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47章 一封来自北方的密信(1/2)

协议签署后的庆功宴,热闹非凡。

别墅里的每个人都喝得满脸红光,说着这辈子都说不完的豪言壮语。

中国人能在香港这么扬眉吐气,这是头一遭。

陈山笑着跟每个人碰杯,酒到杯干,但他心里却比谁都清醒。

他知道,这份《谅解备忘录》不是胜利的终点,而仅仅是另一场更宏大、更凶险棋局的开始。

宴席散去,已是深夜。

送走最后一个醉醺醺的王虎,陈山回到书房,梁文辉没有走,正坐在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已经凉透了的茶,似乎在等他。

“山哥,美国人那边,你打算怎么应对?”

梁文辉见他进来,立刻问道。

陈山在酒宴上最后那番话,点明了美国这个潜在的对手,让梁文hUi心里一直七上八下。

英国人是日落西山的老牌帝国,行事尚有迹可循,可美国人是刚刚打赢了二战,如日中天的新霸主,他们的行事风格更加直接,也更加霸道。

“美国人不用我们去找,他们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陈山给自己倒了杯浓茶,一口喝下,驱散了些许酒意。

“香港这块肥肉,现在换了个话事人。

他们不来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是不会放心的。”

“那我们的态度是?”

“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陈山淡淡地说道,“他们想把我们当棋子,可以。

但棋子怎么走,得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梁文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陈山心里已经有了全盘的考量,便不再多问。

“夜深了,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接下来几个月,总会那边一大摊子事,够你忙的。”

陈山拍了拍他的肩膀。

送走梁文辉,别墅里彻底安静下来。

陈山没有立刻休息,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维多利亚港的点点渔火,还有那艘安静地停泊在海面上,如同钢铁巨兽般的“贝尔法斯特”

号巡洋舰。

英国人被打服了,但他们依然在这里。

这层“英属香港”

的皮,现在是他的保护伞,也是他接下来要做那件大事的唯一凭仗。

正在这时,书房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进来。”

“小山。”

鬼叔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双手递了过来。

陈山接过,没有立刻打开。

他知道,鬼叔从不轻易来找他,一旦来了,带来的必然是天大的事。

他坐到书桌前,小心翼翼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一封信,没有信封,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

开头是对“香港同胞”

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赞扬了他们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

这些话,就像是报纸上的社论,冠冕堂皇,却又没什么实际内容。

陈山看得很快,他的目光直接跳到了信的末尾。

那里,只有寥寥数语,却让陈山的呼吸猛地一滞。

信上说,新生的祖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西方的封锁如同铁桶一般,让我们在许多领域步履维艰。

尤其是尖端科技和高级人才,更是被对方卡住了脖子。

信中希望,香港的同胞们,能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为国家的建设,想想办法。

信里没有提任何具体的要求,甚至连“请求”

的字眼都没有。

但陈山却从这平淡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一种如山的重压和一种迫切的渴望。

他的计划,原本只是一个深埋于心的长远构想。

他以为,至少要等上几年,等香港的局面彻底稳定下来,才会真正启动。

可现在,这封信,就像是一道催征的军令,把所有计划都提前了。

陈山将信纸凑到台灯前,借着光,他看到信纸的右下角,有一个极其微小的水印——一艘扬帆的船。

这是他和“老板”

约定的最高等级的密信标志。

这意味着,信中所提之事,万分紧急,不容有失。

陈山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脑子里飞速运转。

科技,人才。

这两个词,说起来容易,可要从西方阵营的眼皮子底下弄到手,谈何容易?

尤其是在冷战已经拉开序幕的1954年。

他需要一个具体的突破口。

陈山重新拿起信纸,翻来覆去地看。

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信纸背面,一个用铅笔写下的,几乎快要被磨掉的模糊字迹上。

“Ferranti Mark 1”



这是一个英文名字。

陈山皱起了眉头,他立刻走到书架前,从一堆英文报刊里翻找起来。

终于,他在半个月前的一份《泰晤士报》科技版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这个名字。

“费伦提马克一型”



报道称,这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制成功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运算速度最快的商用电子计算机。

文章里还配了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那台所谓的“计算机”

,根本不是后世那种小小的盒子,而是一排排巨大的金属柜子,占据了整整一个房间,上面布满了指示灯和复杂的线路。

文章的最后提到,由于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在军事和战略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台机器已经被英国政府列为最高级别的战略物资,严禁出口给“不友好”

的国家。

陈山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

他瞬间明白了北方的意图。

他们想要的,就是这个能“算天算地”

的铁家伙!

军事上的弹道计算,工程上的大坝设计,经济上的数据分析,甚至……原子弹的研发,都离不开这种超级计算能力。

这已经不是为国家输血了,这是要为国家打造一颗最强劲的心脏!

可问题是,怎么才能把这个被英国人当成宝贝的大家伙,从曼彻斯顿大学的实验室里,光明正大地运到香港,再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北方去?

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陈山把那张报纸和信纸并排放在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唯一的办法,就是买。

可英国政府明令禁止出口,谁能买?

怎么买?

用什么理由买?

陈山的脑海里,无数个念头闪过,又被他一一否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