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满载而归!(1/2)
翌日下午。
三点。
出海捕捞的渔船陆续靠港。
从渔船的吃水线判断,这次的捕捞定然是满载而归!
杨秀英满脸焦急。
出海有风险,上船需谨慎。
她将高华带来到了这里,自然要全须全尾的将高华带回四九城!
这是她的责任。
渔船停稳。
高华的身影出现在杨秀英的视线中。
虽然他看起来有些狼狈,身上的蓝棉袄不仅脏儿吧唧,而且还破了两个口子,白花花的棉花从衣服里挤了出来.......
少顷。
高华打着醉拳走了下来。
没喝酒。
他的身体已经习惯了船只飘在大海上左摇右摆的环境,猛然踏在坚实的大地,身体还没有调整回原本的状态,两只脚就像是踩在棉花上......
不仅是高华。
那些老渔民走路一样是飘来飘去。
尽管如此。
高华还是拎着个大麻袋走的飞快。
杨秀英问道:“装的什么啊?”
“干活的报酬!”
" 高华解开麻袋上系着的草绳,露出里面冻得硬邦邦的鱼获。
杨秀英惊叹道:“海楞蹦?
怎么这么多?”
高华:“???”
他满脸疑惑:“这不是狗光鱼吗?”
杨秀英笑了笑说道:“不同地方不同的叫法......
哪弄这么多?
这得有三四十条了吧?”
高华满脸得意:“钓的!”
杨秀英瞪大眼睛,不由得竖起拇指:“厉害了!
比我爱人强,他钓一天都不定能钓上来一条……………”
钓鱼佬都是这样的......
高华又向杨秀英展示了其他鱼获。
狼?
虎鱼。
竹荚鱼。
二者差不多各有十三四斤的样子。
高华笑道:“我一人儿吃不完,等回了厂里,咱办公室几个人分一分!”
杨秀英顿时也笑了起来,但还是假装推辞:“这怎么好意思呢,这些都是你的劳动所得......”
高华笑了笑没说话。
此时。
蔡社长从远处走了过来,先是询问了一下两个船长,然后凑到杨秀英身边小声道:“这次出海至少弄了十三四吨带鱼,给你们十吨,能全要吗?”
高华先是惊喜,旋即满脸鄙夷。
十吨听起来挺多,但其实只有两万斤。
轧钢厂一万四五千工人,每人五斤带鱼,至少需要七万斤以上的带鱼!
杨秀英也是满脸不悦:“老蔡,你这事做的就不地道了......
那可是二十头猪,二十头大肥猪!”
她格外强调‘大肥猪’这几个字。
这就是她临时改变目标的原因。
这年月人还不能敞开吃粮食,猪自然也不能,因此收购站收到的猪都很瘦,肥膘厚两指就算是特级了,高华这边提供的猪全都有着三指厚的肥膘!
所以,她的计划,就从至少两万斤,变成了至少三万斤!
毕竟采购员。
业绩就是底气。
采购来的物资越多,她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就越重!
于是,她态度很是坚决的摆摆手:“最少三万斤,否则猪肉我们就要拉回去......
哼哼,别以为整个渤海就你们一家渔业合作社,不行我找老汪去!”
蔡社长赶忙陪着笑脸:“别呀桀桀......
东西都拉来了,怎嘛还有拉走的道理呢?”
嗯,老汪是先锋渔业合作社的社长,是他们红旗渔业合作社的死敌。
杨秀英只是冷笑不说话。
蔡社长一狠心:“三万斤就三万斤,大不了我们多加班几次!”
杨秀丽这才露出笑容,不忘向高华使了个眼色。
高华秒懂。
他表示自己学到了。
这年月的人没有他想象中的老实。
老油条就像海绵,不使劲挤一挤永远不知道对方藏了多少水.......
十吨货一辆车拉不完。
杨秀英借港口的电话通知了李副厂长,让对方派车过来拉走剩下的货。
反正今天冷,带鱼在船上还好,海水足够咸,盐度高冰点低,带鱼只是死了,没有被冻成硬棍棍。
因此。
上百个渔村妇女开始进场。
她们戴着厚胶皮手套,将船舱里取出的死鱼分门别类。
如今的重点是带鱼。
分品级。
粗而长的一组,短而细的另一组。
不同的品级不同的价钱。
不过承诺给轧钢厂的带鱼例外。
好的坏的掺杂在一起。
到时候运回轧钢厂,由厂里负责发福利的后勤人员对此区分品级。
大领导优中选优,小领导稍差一点,工人就大的小的掺在一起,保证重量但不保证质量......
高华摇了摇头走了。
他去收货款。
毕竟猪肉是卖给对方而不是送给对方。
二十头猪净重246斤,最上等猪肉每斤0.
95元,合计2341.
75元。
这次没有凑整。
毕竟渔业合作社的渔民的生活品质甚至不如农民,而且开销大赚钱难,高华也不怎么想占他们便宜,默默将钱收好,然后将卡车开了过来。
装货。
下午四点半。
八千斤带鱼全部装车。
杨秀英挥挥手:“你先回去吧,我在这等着咱厂的车过来!”
高华没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