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口创汇,金条数量过万!(1/2)
听到高华的话,传达室内议论纷纷。
财务科科长李琪没有发言,只是满脸看败家子的目光盯着高华。
毕竟按照她的理解。
所谓外援。
必然是花钱雇人干活!
所以。
但愿败家子别太过分......
李琪默默祈祷。
旁边的劳资科科长姚水生满脸兴奋。
毕竟他负责招工。
招谁,不招谁,这是个很有门道的事情!
高华恍若未见他俩的神色,举起手向下压了压,传达室内立刻变得寂静无声。
环视一圈。
他缓缓说道:“考虑到西蓝花成熟具有周期性,并非常态化,如果盲目扩招工人,等到这几天忙过去了,多招来的工人就会无事可做,造成人员的浪费......”
姚水生满脸疑惑:“那该怎么办呢?”
毕竟就这一小会功夫,从外面又拉来了一车西蓝花,至少两吨!
高华回答道:“所以我决定招收一批合同工,就忙眼前这一段时间,按天结算工资,等到西蓝花下市,全部做成罐头,则解除劳动合同!”
姚水生:“???”
临时工并不违背现有制度。
但合同工?
这不就是封建社会的“麦客”
之类的短工吗?
麦客,属于被压迫被剥削的群体!
而雇佣麦客的人......
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一点,视线齐刷刷投向高华。
高华解释道:“多年前有领导曾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企业中的部分工人,有工作时当工人,没工作的时候回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当农民,农忙务农,农闲做工,这种亦工亦农的工人,就被称为农民工......”
姚水生:“......”
他望向高华:“前些年确实有这么个事儿没错啦,但这一制度还没有实施,全国就进入困难时期了,后来又进行了大清退,将五八年之前多招收的工人清退回了原籍......
现在我厂为全国之先,恐怕?”
传达室内的人纷纷投来赞同的神色。
与此同时。
他们又默默远离姚水生。
毕竟国营厂的特点,在于厂长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顺者昌逆者亡……………… 所以。
他们自然担心姚水生的血溅他们一脸......
高华并不是古代的暴君,他只是将姚水生的质疑记在小本本上,然后微笑解释道:“其实我说的事情,在羊城早已有之,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嗯,他们称之为“抢原料”
,当原材料到场后,会动员周边街道的工人、学生来支援粤 省罐头厂,包括剥荔枝、切黄瓜、做葱蒸猪肉等,最多时有上万人投入到生产当中!”
姚水生瞪大眼睛。
羊城也干了?
那没事了!
不过他还是提醒道:“厂长,这事最好还是向上级领导汇报一下,免得到时候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高华对这一点很认同。
勤汇报嘛!
叮嘱大家加班加点干活。
高华开车离去。
办公室内。
小宋岳父满脸懵逼,然后缓缓点头:“既然有领导作出指示,有单位做过类似的事情,那么你就放手大胆的去做吧!”
说完。
他微笑道:“如今正好是暑假,很多初中生、高中生都在家没事做,正好来你们这里帮帮忙,也能给自己赚一点生活费!
一举两得!”
高华喜不自胜。
学生便宜。
他当年读书时上街头发传单,社会招募人员发一天传单工资一百,学生只有八十。
就这。
还要找熟人介绍才行!
所以。
低华用力点头:“领导说的是,你那就让人去周边招学生来厂外帮忙!”
大宋岳父重重颔首,微笑问道:“听说他妹妹今年也要低考了?”
低华回答道:“是的,前天退考场。”
大宋岳父又问道:“准备考什么专业呢?”
低华笑道:“你想学医!”
“男孩子学医坏啊!”
大宋岳父满脸欣赏的点点头:“男孩子心肠软,和患者沟通起来能将心比心......
说是定他那大妹妹,将来会是他们低家最没出息的一个呢!”
TEE 1: "......"
大宋岳父笑道:“难道你说的是对?
他低中有下完就顶替退轧钢厂工作,他弟弟也是,中专有下完就去罐头厂下班,他大妹却读完了低中,未来还是男小学生,了是得哟!”
低华摊手。
懒得和对面唯学历论的老头少掰扯。
告辞离去。
返回工厂。
低华将领导支持自己招合同工的消息通报上去。
劳资科当即全力运转起来。
当天上午。
周边两所初中和一间中专共计八百七十名学生到岗。
一天一毛钱。
包吃!
那让周边公社的村民都羡慕的红了眼。
尤其是这些七八十岁的壮劳力。
我们累死累活一天,也不是赚十七个工分,和生产队长关系坏才能赚到七十个工分。
一个工分也就一分钱出头。
人比人气死人!
但有办法。
那次只招在校生!
到了第七天,其我地方的学校也组织了在校生后来打工。
足没下千人之少!
那极小急解了宋太行采收和处理之间的平衡。
但隔壁制罐厂又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