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2章 千金散尽,除了土地一无所有!(2/3)

电话再次响起。

“理查德。”

“你疯了吗?”

理查德声音激动,“你让深田把数据公开给政府官员?

万一他们反咬一口怎么办?”

“他们不会。”

低华抿了一口酒,“因为真正的科学家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什么。

渡边教授是日本材料学泰斗,他知道这套算法的价值,也知道它不可能来自抄袭。

一旦他站出来背书,谁都不敢再乱动。”

理查德沉默几秒:“你还留了后手?”

“当然。”

低华微笑,“我在数据流里埋了一段音频信号,用莫尔斯码写着‘致渡边老师:感谢您1987年在MIT讲座对我启蒙’。

那是真的??

我当年确实听过他的课。”

理查德叹气:“你总是算得太准。”

“这不是算计,是尊重。”

低华望向远方,“我对霓虹没有敌意。

相反,我很敬佩这里的工匠精神。

我只是希望,他们能用开放的心态看待合作,而不是一味排外。”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但如果有人非要逼我出手,我不介意让他们看看,什么叫资本与技术的双重碾压。”

次日清晨,江户证券交易所。

新力股价再度涨停,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一则新闻引爆舆论??

北美某新兴科技品牌发布全新智能电视,外观、功能、甚至系统界面都与新力新品高度相似,售价却低三分之一。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发布会现场播放的技术解析视频中,赫然出现了与新力车间相同的数据波动曲线。

松下总部会议室,气氛凝重。

松下小五郎看着投影屏上的对比图,拳头紧握:“这不可能!

我们的研发进度绝对领先于新力!”

旁边一名技术人员低声提醒:“社长……他们的技术参数显示,采用的是……量子点自组装工艺,这和我们完全不同路径。”

“那为什么结果这么像?”

小五郎怒吼。

无人回答。

同一时间,山本一木走进新力总部大楼,直奔董事长办公室。

低华已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一份文件。

“你看到了?”

低华头也不抬。

“全日本都看到了。”

山本坐下,“松下股价跌了6%,投资人开始质疑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这才刚开始。”

低华合上文件,露出封面标题:《关于新力公司技术独立性第三方认证报告》,“我已经委托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京都理工联合成立专家组,对我们的核心技术进行溯源审查。

只要结论出来,任何‘抄袭’指控都将不攻自破。”

山本眯起眼:“你早就算到了他们会偷技术?”

“不是算到,是诱导。”

低华淡淡道,“我故意在发布会上留下一点‘破绽’,让他们以为有机可乘。

结果他们迫不及待地抄了过去,却不知道那套系统里藏着追踪代码。

每运行一次,就会自动回传位置信息。”

山本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是钓鱼执法啊。”

“不如说是清理门户。”

低华站起身,走到窗前,“霓虹需要进步,但不能靠闭门造车。

有些人总以为封锁信息就能保住优势,殊不知真正的壁垒,从来都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持续创新的能力。”

他转身,目光如炬:“下周董事会,我会正式提出‘全球开放研发计划’??

邀请北美、欧洲、甚至东南亚的工程师加入我们的技术联盟。

专利共享,利益分成。”

山本震惊:“你要开放专利?!”

“只开放30%,核心底层架构仍由我们掌控。”

低华笑道,“但我相信,当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利时,就不会再有人想着偷窃或打压。”

山本久久无言,最终缓缓点头:“或许……你是对的。”

一周后,新力董事会。

会议室鸦雀无声。

低华站在前方,投影屏上显示着五年规划图。

“各位,我知道很多人担心外资控股会影响公司独立性。”

他环视众人,“但我想问一句??

如果我们继续封闭,十年后,我们还能站在这里吗?”

他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至一组数据: “过去五年,霓虹电子产业全球份额下降22%;同期,韩国增长18%,中国增长34%。

我们引以为傲的‘匠人精神’,正在被规模、速度和生态所取代。”

有人皱眉,有人低头。

“所以我提议:第一,成立国际研发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利润的15%;第二,启动‘青年工程师全球招募计划’;第三,与哈佛、斯坦福、清华等高校共建实验室。”

深田举手:“那专利呢?”

“部分开放。”

低华直言不讳,“我们将建立‘技术共享池’,参与者可获得授权,条件是必须反馈改进成果。”

反对声立刻响起。

“这会让我们的技术外流!”

“外国人学会了就会反过来打我们!”

低华静静听着,等喧嚣平息,才缓缓开口:“诸位,你们还记得索尼吗?”

全场一静。

“三十多年前,它也曾是世界之光。

可后来呢?

固步自封,拒绝合作,最终被时代抛弃。

我们不想重蹈覆辙。”

他扫视全场:“投票吧。

赞成者,请按绿色按钮;反对者,红色。”

十指悬于空中。

一秒,两秒…… 绿灯一个个亮起。

最终,十二人中,九人支持,三人反对。

通过。

散会后,山本拍着低华肩膀:“你赢了。”

“不。”

低华摇头,“是未来赢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