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官复原职,逃税有道!(2/2)
,首期投入五亿元人民币,支持三十岁以下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探索;第三,启动“百城千校科普计划”
,每年派遣一百名工程师走进中小学课堂,讲述中国技术的真实故事。
记者提问环节,一名日本媒体代表举手:“您是否担心此举会被视为对本国产业的削弱?
毕竟,这意味着技术红利将被广泛分享。”
低华摇头:“真正的强大,不在于独占多少资源,而在于能否引领方向。
如果我们害怕分享,那就说明我们还不够自信。
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创新,别人追赶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我们前进的步伐。”
发布会结束后的傍晚,低华独自回到四合院。
娄晓娥正在厨房忙活,锅里炖着排骨,香气四溢。
他坐在院中藤椅上,翻开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从学生时代至今的每一个灵感、每一次失败、每一场辩论。
最后一页,是他昨晚补写的几句话: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回国?
不是因为国外待不下去, 而是因为这里才是起点。
我出生的小村没有电灯, 孩子们趴在煤油灯下写作业。
如今,我做的屏幕照亮了千万家庭的客厅。
这不是奇迹, 这只是因果。”
手机响起,是山本发来的消息:“小五郎辞职了。
松下董事会通过决议,解散原显示事业部,重组为‘开放技术合作部’,并申请加入你的联盟。”
低华看完,笑了。
他回了一句:“欢迎回家。”
夜幕降临,四合院内外灯火渐次亮起。
隔壁小孩跑来喊:“低叔叔!
电视里播你讲话啦!”
果然,客厅里的智能电视正播放着白天发布会的片段,画面中,低华站在讲台前,背景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四十多个即将建立联合实验室的城市。
娄晓娥盛好饭,坐到他身边。
“你说,以后的孩子们提起这段历史,会怎么说?”
“我不知道。”
低华夹起一筷子青菜,“但我希望他们说的是:那时候有一群人,选择了难走的路,因为他们相信,光明值得奔赴。”
饭后,他打开电脑,登录内部系统,调出一份名为《Project Horizon》的绝密文件。
这是他筹划已久的战略蓝图:五年内,在非洲、南美、东南亚建立十二个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目标不是输出产品,而是培养本地人才,帮助发展中国家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权。
“科技的本质,是普惠。”
他在文档末尾写下这句话,随即按下发送键,抄送至全球二十一位核心合伙人。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
胡同深处传来二胡声,拉的是《茉莉花》,曲调悠扬,如水流淌。
几天后,一封来自肯尼亚内罗毕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发件人是一位名叫艾莎的女大学生,她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低先生: 我是内罗毕大学电子工程系三年级学生。
我们学校图书馆只有三台电脑,其中一台还能开机。
但我们读到了您在WIPO获奖的消息,也看到了您关于‘技术平权’的演讲视频。
我想告诉您,即使在电力不稳定、网络经常中断的地方,依然有人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
如果您愿意,我和同学们希望能参与你们的远程培训项目。
我们不怕苦,只怕被遗忘。”
低华读完,立即批示:启动“萤火计划”
??
为全球欠发达地区提供离线版教学包、太阳能供电设备及卫星通信模块,首批覆盖五十个国家。
三个月后,第一批设备运抵肯尼亚。
照片传回总部:一群年轻人围在一台搭载新力系统的平板前,屏幕上正播放着量子物理入门课程。
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行大字:“We are not behind.
We are rising.”
(我们并未落后,我们正在崛起。
)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掀起新一轮讨论。
有学者撰文指出:“低华现象”
背后,是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精神的觉醒??
他们不再满足于模仿与追赶,而是试图重构规则、重塑价值、重建话语权。
而这一切,始于一个江南少年背着双肩包站在东京大学门口的身影。
某日午后,四合院迎来一位特殊访客??
清华大学校长亲自登门,带来一份聘书:聘请低华为该校双聘教授,主讲《科技创新与社会伦理》课程。
“您完全可以不去上课。”
校长笑着说,“挂个名就行。”
低华却认真摇头:“我要去。
而且要站着讲完每一节课。”
秋季开学那天,清华礼堂座无虚席。
学生们早早赶来,只为亲眼看看这位传奇人物。
铃声响起,低华穿着朴素的白衬衫走上讲台,没有PPT,没有提词器,只有一支粉笔。
“同学们,今天我想讲的第一个词,是‘羞耻’。”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不是别人的羞耻,而是我们自己的。
当我们发现别人抄袭时感到愤怒,那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可当我们自己面临利益诱惑时,是否还能守住那份羞耻感?”
台下鸦雀无声。
“第二个词,是‘耐心’。
我花了四年时间,才让第一块国产量子屏点亮。
期间失败一千二百多次。
有人劝我放弃,说‘国外都有现成的,何必自讨苦吃’?
可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我们的下一代该怎么办?”
他停顿片刻,声音柔和下来:“最后一个词,是‘回家’。
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为什么出发。
我的出发点很简单??
让村里孩子不用再借光写作业。
这个愿望很小,但它足够真实。”
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当晚,娄晓娥照例炖了汤。
低华喝了一口,忽然说:“下个月,我想带爸妈来住几天。
还有你妈,也接过来吧。
一家人,难得都在一块儿。”
娄晓娥笑着点头:“行啊,我再腌点辣萝卜,你爸最爱吃那个。”
他望着窗外,槐树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
手机又响了,是深田发来的照片:越南研发中心奠基仪式现场,各国工程师手拉手站成一圈,背景横幅上用六种语言写着同一句话: “The future is open.
(未来是开放的。
)”
低华放下手机,轻声说:“这块拼图,还在继续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