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75章 两件事(1/2)

(474章被封了,放在群里) “金陵城在内地哪里?”

薛婉恩对内地有所了解,但显然不多,搅拌着咖啡问:“苏南还是苏北?”

位于金屋俱乐部楼上的贵宾室里。

翟远隔着茶几,打量两眼今天穿了身运动装的薛婉恩,仍搞不懂这个女人怎么把见面的地点挑在这里。

他顿了顿笑道:“都不是,在安微。”

薛婉恩抬头看了翟远一眼,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道:“这单50亿美金的大生意,整个香江商界都被惊动,你居然还气定神闲约我出来喝咖啡,不必去安微实地考察?”

“你都说是大生意,起码三两年才能落地,连宝岛资本都不急,我何必过去耽误青春。”

翟远笑着开口道:“况且我香江的生意也不能放手。”

话音刚落,敲门声响起。

翟远皱了下眉,刚要开口,西协美智子已经推门而入,手托托盘,冲屋里两人露出礼貌笑容。

“打扰了,我来给贵客送些点心。”

来到茶几前,美智子跪坐软垫,从托盘里取出抹茶羊羹、藜麦饭团和芝士豆腐几样轻食。

东洋架妹侧过脸,全程不去看翟远皱起的眉头,而是笑容礼貌的冲着薛婉恩介绍菜品,目光不着痕迹在对方身上打量。

末了起身告辞:“谈话途中打扰实在抱歉,还请慢用。”

随着门扉合上,翟远郁闷的翻了下眼皮。

这娘们儿真不懂事,往常带几个男导演明星过来开会,也未见她如此殷勤。

“味道不错。”

薛婉恩拈起一片杏仁脆片,笑容带出几分玩味:“翟先生也试一下,如果不是你坐在这里,我独自过来多半没有这样的待遇。”

“8888块港币。”

翟远懒洋洋说道:“你办一张会员卡,担保你每日食到饱。”

薛婉恩扬起嘴角:“那也是服务员送进来,不会惊动女老板亲自敲门吧?”

翟远沉默片刻,忽的俯身前倾,不理会薛婉恩挑起的眉梢,伸手拭去她嘴角的杏仁碎渣,反守为攻笑道:“婉恩姐呷醋呀?

怪不得你今天要特意约我到这里,你早点讲嘛,我提前吩咐这栋楼里所有雌性生物退到十里外,连蟑螂都抓起来分辨是公是母。”

薛婉恩深知自己口舌之争说不过翟远,轻轻拍开他的手腕,拢了下发丝:“还是入正题吧。”

翟远一本正经道:“现在不就是讲正题?”

薛婉恩不说话了,用一贯平静的眼神望着翟远。

“好吧。”

翟远哈的一笑,坐回原位抻了个懒腰:“今次约你出来,的确是有两件事想讲。”

薛婉恩低头抿了口咖啡,轻嗯了一声。

“VCD在华恩百货的销量应该不差?

我听快播讲,这个月你们在那边又落了一笔一万部的订单。”

“加上之前的促销和打折活动,今年VCD的销量的确比去年更好。”

薛婉恩点头答道:“另外许多用录像机的家庭,因为内容物载体换成了光盘,也逐渐开始淘汰家用机器。

我们公关部的同事特意联系了二手家电公司,推举出一个以旧换新的活动,家里有旧式录像机,可以补差价从华恩百货购置新的VCD。”

翟远笑了笑:“想不到我的分销商这么有本事,多一部VCD就多几十上百张光盘销量,这招玩得不错。”

薛婉恩也笑了起来:“你猜那些淘汰的旧款录像机,后来怎么处理?”

“当然是摆上转转。”

“什么?”

薛婉恩不解的望向翟远。

翟远笑着摆摆手:“东亚这一区,香江是我们的大本营,我和东芝又在东洋谈定分销,宝岛跟和南韩跟风东洋的电子产品,只剩下内地,不过婉恩姐你也清楚现在内地是空白市场,能用VCD就不用录像机。

那就是东南亚或者南亚喽……你不会将那些淘汰下来的录像机,卖给第三世界国家吧?”

薛婉恩眼神透出好奇,说:“这都被你猜出来?

我从鸭寮街请了批工人,专做录像机翻新,跟住以六折的价格分销到孟加拉、菲律宾和一些后缀是斯坦的国家,除去以旧换新的开支,仍能赚小小。”

深水埗鸭寮街,是现下香江最大的电子零件与二手电器街,也是古惑仔经常销赃的街区。

翟远若有所思的忖了片刻,问:“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对VCD的接受程度怎么样?”

薛婉恩摇摇头:“就算是淘汰下来的旧款录像机,打完折扣,也只有当地那些有钱人买得起,全新的VCD很难打开市场。

我听同事话,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个村落买一部录像机,接下来就能开起一间电影院。”

翟远笑了下,这不就是录像厅模式嘛。

“这盘生意有点意思。”

翟远继续道:“不如我出一笔钱,大家合资,现在我有东洋、南韩和宝岛的渠道,以旧换新能保证淘汰的录像机流入香江,跟住做翻新,继续往第三世界国家分销。”

薛婉恩蹙了下眉:“利润率没有你想的那么高,现在你名下大部分生意都上了正规,不如将重心放在中港通讯和金陵城半导体产业上面,分清主次。”

似乎所有人都认为881计划,是翟远接下来要登台唱念的重头戏。

风头甚至盖过了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中港通讯。

难得薛婉恩还记得翟远名下仍有这样家产业。

“中港是我要同你讲的第二件事,现在不急,至于金陵城,我更加清楚主次。”

翟远笑着说完,又道:“二手家电的生意你不做,我就自己来搞。”

薛婉恩盯着他看了几秒,点点头:“好,那就合资做一间二手家电公司,你负责其他地区的录像机,我负责让工人们做翻新……”

“这样算不算夫妻档?”

翟远忽然嘴欠的问了句,接着明显看到薛婉恩手里的咖啡杯抖了下,又不说话了,静静地望着他。

翟远耸下肩,不想再调戏这个没情趣的女人,问:“那就合伙人好了,你不问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做?”

“淘汰录像机,抢占更多的VCD市场?”

薛婉恩话一说完,又摇摇头。

这个理由不大成立,快播的VCD市场已经在有条不紊的扩张,以家电的淘汰期,未来几年除非出现更高科技的竞品,否则很难撼动其地位,翟远不至于如此急功近利。

“其实是为了话语权。”

翟远冲薛婉恩眨下眼,说道:“那些后缀带斯坦的第三世界国家,我算他们经济突飞猛进,市民起码都要十年才用得起快播的VCD。

九一文娱有大把内容物,难道要等十年之后才进驻这一片空白市场?

当然是用二手录像机搭配我们的内容物,提前给对方培养出良好的观影习惯。

顺便,顺便啫,给这些不谙世事的穷人们塑造一下正确的价值观。”

当娱乐消遣的渠道变得单一,就是灌输思想的最好机会,否则《读者》《意林》也不会成就一大批古墓派知识分子。

薛婉恩显然对这方面不甚了解,只是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你讲价值观是?”

“没那么复杂。”

翟远打个哈哈,随口道:“你就当我提前从荷里活那边抢观众就好,至少确保以后大家对华人明星的认可度高过白人鬼佬嘛!”

薛婉恩讷讷点头,眉头轻蹙,感觉好像没这么简单。

这幅略显呆萌,轻熟女身上不经意流露出的可爱姿态,倒是看的翟远赏心悦目。

不过薛婉恩并没有给他太多欣赏的时间,抬头问道:“这样一来,你还需要录像带做载体。”

“这个简单,我们回收的价格再压缩一部分,将分摊出的利润用来收购客户手里的录像带就好。”

翟远不以为意道:“除了那些斤斤计较的三姑六婆,多数人既然选择以旧换新,录像带留在家里也没作用,和录像机一并回购,到时候送去快播工厂洗掉磁带,重新覆盖内容就好。”

如此一来,整个二手家电环节,完全形成了一套内循环系统。

至于品牌的分销授权,自然更不可能花钱去买,有本事就去第三世界国家收呗。

薛婉恩听罢面露了然之色,略一沉吟说:“那我回去就让同事继续去鸭寮街继续招兵买马,翻新工人们现在的规模,还不足以撑不起你口中这盘生意。”

翟远点一点头,继而笑道:“本来今日只谈两件事,想不到婉恩姐这里还有意外收获。

话题收返回来,我记得华恩百货现在在香江有四家铺头,商圈的客流量应该仅次于先施、永安这种百年店?”

翟远自顾自说着,不等薛婉恩回答,又道:“接下来,我会有一连串的剧集打算通过光盘发行,我希望在往后一段时间,通过地推的形式,在华恩的地盘进行剧集推广。

如果是VCD店,门店试映就只放我这批剧集,各类展柜、陈列架在不影响你百货大楼生意的情况下,帮我铺满广告,另外九一会安排一支驻店推广团队,不定期送赠品、办抽奖、或者请剧中演员来做签名会……”

地推,简单点说就是以人流聚集的商圈为中心,进行牛皮癣式宣传的方式。

内地熟悉的地推广告,最早大概追溯到千禧年前后,一款叫三株的保健品公司请了10万名大学生搞下乡宣传,在内地发展的经济舞台上活跃起来,而依托于网吧、高校和商圈的则已属于第二代地推产业,甚至出现了地面推广专员这一职业。

而在香江,早期广告宣传基本都是引进欧美,按广府话翻译一下便可出街,直到一个台山佬在给黛安芬内衣广告片配音时,闹出了‘戴黛安坟奶罩,令你折磨的美丽’的笑话,广告业便逐渐正规起来,由此亦滋生出地推这一形式。

但相较于电视台与报纸两大途径,地推在香江广告业并不红火,首先是成本太高,不似内地可以大手一挥请10万工人,其次则是行业内广告人自视甚高,瞧不上这种形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