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98章 县局局长(2/3)

周奕说着要掏口袋。

李凌龙立刻说:“不用,老赵跟我说看过了。

没事你坐你坐,喝茶。”

“谢谢李局长。”

“你这怎么会千里迢迢地跑我们原北县来了?”

李凌龙坐下好奇地问。

周奕就如实相告,自己是陪女朋友回来看望她父母的,女朋友父母是知青,在沙草镇的杨家屯插队落户等等。

“这么说,你算是我们这里的半个女婿咯?”

对方笑着问。

“算是吧。”

从这话可以听出来,这位李局长是本地人。

“挺好挺好,那你以后要是再来,记得来我们这儿坐坐啊。”

对方客气,周奕自然也要客气几句。

“对了,这个杨家屯和张根生所在的团结村离得可不近啊,你怎么会跑那儿去啊?”

李凌龙的表情没有怀疑,纯属好奇。

因为这件事逻辑其实很简单,周奕现在也就二十来岁,十年前的案子,那时候他还是个初中生,而且又不是本地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宏城,再怀疑也怀疑不到他身上去。

所以正常的思考逻辑,自然会觉得,这是一个巧合。

这点周奕当然也想到了,这案子如果是刚发生的,他莫名其妙就破了,那还真容易被怀疑。

可十年前的悬案了,他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编瞎话。

当然这瞎话也不能编得太过离谱。

他说自己的未来老丈人大概在半年多之前,路过黄牛乡的时候,在路边一个小贩手里买了一只鸡。

结果买完没走多远,就发现对方找的钱不太对,是假币。

便折返回去找对方理论,可对方死不承认,还反咬一口说他是讹钱。

把个老知青气了个半死,这次回来自己听说了这件事,又刚巧当初自己未来老丈人听路过的人喊了对方名字,就记住了叫张根生。

自己这回又碰巧听老丈人提起了这事儿,就觉得这人多半是个惯犯,便想去找对方理论理论。

当然,如果碰巧发现张根生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那还能替自己老丈人出口恶气。

于是今天就跑去黄牛镇的农贸市场了,自己是干刑警的,有名字又知道对方和养鸡卖鸡有关,那要找个人当然很简单,所以就跑去了团结村。

“我一到团结村见到这个张根生吧,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周奕开始戏精上身地皱着眉说。

“哦?

为什么?”

“这人看我第一眼的眼神,就充满了戒备。

这可不是贪图小利的小商贩的正常反应,倒更像是那种逃犯,所以我这职业习惯就出来了,我就话里话外地试探他。”

周奕诚恳地说道:“李局长,说实话,我当时是真没有往十年前黄牛乡那个被害高中生的案子上联想的。

虽然我听杨家屯的乡亲们说起过这事儿啊。”

李凌龙点点头,黄牛乡的这起案子,在他们这儿相当有名,周奕听说过他觉得很正常。

“我其实就是正常试探,可结果越试越觉得不对,我笃定这人肯定犯过事儿,于是我就假借买鸡的名义想稳住他,然后报警。

结果没想到这家伙居然直接打算杀人灭口,想拿镰刀砍死我,还好被我发现了。”

周奕突然想起来,问道:“对了,你们派人去他家了吗?

凶器还在现场。”

“放心吧,已经去了。”

李凌龙点点头,笑着说,“那这事儿还真是够巧的啊,你这阴差阳错的,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啊。”

周奕这番借口,真真假假,细节详实,除了够巧合之外,也没什么毛病。

毕竟半年多前找钱给假币这种事,就算审问张根生他否认,那也会被定义成不记得了,反正他这样的人干这种事也不意外。

而且这件事和案件本身不存在关联,也无需把陆国华叫来做笔录。

至于今天自己和张根生的接触,那说的可都是实话。

所以逻辑上,这件事没毛病。

而且李凌龙刚才最后那句话,让周奕察觉到了一点苗头。

“李局长,我冒昧问一句啊,您是不是上任时间还不久?”

这话让对方不由得微微一惊,反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周奕笑道:“听老百姓说的。”

但实际上,当然不是,在此之前周奕压根就不知道这里县局的局长姓什么。

因为在当年,普通人很难知道这些信息,绝大多数人别说县局了,派出所所长姓什么都不一定知道。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刚才对方最后说了一句“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



这案子是十年前的,除非他十年前就是局长,或者是刑侦大队的负责人,要不然这案子的责任算不到他头上。

但这位李局长的气质,显然不太像老刑侦。

所以大概率,就是新上任的县局局长。

而且这个年龄,加上这个文质彬彬的调子,估计是上面重点栽培的高材生。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底这位李局会烧哪三把火周奕不知道。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公安机关有新领导上任的话,必然会重视长期未结案件的工作。

上任不久就能侦破一桩沉积十年的悬案,当然是非常亮眼的突破了。

关键还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搞定了,这种好事上哪儿找去。

“而且您应该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吧?”

周奕笑着说。

李凌龙更惊讶了:“这也是老百姓说的?”

“那倒没有。”

周奕伸手一指李凌龙背后书架上的一个相框笑着说,“我看见的。”

李凌龙一回头,恍然大悟,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因为周奕指着的相框里,正是他大学毕业的合照。

李凌龙起身,从书架上把相框给拿了下来,然后爱惜地擦拭了下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想当年毕业的时候我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现在却早已不复当年了。”

李凌龙感慨地说道:“你说这人生要是能再回首,该有多好啊。”

他这话说得非常真诚,周奕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

这个问题,周奕深有体会,但却无法回答。

“李局长您是公安大学的高材生啊?”

周奕看着照片问道。

“嗯,八二届的。”

“我们队里有位同事,应该是九五届的,是您的学弟。”

“是嘛?”

李凌龙惊讶道,“那可真是太巧了,什么时候有机会得跟这位同门师弟认识一下。”

有了陈严公安大学师弟这层关系在,这位李局长对周奕又亲近了几分,和他聊了很多。

当然对方的性格本来就比较含蓄,所以也没有聊什么太敏感的东西。

但起码拉近了关系,周奕知道时机差不多了。

“关于张根生的这案子呢,你放心,到时候我肯定会向上面汇报你在这里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会跟你们宏城那边的领导同步的。”

周奕立刻摆摆手说:“李局,这个就不麻烦您了,我不是来邀功的,您看我去找张根生的本意其实也是出于私心。

再说了,我在试探张根生的时候也没有用警察的身份,只是后来他对我动手,我把他控制之后为了威慑才表明的身份。”

周奕的言下之意有两点,第一,我没有违反规定,利用公职人员身份干什么,我懂分寸。

第二,正因为我没亮身份,所以我当时就是一名普通群众,没必要把我算上,所以功劳都是你们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