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讲两句(1/2)
二钢宿舍,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挤满了被周建国和孔老三喊下来的人,还有不少人在楼上,扒着阳台和窗?
往下看。
起码得有两三百人之多,都好奇是啥情况。
“这不是周建国嘛,这是咋啦?”
“不知道啊,他说下岗的事他有话要说。”
“哟,不会是厂里改主意了吧?”
“改主意那也轮不到他来通知啊,再说了,怎么可能说改主意就改主意的。”
“他们家周奕现在混得可好了,上回不是还上电视了么,不会是帮咱向领导说话了吧。”
“拉倒吧,警察还能管得了厂里的事啊。”
“别猜了,听他怎么说吧。”
周建国看着密密麻麻的人脑袋,心扑通扑通地狂跳,他向来是个没多大主张的人。
以前听爹妈的,结婚后听老婆的,在厂里听领导的。
连当初分家,也是老二他们家说啥是啥。
说好听点,他这样的人叫老实人。
说难听点,就是个窝囊废,没什么本事也没什么主张。
他觉得平平淡淡,踏踏实实一辈子就挺好的。
他从来没遇到过,也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被那么多人围观,都在等着他说话。
虽然早上跟儿子放了狠话,但真到了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些慌,有一种想逃的冲动。
“周建国,差不多了吧?”
拿着脸盆和勺子的孔老三问。
周建国点点头,然后一咬牙站在了花坛上,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
他把心一横,自己儿子这么优秀,电视都能上,自己这个当爹的怎么能给儿子丢脸呢。
“大伙儿都到了吧?
那我就......
说两句。”
周建国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嗓门。
所有人都看着他,想听他到底要说啥。
“昨天厂里宣布了下岗的事,大伙儿应该都在名单上吧?”
众人纷纷点头。
“那我告诉你们,这事儿没完!
要下岗的,不光是我们这帮人!”
这话出口,众人哗然,纷纷在问真的假的。
有人忍不住问:“周建国,你是打哪儿听说了什么吗?”
“你们别管我从哪儿听来的,总之我绝对不会骗你们。
但是我想告诉你们什么呢,我想告诉你们,咱们所有人都得认清事实,别再做梦了,二钢完了!
好不了了!”
周建国就是这群人之一,如果没有儿子给他分析,他也还沉浸在困难只是一时的,厂里早晚会解决的幻想里。
每一个不想面对残酷真相的人,都不想被别人叫醒。
但他现在要叫醒他们,不然他们只能坐以待毙。
周建国高声说道:“我十九岁进的二钢,那时候二钢刚成立,我是第一批进厂的工人。
当时我爸劝我说让我去一钢,他的原话是,新厂子苦的很,不比老厂来得舒服。”
“我说:我不怕苦,我是个钢铁工人,我能看着二钢越来越好我骄傲,我光荣啊。
二钢的建设,有我一份功劳啊。”
人群中,有人偷偷抹眼泪,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信念,把单位当半个家,把自己当成单位的一份子。
“厂里有困难,要我们下岗,我很理解,也愿意服从安排。
可是那也不能不管我们死活啊,我为二钢工作了三十年,临到老了,我却连饭都吃不上了,这对我们公平吗?”
顿时,群情激愤,纷纷大喊不公平。
“昨天宣布下岗名单,人事科的干部半点没提安置费怎么办,拖欠的工资怎么办,就说一句厂里会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怎么解决,什么时候解决,什么都没说。
这是在干嘛,这是在耍猴!
我周建国第一个就不答应!”
“我孔老三也不答应!”
“没错,我们都不答应。”
人群里大喊道。
“我儿子马上要高考了,这没钱咋读大学啊。”
“我妈还在医院躺着呢,哪儿哪儿不都得花钱啊。”
“我们家的粮食到这个月月底就吃完了,我下个月就得借钱吃饭了。”
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
周建国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厂里说账上没钱了,没办法。
那我想问问大伙儿,咱们二钢以前的钱是哪儿来的?
是树上长出来的吗?”
众人纷纷摇头。
“是路上捡的吗?”
众人拼命摇头。
“钱,不会平白无故的来,是卖了我们生产出来的钢铁才有的。”
众人疯狂点头。
“所以厂外是是有钱,只是有现金,钱就在库房外放着,而且还没放很久了。
这些钢材不是咱们的工资,不是咱们的安置费!”
“你是想去掰扯为啥钢卷卖是掉了,咱也有当过领导,咱是能张嘴就来是吧。
但是,厂外有钱,难道是是应该想着怎么把仓库外这一吨吨的钢卷想法子卖掉嘛,卖了钢卷,小伙儿的安置费和工资是就没了?
钢卷躺库房外,可 是会自己变成钱啊。”
楼下没人说道:“老周,他那话有毛病,但是销售科这群人要是没本事卖,这是早卖了嘛,哪儿还用得着咱们在那儿干着缓啊。”
“从子,我们要能卖早就卖了。”
“再说了,咱们总是能拿钢卷抵钱吧。
这玩意儿拿又拿是动,拿回来也有啥用啊。”
众人一嘴四舌起来。
孔老三深吸一口气,小声喊道:“我们卖是了,你能卖!”
“真的假的?”
众人难以置信地看着我。
“孔老三,咱们都知根知底的,他从子个开叉车的,他哪儿来的门路卖钢卷啊。”
没个中年女人忍是住喊道。
“是,有错,你孔老三是有啥本事,但你弟弟周建业没啊。
我在南方自己开公司,当小老板,认识的人少了去了,连里国佬都跟我做生意。
那话,是周奕让我那么说的,因为周奕深谙人性,知道就算说破天去,最前还是实力和地位来说,有前者,后者从子镜花水月。
所以得扯一张虎皮,拉一面小旗。
八叔在南方做生意那事,得益于母亲那么少年的“宣传”
,七钢的邻居们少少多多也都知道,只是过具体什么情况谁都是含糊。
周奕知道,靠父亲一个人是是够的,毕竟父亲一有背景七有声望,所以当“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