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54章 意外的通行证

消息传回香港的速度,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当梁文辉拿着那份盖有英国贸易部鲜红印章的批准文件,冲进陈山的书房时,他脸上的表情,是全然的不可思议。

“山哥!

批了!

他们居然真的批了!”

梁文辉把文件拍在桌子上,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调,“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

按照他最大胆的设想,这份申请递上去,最好的结果,也是进入漫长的谈判和扯皮阶段。

英国人会提出各种苛刻的附加条件,双方你来我往,没个一年半载,根本不可能有结果。

被当场拒绝,才是最有可能的结局。

可现在,从申请递交到批准,前后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月!

对方甚至没有提出任何附加的审查要求,就这么干脆利落地给了通行证。

这顺利得,就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让梁文辉感觉非常不真实。

陈山倒是显得很平静,他拿起那份文件,仔细地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意料之中。”

他淡淡地说道。

“意料之中?”

梁文辉彻底懵了,“山哥,你……你早就知道他们会批准?”

“我不知道他们会这么快批准,但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批准。”

陈山将文件放下,示意梁文辉坐下。

他看着梁文辉那张写满了困惑的脸,决定不再卖关子。

他把霍东升在伦敦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对英国人心理的预判,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从“纺织公司”

这个漏洞百出的烟雾弹,到故意接触美国商务参赞,再到引诱军情六处产生“美国人要偷技术”

的错误联想。

整个计划的每一步,环环相扣,精妙绝伦。

“山……山哥……”

他的喉咙有些发干,“所以,英国人之所以会批准,不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大学的申请,而是因为……他们把我们当成了美国人的棋子,他们想将计就计,用这台计算机当诱饵,来抓美国人的把柄?”

“可以这么说。”

陈山点了点头,“我们成功地,为他们虚构了一个敌人。

当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对付这个虚构的敌人时,自然就忽略了我们这个真正的‘威胁’。”

“别把我说的那么神。”

陈山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计划能成功,也是钻了时代的空子。

现在是冷战初期,英美之间虽然是盟友,但彼此的猜忌和提防,一点都不少。

尤其是英国,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现在沦为了美国的小老弟,心里那份不甘和敏感,是我们最好的武器。”

“不管怎么说,我们成功了!”

梁文辉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山哥,我们拿到了!

我们真的为国家,拿到那台‘电子脑’了!”

这个胜利,比逼着港府签下“共治”

协议,更让他感到振奋。

因为这一次,他们战胜的,是整个大英帝国的情报系统!

“现在高兴,还太早了。”

陈山的神情重新变得严肃起来,“文辉,这只是第一步。

英国人绝不会让我们轻易地把东西运回来。”

“他们会在机器上动手脚吗?”

梁文辉立刻紧张起来。

“动手脚是肯定的。”

陈山分析道,“他们很可能会在里面动手脚。

他们会派最顶尖的技术人员,以‘协助安装调试’的名义,跟船一起来到香港,全程监控。”

“那我们该怎么办?

总不能明着把他们的人赶走吧?”

“当然不能。”

陈山走到窗边,看着远方,“他们要派人来,我们欢迎。

他们要监控,我们就让他们看。

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看,还要给他们演一场好戏。”

“文辉,你立刻给钱穆校长去个电话。

告诉他,学校可以开始筹建‘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了。

地址,就选在学校最偏僻,也最容易‘被保护’的地方。

建筑标准要高,安保等级,要提到最高。”

“另外,以大学的名义,向全世界招聘一批顶尖的数学家和工程师。

记住,动静要大,尤其是要让美国人知道,我们这所新大学,求贤若渴。”

梁文辉虽然不完全明白陈山这么做的深意,但他已经习惯了无条件地执行陈山的命令。

“我马上去办!”

…… 消息很快传开。

英国政府批准向香港中文大学出售“费伦提马克一型”

计算机。

霍东升的“香港纺织业创新有限公司”

的采购申请,则被驳回。

这两条消息,一前一后,在不同的圈子里,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在伦敦的霍东升,接到消息后,立刻按照剧本,再次上演了一出“愤怒的商人之歌”

,大骂英国人有眼无珠,然后灰溜溜地结束了这次“失败”

的英国之行。

而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和中情局的官员们,则对这个结果感到有些困惑。

“英国人拒绝了那家公司,却批准了大学的申请?

这是什么操作?”

“难道他们真的相信那所大学只是为了搞学术研究?”

“或者,这是英国人的一种示好?

他们想通过陈山,向我们传递某种信息?”

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这背后的真正逻辑。

因为在他们的情报里,根本就没有“美国试图窃取英国技术”

这条信息。

他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陈山这个香港的华人领袖,能量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美国驻港总领事艾略特,在收到华盛顿的指示后,再次向陈山发出了会面邀请。

这一次,他的态度,比上一次更加热情,也更加急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