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14章 国家名片(2/3)

拿国际大奖是进入核心圈的入场券。

金棕榈那绝对是最有分量的一张入场券。

但光有入场券可不行,得接受敲打,接受安排才能真的进入核心圈。

李明洋不懂不要紧。

这不老谋子就受到指派,亲自来教了!

有姜闻和贾樟可的铺垫,李明洋的心情好了不少,也能听进去老谋子说的话了。

在这个敲打方面,他其实也挺有经验的,但是光敲,不给好处,就令李明洋不爽了。

而从老谋子这里,他总算明白,这好处从哪来了!

任务!

对内的文化建设,对外的文化出海,都能拿到各种各样的补贴,退税只是其中之一。

大头还是影视城!

影视城是和房地产挂钩的,拿地批钱,都是走绿色通道。

上面要大力发展影视城,带动整体旅游文化产业。

自然要搞一些成功的典型!

马上就要指派任务了。

这个任务本来是要给华艺的。

但他拿到了金棕榈,现在上面一致决定,让光线来挑大梁!

李明洋听完了老谋子的话,心里不禁感叹,即便华艺被重锤!

国内最终还是要走影视城+地产这个失败的路线。

毕竟上面又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捅了多大的娄子,不试试怎么知道?

东大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匪夷所思的巨大试错空间!世界第一!

“这个……我酒醒得差不多了,大家一起出去吧,别让领导干等着。”

“……”*3

金棕榈在手,国家名片!

李明洋现在也是有国家荣誉加成的大导演了。

只要利益到位,领导想要什么态度,他就有什么态度!

……

晚上十点多,庆功宴结束了。

李明洋喝得神清气爽,老谋子是真喝多了!被助理背上车。

“李导,明天有时间吗?大家聚聚。”李桉说。

“明天我要去棒子,等我回来再聚聚。”

李明洋站在车门旁,与李桉一边握手一边说。

“好的。”

三座小金人在手的李桉,其实比李明洋、老谋子,更配得上亚洲第一导演之名。

票房和国际大奖,商业和艺术都是亚洲最顶级!

这年头,电影已经不是上世纪那种艺术为先了,商业才是主流。

艺术大导墨镜王,最讨厌别人说他的电影是艺术片,他认为自己的电影其实蛮“商业”。

还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商业也不是艺术的对立面’。

从电影发展史来说,小日子那边三位大导黑泽明,小津,沟口,是开派宗师级别的,对于世界电影贡献极大。

黑泽明的无痕迹剪辑和多机位拍摄,小津的固定机位和低角度仰拍,沟口的横摇长镜头和一场一镜理念,这些风格上的东西对奠定了后世电影拍摄理念。

另外小津是个初生,从未反省,从未道歉的刽子手。

就是一初生。

李明洋其实不太理解,国内电影人崇拜这初生干嘛,可能是为了变现和表现吧?

单从电影艺术性来说,小日子曾经领先国内几个版本。

但那都是过去式了。

新时代,东大导演在国际影响力上,早就已经超过了本子。

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墨镜王、侯晓贤、杨得昌、李桉、张一谋、凯子哥、姜闻。

李桉有三个奥斯卡,按理说亚洲第一人的名头,早就应该是他的了。

卧虎藏龙当年何其猛!

他拿不到这个第一人。

倒不是国籍问题,他的国籍一直是东大!

一来是因为国内不给他背书,二来他没想过去争第一人!

他的背景很复杂……立场也很复杂。

三体项目,他连接触都不敢!

生怕上面误会,他的爷爷死在那个特殊的时期。

所以他很低调。

李明洋和一众领导,导演打过招呼后,就上了车,前往光线传媒。

华尔街的对赌,从他拿到金棕榈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FBTV要在两年之内,营收破百亿美刀。

他才能守住FBTV!

晚上十点多,李明洋来到了光线总部。

在董事长办公室。

李明洋见到了埋首在一大堆文件中的王常田和休斯。

王常田和休斯是最先知道,金棕榈来历的人。

王常田震惊的同时,也意识到这是机会,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华尔街开出超级对赌协议,牢牢锁住李明洋的同时,也放弃了在金融市场狙击FBTV。

休斯强烈建议韩股退市,美股上市。

韩股是华尔街的后花园,在后花园晃悠太没意思了,众人的目标都是美股上市!

有华尔街最顶尖的投资机构背书,美股上市轻而易举。

相对于大A和韩国,美股的玩法很另类!

或者说更加完善,更加资本,更加市场化。

美股股民真的能吃到分红!他们即能吃到涨幅的收益,也能吃到分红的收益。

当股票的单价较高,股民望而生畏时。

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上市公司就会考虑将股票拆股。

拆股是将1股拆分成多股,股东持有股票的价值理论上不发生变化,但持仓数量会增加。

英伟达可以说是千禧年之后,拆股频率最高的股票了,即便如此也架不住涨得太猛。

股价超过1000美元后,来了一记‘一拆十’!

这是吸引散户的操作。

美股有这样一句话,不拆股的股票,不是好股票!

美股遵循着涨涨涨拆!涨涨涨拆!

拆股的股票,那肯定是大涨的!

美股高手如云,即便大鳄操盘,散户依然能虎口夺食。

逼的华尔街拔网线!

因为不满美国华尔街机构对游戏驿站公司的做空行为,美国散户们在带头大哥的振臂一呼下,群情激昂,拿着政府发的口罩救济金,还有多年来的储蓄,纷纷涌入股市,大买特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