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招兵买马,五百人小型工厂!(1/2)
回到罐头厂。
老厂区岁月静好,隔壁的新厂区已经彻底变成了工地。
两三百人忙碌在烈日之下。
高华想了想望向高夏:“去给刘岚说,让她多煮点山楂水、绿豆汤之类的解暑汤水,放进冷库里冻一下,拿来给施工队的人喝!”
高夏跑步离去。
此时。
人秘科科长林志跑了过来:“厂长,这是新做出来的招工计划,您过目。”
高华接过看了起来。
新厂区建成之后,罐头厂将进行二次招工,招工两百二十五人,负责生产罐头的女工招收不多,只有一百人,剩下全部都是运输队、保卫科、仓管,以及逐渐完善的行政岗位。
比如卫生室。
比如宣传科。
比如供应科。
比如采购科。
供应科负责的生产运营,主要采购生产资料,原辅材料。
而采购科则主要负责食堂和职工福利。
高华从前干的就是这个。
虽然他能自己解决绝大多数的采购任务。
但该有的行政机构还是要有。
大不了养几个富贵闲人,必要时给罐头厂,还有他遮风挡雨就行了......
工资支出,永远是工厂最小的一笔支出。
再然后就是劳资科。
从前罐头厂一穷二白,能凑活就凑活,很多部门职能混乱,人秘科既负责秘书工作,也管理干部,更负责招工管理工人。
现在逐渐步入正轨,自然需要有专门的劳资科来负责全厂职工的工资、福利、奖金、津贴、抚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至于生产、维保、电工等也需要扩招。
若是扩招完成,联合罐头厂将成为一个拥有五百多工人的小型工厂。
当然了。
这不是终点,只是起点。
高华准备等外贸订单陆续增加之后,再开始筹建配套工厂。
比如制罐厂。
他看那群咸鱼不顺眼已经很久了!
林志走后。
赵根生从远处跑了过来,望向高华露出讨好的笑容:“厂长,听说咱厂要组建骡马运输队?”
高华点点头,问道:“你有合适人选?”
毕竟赶大车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寻常人没个三五个月学不会。
重要的是,车夫不仅要掌握车辆的维修和保养,更要略懂一些兽医,方便在牲畜生病时进行简单救治。
赵根生试探着说道:“您还记得我们村赶大车的赵大胆吗?
他有个儿子叫赵二孩,前几年去了骑兵师当兵,去年复原回来.....
……”
高华听到“复原”
两个字当即笑道:“既然当过兵,就让他来咱厂运输队先干上两天,要是适应就留下来当个临时工,表现突出的话优先转正!”
毕竟当兵需要政审。
在这个年月,农村兵完全可以说是“国家严选”
的存在……………… 想了想,高华又说道:“你要是还认识这样的人,也可以一并介绍到厂里来上班!
你也知道,咱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运输队越早建起来,咱厂的二期工程越早竣工!
这可都是功劳!”
赵根生欢天喜地的走了。
再然后林志又回来了。
这次不是他一个,他身后还跟着穿着白色半袖衬衫的罗局长。
高华顿时露出了谄媚的笑容:“哪阵风把咱们的大局长给吹过来了?”
罗局长根本不为所动。
他盯着高华:“好你个小高,净跟我打埋伏!
我问你,你的高标准招待所现在是谁在住?”
高华:“......”
他怒视林志:“谁他娘的打老子小报告?”
林志满脸委屈巴巴。
罗局长摆摆手:“事实摆在眼前,还用别人告状?
难道我是瞎子,领导是瞎子?”
高华赶忙陪着笑脸:“这不是洋人来那次住了市里的招待所嘛......
厂里的招待所闲着也是闲着,我就让工人暂时当成了宿舍!”
说完。
他满脸严肃:“效果很是显著啊!
要不是有高标准的宿舍,我厂大千三十天的计划也完不成不是?”
罗局长缓缓点头:“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高华连忙拍着胸脯做出保证。
毕竟严格意义上讲,食品局的罗局长是他的直属领导.......
罗局长漫步工地,一一对将眼前的景象,对照着高华送上来的规划图,不由得轻轻颔首:“这次倒还是老实,没有再给我打埋伏,搞阴阳图纸………………”
高华尬笑。
其实有。
如今国内秉承的厂办社会的理念。
简单来说。
工厂是一个利益团体,工人们都是团体的一份子,工厂的钱除了上交国家,用于生产之外,基本上都要用在给工人的福利保障上。
比如学校、医院。
可以说,从一个工人子弟的出生,到受教育,到毕业找工作,到娶妻生子,到死亡,全部由其所在工厂一手包办!
罗局长看到的仓库位置,其实是高华预留出来的托儿所......
毕竟未来的罐头厂双职工家庭不会少。
所以,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不只是托儿所。
高华还相中了附近一块荒地,准备将来修建分配给已婚工人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建造罐头厂子弟小学、职工俱乐部之类的生活区......
转了一圈。
罗局长满意离去。
高华松了口气,望向委屈脸的林志:“对不住了......
这样吧,等下你去我办公室,把那两兜子冰糕拿回家给孩子吃!”
*kit: "......"
他莫名有种被高华当成小孩对待的感觉。
打一巴掌给颗甜枣。
但高华冰箱里放的都是牌子货!
北冰洋冰激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