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7章 没钱当什么贪官?借赎罪贷吧!(求追读,求收藏)(2/3)

罪臣不敢啊!

臣……臣是真没有百万啊!

臣是贪……可臣贪的钱……也不是臣一个人能独吞的啊!

要分润……要分润给魏公公、奉圣夫人……还有下面办事的人……兵部卖官的银子,职方司、武选司的郎中、主事都要分润……臣……臣能落到手的,真没有那么多啊!

陛下明鉴!

陛下明鉴啊!”

崇祯冷冷地看着他涕泪横流地辩解,心中冷笑。

分润?

他当然知道。

大明官场盘根错节,利益均沾。

但这绝不是崔呈秀只拿得出二十万的理由!

他重新坐回椅中,端起保温杯,又慢悠悠地啜了一口茶。

放下杯子,他声音恢复了平静: “朕不想听你狡辩。

这样吧,一口价。

八十万两。”

崔呈秀猛地抬头,眼中满是绝望。

“扣掉你刚才答应的二十万两白银,还剩六十万。”

崇祯语速平缓,像是在谈一笔生意,“你那两千两黄金,按市价折白银两万两。

三万亩田,算你十万两。

二十六处房产,折价十八万两。

加起来,算你三十万两。”

他目光如电,盯着崔呈秀: “还剩下三十万两的缺口。

崔呈秀,这三十万两,是买命钱!

买你崔家满门老小的命!

买你崔呈秀这颗脑袋!”

崔呈秀只觉得天旋地转,三十万两!

他就算砸锅卖铁,把妻妾的首饰都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现银啊!

“臣……臣……”

他嘴唇哆嗦着,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求生的本能,“臣可以去借!

臣去借!”

“借?”

崇祯嗤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丝玩味,“找谁借?

亲朋好友?

崔尚书,你如今落难至此,身陷囹圄,你觉得……还有哪个亲朋好友,敢借给你三十万两白银?

不怕血本无归?

不怕被牵连?”

崔呈秀哑口无言。

看着崔呈秀面如死灰的模样,崇祯嘴角那抹冰冷的弧度更深了。

他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诱惑: “不如……这样吧。”

他顿了顿,看着崔呈秀骤然亮起一丝希望的眼睛。

“你找朕借。”

崔呈秀瞬间呆滞,以为自己听错了。

找……找皇上借钱?

赎自己的罪?

崇祯仿佛没看到他脸上的荒谬表情,自顾自地说道: “朕心善……最见不得人受苦。

你那三十万两议罪银的缺口,朕可以借给你。

算作一笔‘议罪贷’。”

“这钱,你可以分期偿还。

朕也不要你利滚利,按《大明律》里规定的民间借贷最高月息——三分利来算。

一年嘛……就算你十万两的利息。

你看如何?”

三分月息!

年息就是三十六分!

十万两利息!

崔呈秀彻底傻眼了。

这……这比京城最黑的印子钱还狠啊!

皇上……皇上怎么能这样?!

这简直是……是明抢啊!

“万……万岁爷……”

崔呈秀声音发颤,“罪臣……罪臣若是被罢官去职……哪里……哪里还得起一年十万两的利息啊……”

“罢官?”

崇祯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嗤笑一声,“谁说要罢你的官了?”

他身体往后一靠,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保温杯的杯壁,发出清脆的“嗒、嗒”

声。

“罢官了,朕上哪儿收这议罪银去?

上哪儿收这十万两一年的利息去?”

崔呈秀彻底懵了,脑子完全转不过弯来。

不罢官?

那……那自己还是兵部尚书?

还能当官?

可……可这官还怎么当?

一年十万两的利息…… 崇祯看着他茫然失措的样子,笑道:“崔呈秀,你当过巡盐御史吧?

在淮扬那边,捞了不少油水吧?”

崔呈秀心头一凛,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那你一定知道,我大明的两淮盐税,这些年都去了哪里吧?”

崇祯的声音冷冷的,“万历四十五年‘盐纲法’改革之后,两淮盐税的年定额是一百二十万两。

可实际解入太仓的,能有几何?

八十万?

七十万?

还是更少?”

崔呈秀不敢接话,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他比谁都清楚。

崇祯盯着他,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打: “朕的要求不高。

你替朕,把这一百二十万两的定额,给朕收齐了!

一分不少,解入太仓!”

“额外,每年再给朕加三十万两!”

“这三十万两里,二十万两,算是朕把两淮盐运使这个肥缺给你做的代价!

还有十万两,就是你这‘议罪贷’的利息!”

“还有,这两淮盐运使是朕给你的,你不用再给魏忠贤、给宫里其他大珰、给朝中任何大臣行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