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文章登报,各方反应(2/2)
随着阅读深入,眉头渐渐舒展,眼中的讶异慢慢沉淀为深沉的欣赏,最终化作嘴角一抹欣慰的弧度。
“这小子……”
他放下报纸,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点,自言自语般低语,声音里带着长辈般的暖意,“当初就觉得是块璞玉,放下去摔打摔打准没错。
基层这锅热油,看来是把他淬炼出来了……这两篇文章的深度和格局,部委里那些笔杆子看了也得脸红。
纪委书记能有这视野和笔力,难得。”
他顺手拿起桌上的红笔,在李毅飞的名字旁,郑重地画了一个饱满的圆圈,仿佛某种无声的嘉奖。
这年轻人,未来可期。
而此刻,搅动起这一池春水的“始作俑者”
李毅飞,正和他新婚燕尔的妻子苏舒,在安阴市那个温馨的小窝里,享受着风暴中心难得的宁静。
餐桌上,简单的豆浆油条和小笼包冒着袅袅热气。
苏舒穿着柔软的米色家居服,素面朝天,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白皙的颈侧,清新得像带着露珠的栀子花。
她小口啜着豆浆,眉眼弯弯,含笑看着对面正专注地给她剥鸡蛋的丈夫。
阳光透过窗棂,在桌面铺开一片暖融融的金色,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甜丝丝的暖意。
“昨晚…睡得好吗?”
李毅飞将剥得光滑白净的鸡蛋放进苏舒面前的碟子里,声音温和。
“嗯,”
苏舒用力点头,脸颊飞起淡淡的红晕,带着新嫁娘的娇羞,“特别好,就是…感觉像踩在云朵上,轻飘飘的。”
李毅飞刚想调侃两句,桌角的手机突然“嗡嗡”
震动起来,屏幕亮起,跳跃着三个大字:庄稼官。
李毅飞动作一顿。
多水县的县委书记?
这么早?
县里出事了?
一丝疑惑掠过心头,他朝苏舒抱歉地笑笑,按下了接听键。
“庄书记,早上好。”
他声音平稳,带着下属应有的恭敬。
电话那头传来庄稼官洪亮的声音,还夹杂着其他人的议论声,乱糟糟的像开了锅: “毅飞!
好小子!
你可真行啊!
给咱多水县长了大脸了!”
庄稼官的声音穿透力十足,“《党报》头版!
《中央日报》第二版!
两篇!
全是你的大作!
县委大院这会儿都在讨论这事了,常委们都在我这儿,哈哈哈,咱多水县要出名了!
你这纪委书记的婚假休的,直接放了个大雷啊!
等你回来,必须开个会,好好讲讲你这大笔杆子是咋练成的!
给同志们开开眼!”
李毅飞握着手机,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
两篇文章……发表了?
还是《党报》头版和《中央日报》第二版?!
一股迟来的惊喜如同滚烫的岩浆,瞬间从心底喷涌而出,直冲四肢百骸,握着手机的手指都微微发麻。
这两篇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结合了前世所见所闻与今生实践的文章,投稿后杳无音讯,还以为就此石沉大海。
万没想到,竟在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早晨,以如此震撼的方式,登上了最高级别的殿堂!
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餐桌对面的苏舒。
苏舒显然也听到了电话里庄稼官那激动得快破音的大嗓门,此刻正睁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满是惊讶和询问。
李毅飞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对着电话沉稳回应,声音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的淡然:“庄书记,您过誉了。
文章能发表,是报社编辑抬爱,更是组织多年培养的结果。
具体情况,我…也是刚知道。
等我休完假回去,一定当面向您汇报。”
他刻意加重了“汇报”
两字。
挂了电话,李毅飞起身走向书房,脚步竟有些虚浮。
苏舒也好奇地跟了过来,像个小尾巴。
打开电脑,登录新闻网。
《党报》电子版首页最醒目的位置,那篇《论新形势下“自身要硬”
的根基性作用》赫然在目!
再打开《中央日报》电子版,同样在显要位置(第二版)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寻求平衡的破局之道》。
白纸黑字,作者栏清晰无比——李毅飞,单位:江省安阴市多水县纪委!
看着屏幕上熟悉的标题和文字,一种沉甸甸的成就感和莫名压力在胸中激荡。
他知道,这两篇文章的发表,绝不仅仅是文字见报那么简单。
它们如同两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此刻激起的千层浪,才刚刚开始向岸边扩散。
从京畿要地到省府中枢,再到安阴、多水,无数道或欣赏、或审视、或探究的目光,此刻或许正齐刷刷地聚焦在“多水县纪委书记李毅飞”
这个名字上。
苏舒轻轻走到他身后,伸出双臂环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宽阔的背上,声音软糯,带着毫不掩饰的骄傲:“喂,李书记大笔杆子,以后写稿子,是不是得给你泡双倍的浓茶了?”
李毅飞反手握住腰间那双温软的小手,感受着那份熨帖的温暖和全然的信赖,目光却依旧牢牢锁在屏幕上自己的名字和“纪委书记”
的职务上,深邃的眼眸中,光芒明灭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