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40章(1/2)

三月初,香江历史上第一个艾滋病人去世的新闻登上头版,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卫生热点。

各路无良媒体找来世界各地新闻,恐慌式宣传下,本港市民一时间谈艾色变。

“我看新闻上说那些液体里也有病毒,所以一定要戴保险套。”

“难怪今早去士多店,保险套货架上空空如也。”

“岂止啊!

以后出门在外要记得戴手套口罩,鬼知道你摸过的东西有没有被其他艾滋病人碰过。”

“听说只要那方面不检点,就有很大概率得这种病,男人女人都一样。”

“怎样算不检点啊?”

“滥交喽,你看那些男人每天左拥右抱,说不定哪天就中招。”

“那老板岂不是……”

九一娱乐公司大楼里。

财务和人事部门的几个小姑娘聚在一起,低声讨论卫生安全的相关课题。

翟远哼着小曲儿从外面走进来。

骚包的跟她们打招呼:“姑娘们早晨~”

小姑娘们的讨论声立刻停止,一个个脸色怪异的望着他,没有了往日的殷切热情,只敷衍笑着跟他打声招呼,然后像躲避瘟神般一哄而散。

翟远不解的挠挠头,这帮娘们儿今天什么毛病?

“翟先生,濛姐十分钟前上来公司见你,现在在茶水间。”

施楠生听到外面动静,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对翟远说:“她还叫了阿徐和刘振伟进去,讲解那两部要去内地拍摄的电影。”

翟远听说夏濛过来,打起几分精神,迈步往茶水间走去。

茶水间里。

徐勀和刘振伟拿着剧本和分镜草稿,正在向夏濛介绍《黄飞鸿》和《僵尸先生》两部电影。

夏濛鼻梁上架着副花镜,拿着剧本认真观看,不时问出几个问题。

翟远推门而入,夏濛抬头望了他一眼,点头打声招呼,又将注意力放在文本上。

“大家继续。”

翟远冲徐勀和刘振伟笑了下,自顾自取出他的大号陶瓷缸泡了杯茶,坐在沙发另一侧旁听。

“目前传统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还是集中在设计不同动作的层面,即便陈仕龙在《醉拳》里的表演依旧没有突破。”

徐勀侃侃而谈:“所以翟先生这次让我做导演,特意叮嘱要将视野放宽,除了塑造正面角色,反派亦不能像之前一样局限于某个门派或者武林高手上面,要更注意描绘黄飞鸿生活的晚晴时代,三教九流的阶级矛盾、中西方的认知冲突,完善智武合一的精神内核。”

翟远觉得捡到宝了。

这一嘴仁义道德虽然说了跟没说一样,但夏濛老师显然很受用,黄飞鸿这个故事很符合文联的宣传要求。

轮到刘振伟的时候,效果就差了很多。

菩提老祖在思想觉悟上,跟徐勀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职业生涯拍的都是笑闹喜剧片,吭哧瘪肚半天也只停留在《僵尸先生》的故事层面上。

夏濛有些犹豫的说:“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没有问题,但拍摄地放在内地的燕京城,会不会影响不好?”

翟远知道她担心的点是什么,于是主动出声说:“濛姐,其实我这是一部科幻片。”

翟远把此前剧本会里的思路拿出来,模糊掉现有的故事情节,告诉夏濛这个系列的电影将来会如何发展,九叔惩恶扬善的内核,耗费了番功夫总算让她勉强接受。

夏濛从挎包里拿出一沓文件:“这个是内地发给九一娱乐北上的拍摄许可证,照规矩要先拿你的剧本过一遍审委会,不过我先提前交到你手上,迟点你把剧本给我一份,我带回去再跟审委会详细讨论。”

她顿了顿又无奈笑道:“《黄飞鸿》目前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僵尸先生》你虽然讲的花里胡哨,又是超人又是美利坚队长,但能不能通过审委会还不好说。”

翟远理解的点点头,上次一部《赌神》的价值观就闹得沸沸扬扬,这次连僵尸都搞出来,问题显然更严重。

他语气认真的对夏濛说:“多谢濛姐,审委会如果提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麻烦你提前通知我。”

夏濛蹙眉问:“你会听他们的?

不是你的风格呀。”

翟远呵呵笑道:“我的意思是你提前通知我,我好提前去星马泰挑取景地。”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夏濛露出不愧是你的表情,笑着说:“我尽量帮你先过了香江审委会这一关,最后拍板还要看内地文化口的领导。”

翟远嗯了声,对她说:“我有两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濛姐你帮我分析一下。

首先《僵尸先生》的剧组如果去内地,日常开销方面能给当地创造一部分营收,另外电影上映之后如果效果不错,取景地可能会变成观众心目中的旅游景点,这方面长远来看也促进了文旅事业。”

夏濛表情无奈:“还是你鬼主意多,这个建议我会让领导们参考的。”

翟远乖巧道:“辛苦濛姐~”

审查方面他能做的事太少,但翟远心底还是想将《僵尸先生》取景地放在内地。

原本的时间线里,这部电影取景地在宝岛湖口老街,彼时那边人力物力相对较贵,拍了几场便草草了事,整部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仍有些简陋,可如果能在内地铺开摊子搭建民初市镇,绝对是低成本高回报。

就看文旅部门肯不肯接这波流量了。

“你们先出去把剧本打印一份,稍后让濛姐带走。”

翟远让两位导演出去做事。

等办公室只剩下他和夏濛时,才又出声问道:“濛姐,我拜师的事有结果了吗?”

“正要跟你说这件事。”

夏濛说:“你挑个时间,带于占元和粉菊花两位老师去趟内地,在那边搞个拜师宴就好。”

翟远问:“这么顺利?”

夏濛笑着说:“京剧界同样是名利场,你条件开得好,肯破例收徒的人不少。”

夏濛简单说了两句从燕京城传回来的消息,翟远才了解到自己这次拜师的大概情况。

燕京城的老艺术家们,刚开始听说他一个二十岁的愣头青想进盛字科,一个个气得吹胡子瞪眼,内地虽然在剔除师徒制度,但对老人家来说仍是心底里的传承和规矩。

接着京剧院的院长便将翟远此次拜师,愿意开出的条件说了一遍。

三节两寿拜师礼物都是其次,就算送房送车对翟远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真正让老艺术家们动心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是只要肯给翟远、于占元和粉菊花三人一个辈分,这一支流派今年在地方电视台里能频繁露脸,春晚他插不进手,但给地方电视台赞助了一笔弘扬国粹的费用,每周抽出十分钟来做个京剧类节目可太容易了。

第二则是以九一娱乐的名义,拍一部京剧题材电影,主角自然是肯收他为徒这一支流派。

八十年代能上电视的诱惑已经足够大,因为没有其他娱乐设备,只能电视台放什么就看什么,多少人挤破头想要出镜。

拍电影更是想都不敢想,除非有任务在身,否则投资人吃错药才会拍京剧题材。

消息传出去以后,老艺术家们还在矜持犹豫,儿子儿媳、徒子徒孙便踩破门槛般上门游说。

“爹啊!

人家电视台说只要咱家能把那笔投资拉来,立马安排我进去工作,你不替我着想也得替儿媳妇和她肚里的孩子考虑啊!”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从一开始大家嗤之以鼻,演变成有人偷摸去找领导报名,紧接着相互攻击诋毁对方艺术水平不行,接不了这泼天富贵。

最后关内一位百岁高龄的老爷子,富字科老艺术家张富祁,为了给徒弟们铺路主动出山,应下了这门差事。

其余老艺术家们一看没希望了,立刻调转矛头冷嘲热讽。

“两个海派艺人就算了,连二十岁的愣头青都收,这不是瞎胡闹嘛!”

“这张富祁艺术不行,就会溜须拍马,白活这么大岁数。”

“好人性,有打京剧那年,就没见过这么干的!”

千言万语汇聚成四个颇具攻击性的字: 江湖乱道!

翟远听夏濛讲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虽未亲眼目睹,也能想到出其中的乱象。

唉!

资本!

………… 香江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戏剧和武师两个行业。

早在几十年前,京剧武生袁小田和洪拳武师刘湛便先后进入电影行业,推动粤剧电影发展。

粉菊花孙蕊馨和于占元则在香江开办戏剧学校招收学员,给影视圈输送人才。

彼时戏剧班底有所谓的四大名校: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校、粉菊花的春秋戏剧学校、唐迪的东方戏剧学校、马承志的中华戏剧学校。

听起来高大上,动辄挂上学校二字的衔头,但其实跟传统戏班子没有区别,出科后更没有学历文凭。

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穷人将子女送来学戏,签生死合同,赚一份辛苦甚至血泪钱。

可惜随着京剧式微没落,戏剧学校也逐渐被正规院校取代。

到了如今八十年代,当年的四大名校,现在就剩下粉菊花一家春秋戏剧学校仍在坚持办学。

上午十点。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