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丰田式自动换梭纺织机(元旦快乐哟!)(1/2)
咚咚锵!
咚咚锵!
高华一脸懵逼。
但秧歌队依旧在他身边载歌载舞。
良久。
他们跳累了。
赵根生搀着他爹,也就是峡口村的老支书走了过来,旁边还有几个公社的领导,其中一人满脸热情的握着高华的手:“高采购员,欢迎你再次来到我们公社……………”
高华神情茫然的握手。
赵根生凑过来,压低声音:“为了感谢你再来收购我们的柳条筐,社员自发对你表示感谢。”
高华懂了。
自发等同于自愿。
他笑着问道:“那你们给我准备了多少柳条筐呢?”
赵根生竖起一根手指:“一千个,足足一千个!”
高华笑着点点头:“如果规格和之前一样,而且没有质量问题的话,我全要了!”
柳条筐一个五毛钱,一千个也才五百块。
小钱。
重要的是,无论是他卖鸡蛋,还是卖菜都会需要柳条筐,因此多多储存一些,也免得再大老远跑一趟了。
赵根生连同那些公社的干部都笑容满面。
柳条是可再生资源。
山上到处都是。
人的力气同样也是可再生资源,睡一觉就补满了。
因此。
用他们的可再生资源,换取他们无法自主生产的钞票,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高华简单验货,开始装车。
完全不需要他动手。
秧歌队的成员笑容满面的搬着柳条往车上放。
十个一组。
整整齐齐。
高华还顺便收了两百个鸡蛋,以及几十斤南瓜、西红柿、黄瓜等夏季时令蔬菜。
后者没给钱。
其实他想要给来着,但对方死活不要,并且态度很坚决的说他要是不收下,那他们就把西红柿直接摔了。
高华无奈,只能收下。
然后他开始给村民们算账。
柳条筐五毛一个,一千个就是五百块,鸡蛋六分,两百个是十二块。
拿着钱,几个公社的领导脸上笑开了个花。
赵根生凑到高华身边,小声说道:“高采购员,你听说过一种叫做安古拉的兔子吗?”
高华皱眉:“啥玩意?”
赵根生说道:“就是一种外国兔,毛特别长,听说那毛可值钱了,特级毛一斤收购价好几十呢!”
高华目瞪口呆。
想了想,他恍然大悟道:“是安哥拉长毛兔吧?”
(B)德茂国营农场的养兔女工正在拉“安古拉”
种兔毛的情形。
) 听到高华的话,赵根生小鸡啄米的点着头:“对对对,就是这种兔子!”
高华问道:“你们也准备养这种兔子?”
赵根生压低声音:“是的。
我听四九城里的说,有些公社光靠养兔子,一年就赚了上万元!
外国人特别喜欢兔毛,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高华又问道:“你是想让我帮你打听,从哪能弄来这种兔子?”
赵根生摇了摇头:“种兔我们已经从别的公社买来了。”
高华愣住,问道:“该不会是想让我收购兔毛吧?
我是轧钢厂的采购员,我们那可不需要兔毛!”
赵根生狡黠一笑。
他指了指高华旁边的卡车:“可这辆车是棉纺厂的呀………………”
高华:“…………”
他问道:“那你是想让我把兔毛转卖给棉纺厂?”
赵根生摇头:“要是这么做,不就算是让高采购员投机倒把了吗?”
高华愣住:“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赵根生拽了他的袖子,把他拉到角落,满脸神神秘秘的模样:“早年间鬼子在时,曾在四九城周边办过纺织厂,后来他们投降的时候,有些鬼子想要把工厂炸了,不留给我们……………”
高华点点头。
这种事那个年代很多。
甚至有些鬼子不承认失败,在接到了投降的命令后集体自杀。
“但我们这的民兵提前得到了消息......”
赵根生压低声音:“所以,他们连夜把那鬼子给缴械了!”
高华:“......”
他木然点头。
这种事也很常见。
毕竟四五年的时候鬼子深陷太平洋战场泥潭,留在国内的很多鬼子老的老、小的小,一些炮楼里的鬼子甚至在农忙时到乡下给地主老财当长工........
当时清华园里还专门有个小摊子,主营粮食换枪的业务......
南边四爷更绝,甚至找鬼子的洋行收抗日捐……………… 也因此,被人指责为‘游而不击’就不过分了......
高华一脸滑稽,问道:“缴械完之后呢?”
赵根生压低声音:“民兵把纺织厂里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拆了用骡车拉走,埋在了山里......
毕竟这边来接收的是光头的人。”
高华点头。
他的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于是,他问道:“机器呢?
后来上交了吗?”
赵根生摇头:“当时埋东西的时候害怕被人发现,只有几个人知道地方,后来他们加入了正规军,跟着大部队去了海南就没回来....
……”
B* : "......"
赵根生笑道:“不过前段时间下了场大雨,把山洞冲开了,上山放羊的人发现了埋起来的机器,还有十几个死鬼子......”
高华:“......”
他问道:“那机器呢?
还能用吗?”
赵根生摇摇头:“当时藏机器的就拆了个七零八落.......
所以我们想着是不是让高采购员帮我们联系几个工程师,过来把机器修复一下......”
高华满脸问号:“你们还准备办纺织厂?”
赵根生点头:“我们几个公社注资,办一个集体纺织厂,这样也算是解决了社员的就业!
到时我们也是工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