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门!纺织厂的困境!(2/2)

振华手指带金丝眼镜的中年人:“这是周兴国,留洋归来的高材生,如今是京绵一厂(没错,防河蟹)的工程师兼副厂长。”

高华上前握手。

再然后是另一个人,娄振华笑道:“昨天你们见过了,韩志邦,京绵一厂的领导,主抓后勤供应。”

高华笑容满面上前握手。

四人两两一组坐下。

周兴国率先开口:“今天我来这里,是知道娄局长在香江那边有关系,不知娄局长能不能用那里的渠道,替棉纺弄来一点样品?”

娄局长?

老头这是混到了官府里啦?

高华侧目,满脸疑惑。

振华满脸沉思。

他在香江那边确实有关系,而且还很硬。

嗯,就是他的儿子。

还有原配。

但棉纺厂的事情他也略知一二。

自从和老毛子闹掰了之后,对方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回专家,很多原材料和技术资料不再对华出口。

因此只能自力更生。

棉纺厂如今接受了生产“过氯乙烯布’的任务。

这是一种耐强酸、强碱的布料,用于国防以及化工行业。

思前想后。

娄振华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这可以表现他的爱国,能在更加高层的大佬面前留下好印象。

约定明天就发电报,周兴国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韩志邦则提出了另一个难题:“如今我们厂开工率不足10%,没有产量就不受重视,计划物资严重缺货,但全厂几千工人,连带家属上万人要吃要喝,娄局长是不是顺手再帮一帮我们?”

振华再度沉思。

高华好奇问道:“如今哪哪都缺布,纺织厂怎么停工了?”

韩志邦满脸苦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前两年是困难时期,农村的土地主要种植粮食,棉花的播种量锐减,我们厂若不是号召工人上山下乡采集野杂纤维,否则连现有的生产线都难以维持!”

嗯,所谓野杂纤维,就是荆条、棉杆皮以及亚麻这样的传统织布原料。

周兴国叹气连连:“不瞒您说,我这个喝过洋墨水的人前段时间都开始研究古籍,学着古人处理野杂纤维的方法,甚至还专门在厂里建了一座野杂纤维脱胶车间………………”

高华面无表情。

棉花他有。

但他根本不敢拿出来支援国家。

很简单。

来源说不清。

重要的是,现在的他处于四九城,没有能挣脱人身束缚的能力,所以爱莫能助。

但别的地方他能给予帮助。

高华笑道:“棉花我没办法弄来,但若是蔬菜和肉、蛋,这些我倒是有些渠道......”

周兴国皱眉。

娄振华笑了起来:“忘了给你介绍了,我这个半子(女婿)是轧钢厂的采购员,工作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厂里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周兴国缓缓点头。

但没放在心上。

毕竟谁有了振华这样的岳父,也能轻松完成工厂的采购任务!

因此在他看来,高华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振华愿不愿意再度伸出援助之手!

娄振华望着高华问道:“你能采购来多少物资?”

高华回答道:“如果要的急,比如明天就要,那就是五千斤长豆角,以及三千个鸡蛋,若是不急,给我三四天的时间,长豆角的数量和鸡蛋都翻倍!”

他往少了说了。

很简单,稳健致富才是王道!

周兴国和韩志邦面露欣喜,五千斤长豆角和三千个鸡蛋不多,但能够极大改善工人们的饮食,这能帮助他们早日完成国家的任务!

振华笑道:“那就先急着要......

解了燃眉之急,再慢慢加大物资供应。”

高华点头:“没问题......

只是东西太重,我一个人没办法搬过去,这需要棉纺厂借我一辆车,我开着把货拉回来!”

韩志邦拍着胸脯:“没问题!

明天您随时来我们厂开车!”

周兴国的心思则全在样品布上。

说是样品,其实还包括生产资料,只有二者对照,才有弯道超车最终实现自主生产的可能!

他俩人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振华问道:“采购物资有难处吗?”

“没有。”

高华摇头,旋即打包票:“这件事您放心,一定办的漂亮,不会给您丢人!”

振华不置可否的转身离去。

吃了晚饭。

高华骑车带着娄晓娥去了安化楼,两小只也一并跟了去。

王文昌是老高的好友,如今他结婚了,自然要带着晓娥登门拜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