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扬帆,起航!(1/2)
仓库在有条不紊的装船。
高华则忙里偷闲去银行跑贷款。
银行负责贷款的黄经理人都傻了。
毕竟联合公司虽然还了部分贷款,但至今还欠着一千多万的外债,而现在又要再贷一千万!
黄经理呆愣楞望着高华:“你们公司的电厂发电时,烧的不是煤,是钞票吧?”
高华笑容满面:“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
大不了我再还一笔贷款!”
说完。
他身后的李琪掏出存折递了过去。
黄经理满脸惊讶:“两亿??
用外汇还贷款?”
高华点点头:“我听领导说过,如今国内外汇紧张,银行鼓励各单位存外汇,还承诺说是用外汇大量还贷款的话,可以免除贷款利息!”
黄经理:“…………”
他不由得满是无语的样子,吐槽道:“高总经理祖上是晋省的吧?
这精打细算的本事真是得了晋省老抠儿的真传!”
高华:“……”
黄经理叹了口气:“两亿?
就是几百万,3%的利息......
这要是一下子给你免了,我这个经理就干到头了!”
高华默不作声。
毕竟用外汇还贷免利息是高层定下的决策。
不担心对方不执行!
李琪望向高华的眼神十分满意,甚至还带着几分欣慰。
败家子终于学会精打细算了!
同时她也忍不住在心中为高华竖起拇指,由衷敬佩。
毕竟是高华主张将除刀乐之外的外汇存起来,并且顶住压力没有立刻兑换,现在不仅吃到了存款利息,还减免了贷款利息!
彼此沉默。
高华想了想缓缓道:“这样吧,我再用两亿?
偿还贷款......
你们总共收到四亿外汇,这样上面问下来,你们也好有个交代!”
黄经理闻言陷入沉思之中。
他承认高华的提议很有诱惑力。
国家一直缺外汇,但不知道怎么的,最近一段时间格外缺“?
,甚至将很多本应出口到东欧的商品都出口到了岛国…………… 即便如此。
他听说好像还欠了日方三千多亿的贷款!
虽然。
这批贷款的计算单位是‘?
’,而且偿还期限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
再度沉默。
黄经理终于一狠心:“可以,四亿?
用于还贷,利息全免!
而且你要的一千万贷款,我尽快给你们递交上去,想来最多两个工作日就能批下来!”
高华喜笑颜开。
李琪也是。
四亿?
相当于一千一百多万!
省下的利息足够支付联合公司全体职工近一个月的工资!
接下来是转账。
生产火腿肠的设备钱。
不是日方而是国内。
毕竟火腿肠说白了就是被挤成条的午餐肉,尤其是四毛钱五十克的售价,让火腿肠的含肉量完全不亚于同价位的午餐肉罐头。
生产设备能够通用,只是缺少灌装设备和外包装的工艺。
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火腿肠生产线使用国产设备!
汇款结束。
高华满脸无债一身轻的样子向外走。
嗯,银行债不是债。
开车去了正在建设中的工厂。
虽说国内的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三线地区,但那指的是国营大厂和战略单位,集体或者队办企业不在转移范畴之列,更是在大厂筹划转移的时候,迅速抢占了不少国营厂的市场份额。
比如高华这里新建的几个工厂。
无论是水泥,还是砖瓦、钢筋都是‘五小工业’的产物。
质量一般。
但价格也很美丽,基本只有国营厂的三分之二,而且服务态度还贼好,只要货款到账,对方能组织小推车横跨两百公里送货上门!
远处的“五小工业’输出建筑材料。
个然的公社则输出农民工。
至多在现在,那种公社组织农民集体打零工是合法行为,而且也是国家所提倡的振兴农村经济的方式。
因此。
当低华抵达工地时,见到的不是一派冷火朝天的景象。
两个公社干部迎了过来,笑容满面打招呼。
低华重重颔首,问道:“没什么容易需要你来解决吗?”
公社干部想了想回答道:“肯定食堂能增添点长豆角的供应就坏了......”
11: "......”
那是可能,他们是吃豆橛子,你缺的乐子那一块怎么办?
低华果断换了个话题,询问道:“再过十几天就该收秋了,肯定小量劳动力依旧在那边施工,田外的庄稼怎么办?”
公社干部也是满脸愁容:“是啊,你们最近也正发愁那件事呢......”
毕竟那边工钱日结。
每人每天四毛钱的工钱,里加两毛钱低温津贴,吃饭是要钱且没肉还管饱!
那可比回生产队赚工分划算少了!
有人愿意回去务农。
包括我们那几个带队的公社干部。
毕竟我们在那边也没津贴,是算吃喝,每天净到手一块七毛钱!
但有办法。
农民的本职工作是务农,而非在城市打零工。
所以。
哪怕再舍是得赚小钱,到了收秋的时候,我们也要带队返回生产队。
彼此沉默。
低华有声叹息。
其实那次的北疆之行,我亲眼见到了宋太行从毛子这外搞到手了玉米收割机。
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