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17章 揭晓(1/2)

大屏幕开始播放回顾短片,从开幕到各单元展映,再到红毯掠影,一幕幕交织。

熟悉的镜头掠过:斯科塞斯的侧影、波兰斯基的名字、还有开幕式红毯上吴宸、张艺某等人的身影。

大厅灯光明暗交替,舞台的金色幕布在聚光灯下闪烁,随着主持人再次登台,颁奖环节正式开始。

如今已经是国内凌晨时分了,但是国内很多媒体还在等着海外这边的消息传递。

“今天白天讨论的这么热闹,希望几大剧组在柏林所有斩获.”

“听说三个剧组都去了闭幕式了。”

“去是去了,但是据说只有《团圆》剧组获得了暗示,《三枪》是没有的,吴宸的《1939》刚好就是闭幕式电影,本来也要参加的,所以也没给暗示”

“尴尬,等吧,有点困了。”

就在内地门户网站的一些编辑室里还在探讨之际,柏林这边新生代单元的水晶熊奖已经颁出来了,由香江影片《岁月神偷》获水晶熊最佳影片奖。

紧接着便是短片奖、荣誉奖、终身成就奖、杰出艺术成就奖等等。

台上不断有人起身致谢,典礼氛围逐渐推高。

台下的媒体区,记者们的钢笔在纸上急速划动,低声交流:

“重头戏来了。”

“今年柏林很节省奖项啊,六十周年,主竞赛单元居然只给了六个奖项.”

而此时国内记者相互交换眼神,隐隐中带着点兴奋。

比起其他国家,国内这一次的获奖概率就靠人数而言都比其他国家大。

“看吴宸和王泉安的了。”

“王泉安那里是定了的,吴宸那里是未知数.”

“导演,怎么办有点紧张.”张益此刻腿有点抖。

这货抖的带着李敢一块了,两人都格外紧张。

余楠已经站到了颁奖台上,准备宣布最佳编剧银熊奖的获奖电影。

“没到我们,急什么.”

吴宸淡定道,一时两人都愣了。

“导演,你怎么知道”

“看颁奖人员就知道了。”

吴宸眼睛一眯,这让余楠来颁奖可太明显了。

张艺某似乎也猜到了,不禁看向了王泉安那边,后者脸色是一半高兴一半无奈。

毕竟能拿奖,谁希望拿个小的呢。

不出吴宸和张艺某预料,余楠念出了王泉安和《团圆》的名字 国内媒体纷纷开始拍照记录,还不忘小声议论:

“没想到居然是最佳编剧啊”

“按照柏林的尿性,可能《团圆》其他奖项悬了,表演上也不是特别占优”

紧接着便是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和《1939》无关,最终给了《毛毛虫》里的寺岛忍。

女演员不在场,导演上台领的奖项。

不过紧随其后的便是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了,张益和李敢两人再次紧张了起来。

这次吴宸没有开口。

因为确实值得紧张一下。

两人都是有机会的。

“给谁?”

“理论上只有三部影片的能争夺这个奖项,《如何结束这个夏天》、《1939》和《一个家庭》.”

海内外媒体都在媒体席里紧张的期待着。

好莱坞女星芮妮·齐薇格拆开信封,扫了一眼卡片,嘴角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声音在会场里回荡: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格里高利·多比亚津,《如何结束这个夏天》。”

一瞬间,会场里有轻微的抽气声。

有媒体记者甚至已经举起了相机对准吴宸剧组。

刚刚那一刻,不少媒体都对准了三大剧组的其中之一。

张益坐在位置上,脸上的神情由紧张转为释然,他长吐了一口气 吴宸神情平静,安慰着两人,低声一句:“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

国内记者区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

“要是给了《1939》估计就是双黄蛋了。”

“对,可惜了”

舞台上,获奖演员略显激动地鞠躬,发表获奖感言后,灯光渐渐收束落在了主持人身上。

“接下来,将揭晓最佳导演银熊奖。”

这一句话,瞬间让全场的情绪陡然提升。

摄影机依次扫过入围导演的脸庞:有的神情冷峻,有的暗暗攥紧双拳最佳导演,对于导演而言,绝对是一项重要奖项,特别是三大电影节的,哪怕已经拿过一次最佳导演的吴宸也不例外 “加油。”刘伊菲用力扣住了吴宸的指节,像是在默默给予支撑。

“导演,加油!”

张益和李敢也送来了祝贺。

“这个奖项,吴导应该有机会吧”

孙红雷这边小声询问着张艺某,闫妮随即也看了过去。

“是有机会的,看场刊评价不算差,但是几个竞争对手也不弱,就看评委团怎么选了。”张艺某深呼吸了一口气。

而另一边,《团圆》剧组也看向王泉安。

“我们这个奖项的概率不大”

王泉安很清楚,这个奖项上,《蜜蜂》、《捉刀手》、《1939》等几个剧组在导演技艺上更胜一筹。

台下媒体席,不少记者已经半举起相机。

颁奖嘉宾女导演弗兰塞斯卡·科曼奇尼举起信封,动作刻意放慢。

那一刻,全场陷入死一般的安静。

灯光照在白色卡片上,映出金色的反光。

终于,声音在麦克风里清晰响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 《1939》,中国,吴宸!”

轰然爆发的掌声震撼了整个大厅。

有人欢呼,有人长叹,更多人是目光炽烈地望向那个年轻的身影。

刘伊菲笑容璀璨地抱着吴宸。

张益和李敢几乎同时跳了起来.

“国内这次算是双喜临门了,两个奖保底了.”

“最佳导演给了,可能后面的两个奖就很难了,有时候评审会分散奖项,未必都压在一部片上。”

国内记者一边鼓着掌,一边议论着。

三大电影节的奖项很难出现多个奖项颁给同一部电影。

镜头给到了吴宸,他此时正接过弗兰塞斯卡·科曼奇尼手中的银熊奖杯。

台下媒体快门声急促如同暴雨。

吴宸目光缓缓扫过整个剧场,掌声渐渐平息,他开口的声音不高,却足以穿透每一个角落: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缓慢: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七十年前发生在我们土地上的真实故事。

那片的土地,有人倒下,但永远有人为之在奔跑。

黄小山不过十六岁,他的奔跑迎着晨曦,那一抹阳光,照耀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我们民族在最黑暗时刻仍未熄灭的希望。”

现场屏息,连快门声都慢了半拍。

“作为导演,我只是把这一段记忆重新点燃,让大家看见。战争不是抽象的,它是无数个年轻面孔,是家园的荒凉,是白雪中滴落的血痕,苦难就是苦难,遗忘它就是在背叛历史。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