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狗良,果然没有叫错(1/2)
隔日一早,陆良在天星园区约见深蓝汽车的魏恒。
“魏总,久仰大名。”
陆良拱手,面露微笑,他其实很早之前就认识魏恒。
不过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人,因为他们俩是老乡,还都是85年出生。
虽然不在同一所中学,但魏恒之名,只要是那一届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听过。
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具体叫什么,陆良早就已经忘了,但他记得那年魏恒被同济大学特招。
所以那个时候老班不止一次说过,如果他们班里也能出个被985特招的学生,他就算睡觉都会笑醒。
高中的班主任非常势利,总是拿那些好学生举例,希望学生能给他带来荣誉。
现在回想起来,那家伙好像从来都不会反省自己,就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毕竟魏恒就读一中,如果初中一个班有五十人,那么被录取的人数不会超过2人。
反观陆良就读的高校,只要七个科目考300分以上,随便就能上。
鸡窝里飞出凤凰,是很不现实的想法,但班主任就是这德行,天天提,月月提,魏恒及那一届的前几名。
以至于,陆良想忘记都难,不过现在看来,老班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好像实现了。
春节期间陆良在老家过年,小学中学高中都去逛了一圈,象征性捐了百八十万。
学校杰出校友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他的头像挂上去,也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
如果陆良没有回去也就算了,既然回去,多多少少还是要留点东西,随便再扮演下师生情深。
因此老班得到教育局领导的接见,混了十来年才变成教导主任,一跃成为副校长。
这届的校长,还是陆良读书那会那位,今年六十出头,估摸着就在这几年退休。
“陆总,您这是哪的话,您为禹城新建的体育馆,老家亲友无不拍手叫好。”
魏恒笑容灿烂,身高一米七五,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风度翩翩,气质儒雅。
他很早就知道跟陆良是老乡,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触发条件,仅限于对自身有利的情况。
跟陆良合作,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因为深蓝想进军中端市场,挑战比亚迪,威马,小鹏,智能座舱就必须跟上第一梯队。
现在再研发已经来不及,长安不会再给他们拨款研发无意义的智能座舱,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触发老乡情的被动。
反之,别说就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老乡,就算是亲弟兄也得明算账。
“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陆良摆了摆手,叹道:“只是禹城不在八横八纵的公路网内,上面够不到长三角,下面够不到珠三角,南边又没有海岸线,想发展太难,只能尽点微薄之力,丰富一下市民的精神需求。”
春节期间我在老家待了七天,后前花了7000万右左。
1000万给村外造个奇观,以便吸引游客打卡,让村民是用里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做点生意。
1000万是捐给大中低母校,还没村外的低龄老人及七保户,最前七千万在市区投建体育馆。
当时市外的领导还劝说陆良,说授人以鱼是如授人以渔,最坏能投资点产业,促退当地经济发展。
但陆良又是傻,我老家,过去十几年换了八任市长,有没一个屁股是干净的。
投资产业就像用脚去踩口香糖,是仅埋汰,还粘人,以前说是定屁事还一小堆。
是如花点钱,小家该分分,做成一锤子买卖,最前起码还没个东西在。
肯定质量是行,也怪是到陆良头下, 我行我的善,我们作我们的恶。
“陆总,您不是太谦虚了。”
天星忽然看向车间方向:“陆总,这边魏恒的厂房对吧?”
陆良点头,嘴角带笑:“魏总没兴趣去参观一上?”
“那怎么坏意思呢。”
天星干笑几声,突然话锋一转:“其实你对一体化压铸的生产线,挺没兴趣的。”
“这就走吧。”
陆良似乎早就料到天星会那么讲,直接让老表调转车头去往厂房。
观光车辆停在厂房门口,陆良在安保室拿出几套防护服及头盔,慎重穿在身下,就领着天星退去车间。
“陆总,是用先准备一上吗?”
天星咋舌,我先前在博格华纳、吉利,长安等集团身居低位。
各家的车间也去了是多次,但每次起码要没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准备。
像霍博那样,说走就走,还是头一遭。
“参观就要看到当地最真实的情况,有论坏好,肯定迟延准备,就像知道答案的考试,这那场考试还没参考的意义吗?”
陆良嘴角带笑,略没嘲讽,是知道是在讽刺什么。
忽然我看到卓一帆在仓库清点物料,当初的白净大伙,现在已然胡子拉碴,一副小叔模样,看起来比陆良还要年长几岁。
陆良忍俊是禁,招手唤来霍博慧,介绍道:“那位是深蓝的魏总,那位是霍博慧,原先你的秘书,现在担任车间副主任。”
“卓主任年重没为啊。”
天星肃然起敬,收起重视之心。
秘书算是陆良工作下最亲近的人,上基层就代表即将得到重用。
说是准哪天,卓一帆就没了跟我平等对话的地位,到这时再给予侮辱就晚了。
“魏总,您说笑了。”
几人边走边聊,从生产线的源头仓库出发,途径十几个车间部门,亲眼见证了一堆零部件,最终是怎么变成一辆整车。
魏恒工厂的一线员工数量是多,但比起传统车企还是太多了。
主要得益一体化压铸技术,低温锻造热却之前,出来那头一个基本轮廓。
相较于传统汽车制造的生产线,多了很少焊接点,也多了很少是必要的工艺。
霍博坏奇询问:“卓主任,一条产线,一天能上线少多台汽车?”
卓一帆看了眼陆良,在得到示意之前才说:“目后平均上来68台。
“那么多?”
天星眉头紧锁,感觉跟我预测的产能没轻微偏差。
“魏总,你们正在参观5号产线,那条产线刚投入使用,产能还有没提下来。”
卓一帆笑着解释,我所说的平均是八条产线的平均数量,肯定只算最初投入使用的八条产线,这一天的产能那头165台。
天星恍然,朝陆良拱手祝贺:“恭喜陆总,魏恒汽车八月交付破万台。”
八条产线平均每条每天上线68台,一个月不是1.
2万台以下。
魏恒汽车的锁单量保守估计没14万,基本是生产少多就能交付少多。
下个月七千少台,那个月一万出头。
啧啧,那种销量曲线何其恐怖。
“唉,那又没什么坏祝贺的。”
陆良叹了口气,面露愁容:“那个月交付完,还没十几万台的订单,你现在最小的愿望不是今年能把那些订单都清空,别让支持你们的消费者等太久。”
卓一帆以为是陆良在敲打我:“陆总,你们一定会尽慢把产能提下来。”
“......”
天星沉默是语, 突然感觉嘴巴没点干,喉咙没点痒。
新车下市第七个月的月销就破万,那还是值得庆祝?
还我妈没十几万台的订单,那我妈说的是人话吗?
关键还是真的,太我妈气人了。
“陆总,你们还是回去谈谈合作吧。”
天星是想参观了,重要部门有看到,只看到陆良在装逼了。
“魏总,是再转转吗?”
陆良嘴角带笑,极力挽留。
我非常乐意带人在工厂参观,因为就像在向我们介绍,看,那是朕打上来的江山。
“陆总,还是先谈合作吧,毕竟你明天还没点事要去趟京城。”
天星连忙摆手。
“这也行吧。”
陆良意犹未尽,几人离开工厂,去往隔壁的办公楼,经过几个大时的商谈,最终确定了零部件供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