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真香定律无处不在(1/2)

清晨。

高欢骑着自行车抵达轧钢厂的时候,见到办公楼外的广场上堆满了铁管和隔热棉。

回到办公室。

赵礼笑着问道:“听说你给厂里弄来了一百二十吨精煤?”

李意舟满脸惊讶:“是小高弄来的煤炭?

我说咱厂怎么准备给宿舍楼也供暖了......”

高华笑道:“上周六跟着晓娥的爸爸去了一趟西郊煤矿,恰好谈论起了煤炭供应的问题,然后对方就答应将咱厂今年的煤炭供应给补齐了......”

李意舟撇撇嘴没说话。

她混迹采购系统很多年了,自然知道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要是几句话就能解决这么多的煤炭,难道从前去煤矿拉关系的采购员都是哑巴?

赵礼实名羡慕。

作为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他很清楚高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飞冲天。

尤其是高华第一次评选先进的重要原因,就是某张打篮球的照片登报,而那张照片的拍摄者据说正是振华的秘书。

要说不是早有预谋的准备捧自己内定的女婿,谁信?

但有些事情属于是可遇不可求。

赵礼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少顷。

杨秀英喜气洋洋从外面走了进来,笑着说道:“刚才碰见厂里的领导了,猜猜领导对我透露了什么消息?"

高华明知故问:“什么消息?”

赵礼和李意舟也将视线投了过来。

杨秀英关上门,压低声音:“领导说,鉴于咱们办公室高华同志的突出表现,今年的先进集体大概率是咱们的了!”

“真的?”

赵礼和李意舟满脸兴奋。

毕竟这年月工厂基本上不开空头支票,凡是做出突出贡献,必然会有奖励!

先进集体也不例外。

去年荣膺先进集体的奖励是每人十斤猪肉!

看着不多。

但要知道那是1961年,最为困难的一年,人均每月三两肉都不能保证,很多地方甚至用罐头代替鲜肉,用于发放奖励的猪肉是厂里领导求爷爷告奶奶才从部里要回来的!

今年不缺肉了。

所以奖励必然会再度升级!

但会是什么呢?

赵礼、李意舟满脸猜测,抓心挠肺,急不可耐。

高华还好。

他现在住在家,什么都不缺,奖励对他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他最为看重的是那张奖状。

这是荣誉。

就如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样。

他现在已经解决了最下面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这三个层次,追求的自然就是第四层‘尊重需求”



至于更高一层的‘自我实现,这就属于非不为、实不能了..

………… 不过能实现‘尊重需求’也很不错。

闲聊结束。

读报开始。

高华依旧是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做出一副认真听讲的好学生模样。

半小时后,学习会结束。

高华直接去了京棉厂。

无他。

厂里的车队如今忙着完成拉煤的任务,没有多余车辆给他拉物资,而他又不想骑着三轮送货,自然选择暂停几天对轧钢厂的供货,优先供给京棉厂。

韩志邦对此表示双手双脚的赞同。

如今北方的冬季要比几十年后低上十度左右,虽然不到数九腊月,但四九城也完全称得上是滴水成冰!

仓库就是天然冰箱。

新鲜的肉类一旦冻结实了,保存半个月也不会坏!

供应自然多多益善!

韩志邦各种暗示,高华点点头开车离去。

十一点。

高华开车回来,日常三件套。

一万斤鸡蛋。

两千斤菜油。

五千斤鸡肉。

吃了午饭又跑了一趟。

全天共计入账一万两千四百元!

三点。

高华心满意足骑着车返回家别墅。

集中供暖的施工进度一天一个样。

他早上走的时候暖气管还在路边堆放,下午就已经安装在了支架上,几个技术人员正在别墅外用白灰画圈,确定着暖气管道的入户线路。

走入房间。

娄振华坐在壁炉旁边看报纸,抬头望向高华问道:“小秦要的猪肉你给他送过了?”

高华点点头:“送过了......

他答应给轧钢厂的煤炭也送到了。”

振华嘴角含笑,对高华的能力表示满意,接着说道:“但他答应咱们的煤炭还没有送,这边眼瞅着就修好了暖气管,别到时候因为没有煤而烧不成锅炉!”

高华愣住:“他没给咱们送煤?”

振华笑道:“你自己去锅炉房外面看看不就知道了?”

高华没有去看,而是笑着说道:“秦副厂长那边可能是忙忘了吧,毕竟冬天,哪哪都需要煤,我明儿个打电话催催他。

娄振华轻轻颔首继续看报纸。

高华上楼换衣服。

傍晚。

晓娥规规矩矩的吃晚饭。

无他。

被谭晓丽骂了。

她被严格要求控制体重,而控制体重最好的办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如今外面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她不想出门锻炼身体。

因此,只能是管住嘴了。

高华笑了笑:“要不,我给你做个简易的跑步机?”

“跑步机?”

娄晓娥满脸疑惑。

毕竟历史上第一台跑步机是1965年芬兰制造,而到了1969年才会诞生全球第一台心率训练跑步机。

她不知道很正常。

高华也没有能力搞出来真正的跑步机,轻声解释道:“说是跑步机,其实是走步机......

嗯,你见过工厂的传送带吗?”

娄晓娥轻轻点头。

振华也将目光投了过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