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50章 宏大案·结案(1/6)

四月三十号晚上的饭局之上,陈耕耘确认了两件事。

第一,倪建荣最后接的那通电话,导致他只能自罚一杯提前离场,让他意识到,有尸块被发现了。

这比他预想的时间要早很多。

但没有人头,短时间内警方是不可能把死者身份锁定到徐柳身上的。

不过麻烦也会随之而来,一旦发现一袋尸块,警方必然会立刻大规模搜查剩下的尸块。

这对他们处理掉陆小霜有很大的干扰,不能轻举妄动,明天上午必须先观察一下情况再做打算。

第二,周奕不是个善茬。

他是第一次见倪建荣,但酒过三巡他就看出来了,倪建荣是个典型的道行不深的官僚,身上没有老刑警的气质。

虽然被捧之后他侃侃而谈自己的“丰功伟绩”

,但在陈耕耘眼里,他就像只纸老虎。

陈耕耘故意提起当初和倪建荣一起上节目的周奕,言语上只是稍微夸了一下周奕,倪建荣立马就拉下脸来了,说周奕就是局里的一个花瓶,为的是给年轻人树典型,激励他们。

其实屁都不是,就长得稍微拿得出手而已。

陈耕耘就知道了,这个和自己擦肩而过的小警察必然有真东西。

刑侦支队的一把手嫉妒下面一个小警察,说明这个小警察的出现让他感到了压力和威胁。

再加上今天下午,陆小霜从学校离开后去过周奕家,搞不好周奕回家就从邻居那儿知道这件事了,毕竟他和樊天佑没敢跟进二钢宿舍,当然他们俩并不知道周奕出差去了。

想到这里,他这样的老江湖居然对周奕这个小年轻产生了一丝丝的畏惧。

正因为这点畏惧,让他决定,把水再搅浑一点。

通过匿名举报陆小霜实习工作的事,利用警方办案的回避原则,把周奕从案件侦办里踢出去。

只是他并不知道,周奕和陆小霜并没有确定实质上的恋爱关系,因为他的信息都来自于樊天佑和徐柳。

他知道最有效的办法是去督察部门举报,但平邮太慢了,亲自去投递举报信很容易暴露。

思来想去,他决定把举报信送到市委大楼,这么恶劣的碎尸案市委肯定要过问的,到时候就能自上而下地起作用了。

于是在五月二号这天上午,他找了个理由去市委大楼,为了避开登记,他快到之前专门给里面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对方亲自出来接他,顺利避过了登记。

然后趁上厕所的功夫,随便找了间没人的办公室把信扔了进去。

他知道就凭“匿名举报信”

这几个字,就没人会不如临大敌。

就算调查来源,也没人会查到他头上。

这封举报信,后面确实起作用了,把周奕挡在了专案组之外。

如果周奕没回到专案组,那就发现不了两世不在场证明的漏洞,从而锁定樊天佑。

只是他以为自己算无遗策,却算不到吴永成居然会移花接木,替周奕挡这一枪。

毕竟他这样的极端利益主义者,是不知道信念为何物的。

五月一号上午,陈耕耘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后发现,街面上出现了大量警察,不过他同时也发现了,警察主要就是盯着垃圾桶和垃圾堆放点寻找,对于附近围观的群众并没有过多留意。

他知道,机会来了。

现在警方聚焦在了寻找剩余的尸块上,如果尸块都找到了,但是没有发现脑袋和骨头的话,就会立刻扩大范围。

所以机不可失,必须尽快把别墅里的陆小霜和徐柳的人头扔到矿洞里,完成一切。

同时,还要制造五一这天的不在场证明。

不过这天是放假,本身单身独居人士就很难自我证明,所以不需要像前两天那样如此严谨,毕竟警方不能用孤证来怀疑人。

何况陈耕耘觉得,陆小霜是三十号下午失踪的,就算警方查到陆小霜失踪前的行踪,也不会想到她是隔了一天才被处理掉的,警方只会盯着三十号当天下午的不在场证明来查,虽然有些小纰漏,但他和樊天佑都做了补救措施,尤其是樊天佑的不在场证明,他把陆小霜扔在别墅回到学校,就去图书馆借书刷了证明。

陈耕耘觉得还不保险,事后找借口从刘保国那儿拿过学工处的钥匙,半夜让樊天佑潜入学工处,在当天的登记表最后签名,并编造一个合理的故事。

五一当天,下午两点的时候,两人分别在不同的公众场合刷完不在场证明后,立刻驱车赶往别墅。

当时陆小霜已经有苏醒的趋势了,于是又灌了点水之后,抬上了车,直奔新北镇而去。

当时,从开平区到新北镇,相当于是搜查盲区,因为主要警力都集中在了市区找尸块。

上午陈耕耘在外面探查情况的时候也没闲着,还随手买了个钳子,用来后面起洞口木板上的钉子,也就是因此留下了被石涛发现的痕迹。

到了新北镇之后,陈耕耘凭记忆找到了一个隐蔽的位置,然后与樊天佑合力拆木板,戴好口罩之后把陆小霜抬进了矿洞里,找个地方扔下。

抬进去之前,就把陆小霜身上的绳子之类的解绑了,因为要伪装成她自己进去的假象。

还把提前准备好的人头和“凶器”

也带了进去,扔在陆小霜附近。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还要把两人的痕迹都清理掉。

陈耕耘说不知道是洞里空气问题的影响,还是自己年纪大了,他在洞里的时候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于是两人只能先退出去,在车里缓口气。

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樊天佑本想让他喝口水,结果发现车里只有掺了药的水。

于是就摸出了一盒烟,说抽支烟缓一缓,说罢自己先点了一支。

陈耕耘说自己以前也抽烟,只是过了五十岁之后就戒了。

当时也没多想,而且见樊天佑已经抽上了,于是就接过了递来的那支烟。

父子俩抽着烟,缓口气,樊天佑突然拿着手里的烟盒说:爸,你还记得这盒烟吗?

陈耕耘看着他手里陈旧的熊猫烟烟盒,疑惑地摇了摇头。

樊天佑说:这是你第一次带我去参加饭局的时候我从桌上偷的,因为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烟,这些年一直舍不得拿出来抽。

陈耕耘带着一丝不以为意的鄙夷回答道:这又不是什么好烟,不至于。

他说现在想想,是当时疏忽了,樊天佑明明不抽烟,却偏偏在那天带了一包烟。

抽完烟,陈耕耘掐灭烟头,正想扔在车里。

樊天佑却突然伸出一只手,手里是块手帕,手帕里有他自己刚才抽的那个烟头。

他对陈耕耘说,烟头别乱扔,万一不小心留下证据,还是带回去再处理。

陈耕耘看着他手里的烟头,点了点头,把自己手里的烟头扔了进去。

樊天佑收好手帕后说,剩下的事情他来处理,爸你就在外面望风就行。

陈耕耘叮嘱他,一定要把所有痕迹都处理掉。

然后樊天佑就拿着手电筒钻进了洞里,陈耕耘守在洞口等他出来。

听到这里,周奕问道:“陈耕耘,当时站在洞口,你有没有想过,就这样直接把洞口的木板给钉死呢?”

这个问题让陈耕耘猝不及防,有些木讷地回答道:“没…没有吧。”

但周奕觉得,以这对父子的父慈子孝,还真未必。

而且其实他们这么做会有一个很大的破绽,就是进去的路上不会留下陆小霜的足迹,就很容易引起怀疑。

其实事态发展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失控的趋势了,因为案件太复杂了,必然会导致留下更多痕迹。

如果宏大案仅仅止步于抛尸徐柳,其实对陈耕耘而言,其实会大不一样,起码他的罪名没那么大。

但他疑心太重了,自己把自己逼到了这一步。

他说樊天佑从里面出来后,他们把洞口封上,然后把留在外面的脚印也抹去之后开车离开,到了市区后,各自去完善自己后面的不在场证明了。

而最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樊天佑下车前,陈耕耘问他要包着烟头的手帕,说自己处理掉。

樊天佑没有犹豫,从兜里把东西掏出来给了陈耕耘。

陈耕耘打开看了看,两个烟头。

然后一脚油门扬长而去,在路上就把烟头和手帕都丢出车窗外,随风而去。

周奕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幸灾乐祸的笑容,陈耕耘机关算尽,结果却被自己儿子算计了。

显然,樊天佑早就算计好,所以提前准备了一个烟头,在矿洞里玩了一手偷梁换柱。

陈耕耘扔掉的那两个烟头都是樊天佑的,陈耕耘抽过的那个烟头,留在了矿洞里。

周奕不清楚樊天佑知不知道DNA检测相关的知识,但上一世他确实见过有案子通过保存了十年的烟头证物里的DNA确认凶手的,所以他故意留下这个雷,就是计划有一天让陈耕耘陷入万劫不复。

可见,他从骨子里对这个父亲,充满了恨意!

陈耕耘说,五月三号他从刘保国处得到了消息,说是省里成立了专案组,要进驻宏大展开调查。

他这才知道,徐柳的人头,已经被找到了。

他心里有些慌,因为矿洞暴露得太快了,远超他的预料之外。

导致他甚至无法确认,陆小霜究竟有没有死。

他立刻找了家汽修店,把学院那辆汽车的轮胎都换了,也让洗车店做了深度清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