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名利与本心的对撞(1/2)
蝉鸣一声紧似一声,粘稠的热浪裹着小县城。
李毅飞高考状元的消息,像夏天午后泼在地上的水,“滋啦”
一声就蒸腾开了,带着灼人的热度。
出名是意料之中,但这阵仗,还是让他和父母有点措手不及,被一股脑卷进了名利场的漩涡里。
最先嗅到味道的是商人。
李毅飞的名字刚贴上学校的光荣榜没两天,家里就难得热闹起来。
学习用品厂的小老板、培训机构的经理,夹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脸上堆着热切的笑,在狭窄的客厅里轮番登场。
“李同学,英雄出少年啊!”
一个穿着条纹POlO衫的中年男人,手指点着桌上精美的产品图册,“你看看我们这个‘状元笔’,只要你点头拍个照,说两句好话,这个数!”
他伸出几根手指,眼神亮得惊人,“双赢!
绝对是双赢!”
李毅飞坐在父母身边,脸上没什么波澜。
钱?
他现在不缺。
更关键的是,他太清楚过早陷进这些商业代言里意味着什么。
那点看似丰厚的报酬,换来的可能是将来更大的麻烦和限制。
他的目光,从来不在眼前这几张钞票上。
直接拿下状元本人和他的父母看来没戏,商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别处。
没过几天,家里的座机就响得格外频繁。
七大姑八大姨的声音争先恐后地挤进听筒。
“毅飞啊,听姑一句劝,多好的机会!
人家老板说了,成了还有我的介绍费呢!
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亲戚们想想啊?”
姑姑的声音又急又高,带着点埋怨。
“就是!
小飞,你出息了,帮衬帮衬亲戚怎么了?
以前家里困难,大家也没少……咳,总之,这忙你得帮!”
另一个亲戚的嗓门也不小。
握着话筒,李毅飞心里没什么波澜,只觉得有点凉。
这些亲戚?
在他心里,分量重到值得他考虑的,只有父母和妹妹。
其他人,不过是逢年过节打个照面的关系。
前世的记忆像根刺——家里穷困时,那些躲闪的眼神、刻意的疏远; 如今他出息了,涌上来的却是赤裸裸的算计。
人的成见,哪那么容易消除?
变的只是他们看到的“价值”
。
事情的结果是注定的。
李毅飞油盐不进,亲戚们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怨气自然撒到了他们一家头上。
电话少了,背后嚼舌根的声音却多了起来。
李毅飞反倒松了口气。
他需要父母看清这些“血脉亲情”
在利益面前的真实模样。
这对他未来可能要走的路,是种提前的警示——有些牵扯,早断早干净。
老李夫妻俩被气得够呛。
听着那些拐弯抹角的指责和抱怨,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平日里和和气气的兄弟姐妹,为了点好处就能翻脸?
这时,他们才猛地想起儿子高考前说过的话——减少关系网。
原来儿子早就看透了。
两口子坐在昏暗的灯下,沉默了很久。
老李最后拍了下大腿:“以后……儿子的事,咱别瞎掺和了。
他比咱俩明白。”
打发了亲戚和商人,李毅飞开始兑现对母校的承诺。
新一中,尤其是高中两年的班主任和校长,确实给了他不少支持和空间。
这份情,他记着。
他也希望借着状元的名头,给这所力图改变形象的学校添把火,别让它再走上辈子那条为了升学率不择手段的老路——比如逼学生走单招,甚至剥夺部分学生高考的权利。
他先和学校敲定了回去演讲的日期。
接着,是处理那些雪花般的邀约。
广告商那边,他亲自打电话过去,声音平静但没得商量:“谢谢您的厚爱,但我现在只想专心学业,不考虑任何商业合作。”
他知道,不彻底断了这些人的念想,后续的麻烦只会无穷无尽。
最难缠的是亲戚。
他家搬家时没声张,老家那边还以为他们一家出去打工了。
躲是躲不过了,李毅飞决定和父母回趟老家。
老家的堂屋里挤满了闻讯赶来的亲戚,空气闷热浑浊。
七大姑八大姨围上来,嘴里全是夸赞的话,眼神却热切地在他脸上逡巡。
李毅飞脸上挂着得体的笑,语气谦逊得不像话:“叔,婶儿,姑,这次真是运气好,超常发挥了。
弟弟妹妹们以后肯定比我强,只要肯用功,好大学都不是事儿!”
这话像蜜糖,亲戚们听得眉开眼笑,仿佛自家孩子明天也能捧个状元回来。
刚从老家回来没喘口气,初中母校老师的电话又追来了。
电话那头是熟悉的、带着欣喜的声音:“毅飞啊!
给母校争光了!
回来给学弟学妹们讲讲吧?
鼓鼓劲!”
李毅飞没法推辞,应了下来。
两天后,他站在初中母校熟悉的讲台上。
台下是一张张稚嫩又带着憧憬的脸。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安静的礼堂里传开:“能站在这儿,很感谢母校和老师当年的培养。”
他没有保留,把自己摸索的学习方法、遇到的困难、调整心态的经验,一五一十地分享出来。
他真心希望这些孩子能靠自己的努力,拼出个好前程。
学校架起了摄像机,官网同步直播。
谁也没想到,这次演讲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高考状元,当年中考也是全市第一!
新一中的校长在办公室看完了直播全程,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
他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嘴角带着欣慰的笑。
当初顶着压力给这个“特别”
的学生提供支持,值了。
而市一中的校长,此刻看着同样的直播画面,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
当年李毅飞中考全市第一,市一中自然接触过,可对方提出的某些条件让他们觉得“不识抬举”
,最终放弃。
谁能想到,短短两年,这个被他们“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