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棉布发货,集中供暖(2/2)

挎斗摩托车还在。

振华轻声问道:“会开吗?”

高华点头:“会一点,但不多。”

毕竟挎斗摩托车的开法与众不同,驾驶员既要会开摩托车,还要熟练掌握开三轮车的技巧,否则拐弯时分分钟翻车!

仔细看了两眼,高华满脸疑惑:“我怎么感觉这是小日本的东西?”

振华笑道:“就是小鬼子留下来的东西......

或者说,缴获!”

毕竟鬼子是左舵。

国产挎斗摩托车师承自毛子,采用的是右舵,这和鬼子的挎斗摩托车完全相反。

(酱婶,网图,将就看。

) 高华绕着挎斗摩托转了一圈,笑着望向振华:“上车吧,天这么晚了,咱俩不回去,我妈和蛾子该等急了!”

振华自顾自坐在挎斗里。

高华则打火,启动。

片刻后。

挎斗摩托亮着蜡烛一样的车灯,冲入伸手不见五指的茫茫夜色中。

高华满脸兴奋。

娄振华裹紧身上的军大衣,不由得感叹出声:“年轻人火力壮啊......”

高华侧目:“要不您把衣服借我穿穿?”

娄振华往外缩了缩,满脸警惕:“年轻人火力壮!”

"......"

一路无语回了家。

果然。

谭晓丽和晓娥都没有睡觉。

只是晓娥望着高华骑着的挎斗摩托满脸兴奋,自告奋勇:“你就这样别动,我给你拍张照!”

说完。

她一反常态的蹭蹭蹭上了楼。

少顷。

娄晓娥拎着不久前买的柯达相机走了出来,很是娴熟的摆动几下,对准高华,按下快门。

咔嚓。

高华穿着军大衣,带着军帽,骑着鬼子摩托的身影永久定格在一刻。

还没完。

娄晓娥望向旁边的振华:“爸爸,帮我拍一张和高华的合影!”

振华满脸无奈。

接过相机。

娄晓娥跑到高华面前,指导着高华和她一起摆出了她认为‘酷酷的造型,然后扭头望向振华:“爸爸,我准备好了!”

*** "......"

高华面无表情,只是暗戳戳在晓娥脑袋上伸出两根手指,仿佛兔子的耳朵。

咔嚓。

又一历史瞬间被记录了下来。

四九城入冬只在一瞬之间。

昨日还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晚上就刮起了呼啸的北风,气温从零上十多度直扑零下十多度!

娄晓娥裹着被子冻成寒号鸟,可怜兮兮的望向高华。

高华摊手:“没办法,气温说降就降,忍忍吧,哪年冬天不是这么过来的?”

娄晓娥瑟瑟发抖,越发可怜巴巴,手指肚子:“可我还怀着你的孩子啊,你就算是无所谓我冷不冷,也要考虑你的两个儿子啊......

儿啊,你们听到了吧,以后我和你爸吵架,你俩一定要向着我呀!”

"......"

他满脸无奈道:“要不,我搬个煤球炉子过来?

等下我再去把楼下的壁炉点上,屋里慢慢就暖和了......”

果然,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百试不爽......

晓娥眼睛笑弯成了月牙的模样。

高华去了楼下仓库。

老家这边的别墅区做饭用的是天然气。

但煤球炉每家都有。

毕竟这年月天然气供应不足,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停气了,煤球炉有备无患。

不过高华找的是他之前买的炉子。

专为冬天准备。

不仅有炉子,还有铁皮管,这样煤球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别的气体,就会顺着铁皮管排到屋外,大大降低煤气中毒的危险。

但这种炉子的坏处就在于时刻要人盯着。

而且只是降低风险,不是没有。

但没办法。

这年月国内不存在民用的地暖技术,而且老这边的别墅区也无法实现集中供暖。

其实可以。

但这需要投入很多钱,而且需要搞定相对应的物资,以及技术人员。

毕竟烧锅炉可是个技术活。

但这里是别墅区。

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

很多在别人看来千难万难的事情,对他们而言就是一通电话的事情。

只不过先要解决燃眉之急。

高华拎着炉子先去了院子外面生火。

生煤球炉其实很有技巧,否则干冒烟就是不着火。

但如今是六十年代,生煤球炉基本是人人必备的技能。

很快。

煤球被点燃。

但需要让煤球多烧一会,把炉子烧透。

趁此机会。

高华扛着铁皮管上楼,组装完毕,切开一块玻璃将铁皮筒伸出窗外。

如此。

只需要将煤球炉提上来,和铁皮管组装在一起,房间内就会很快暖和起来。

振华欲言又止。

嗯,他也想要。

高华笑了笑,满脸蛊惑:“要不,咱们和附近的邻居们商量商量,出点钱,烧个锅炉集中供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