠牺牲环境换发展的老路,确实走不通了。
但是!”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冷明沐,“难办就不想办法了?
坐等企业跑光?
坐看经济滑坡?
这不是理由!
这是懒政!
是不作为!”
冷明沐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书记说的是。
关键问题是,怎么破这个局?
怎么在守住环保底线的前提下,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需要魄力,更需要懂行的人。”
谢长林的目光重新落在地图上那几个刺眼的红点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
声。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空调送风的微弱声响。
“明沐同志,”
谢长林忽然开口,打破了沉寂,“铜山市阳兴的主要领导,看来思路和能力都跟不上形势了。
换人吧。”
冷明沐精神一振:“书记和我想一块去了!
不换思想就换人!
只是……换谁去?
谁能担得起这副重担?
既要懂经济,能开拓新路,又要懂政策,能守住底线。
这样的人选,不好找啊。”
谢长林微微颔首,这确实是个难题。
他按下内线电话:“请薛高宇部长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很快,省委组织部部长薛高宇敲门进来:“书记,省长。”
谢长林示意他坐下,开门见山:“高宇部长,铜山市和阳兴县的情况你也清楚。
我和明沐省长商量,认为需要调整主要负责同志。
组织部这边,有没有合适的、能力突出的正处级干部推荐?
特别是要有开拓精神,懂经济,也要有政治敏锐性,能处理好发展和环保关系的。”
薛高宇显然早有准备,略一思索便回答:“书记,省长,合适的人选,组织部备选库里是有几位。
比如财政厅的刘副厅长,发改委的张副主任,都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正处级干部,在省直机关工作多年,能力是公认的。”
冷明沐追问道:“有基层主政经验吗?
特别是处理过类似复杂局面的?”
薛高宇摇了摇头,坦诚道:“这……刘副厅长和张副主任,主要经历都在省直机关,基层主政经验相对缺乏。
处理铜山、阳兴这种既要‘止血’又要‘造血’的复杂局面,恐怕……还需要时间适应。”
谢长林眉头皱得更紧:“那副处级干部里呢?
有没有潜力大、敢闯敢拼的?”
“副处级干部数量就更多了,”
薛高宇翻开了随身的笔记本,“各地市都有不少优秀的年轻干部。
但是,具备独立主政一方、尤其是能迅速扭转铜山、阳兴这种困局所需的前瞻眼光和破局能力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谢长林和冷明沐,缓缓说道:“说实话,书记,省长,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人,反而是个‘另类’。”
“哦?
谁?”
谢长林和冷明沐异口同声,都带着一丝好奇。
“李毅飞。”
薛高宇清晰地吐出这个名字。
“李毅飞?”
谢长林微微一怔。
“多水县那个纪委书记?”
冷明沐也感到意外。
“对,就是他。”
薛高宇肯定地点点头,“论级别,他现在是副处级的县纪委书记。
论主政经验,他也当过乡镇一把手。
况且,”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笃定,“论对经济发展与环保平衡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路,在座的各位,包括我,恐怕都是看了他那篇发表在《中央日报》上的文章,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破局方向!
他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是结合了基层实际和扎实理论的真知灼见!
而且,他在多水县搞反腐倡廉,手腕硬,效果实,说明执行力极强!
更别忘了,他是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博士出身!
这种复合型人才,全省都难找第二个!”
薛高宇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点亮了谢长林和冷明沐的思路。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