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天洗衣圣体(1/3)

周六。

高华天不亮就来了工厂。

直奔车队。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辆早就准备好的解放卡车。

运输科的领导还没有上班。

这里只有两个值班司机。

不过用车计划早早就定下了,双方简单交接,高华就开着车离开了轧钢厂。

八点。

石油学院到了。

卡车后面是整整一万斤长豆角。

学校食堂做了和轧钢厂食堂相同的选择。

晒豆角。

虽然制作干豆角的成本有点高。

新鲜豆角里大概含有80-85%的水分,所以晒干后只剩下最多20%的重量了。

因此若是物资充足的年代,除非是特别喜欢吃干的长豆角,否则还是吃时令蔬菜比较好。

而在如今这个年代,北方冬天基本上就只有白菜,萝卜,土豆这三样。

但无法保证供应。

而且民间还有句话,叫做不足三百六,连同洋芋和白薯。

粮食尚且无法保证供应,又何谈蔬菜?

因此,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趁着夏季蔬菜多的时候抓紧时间囤一些菜总是好的。

食堂门口。

高华按响喇叭,王胖子满脸笑容的从厨房走了出来,举起手中的黄瓜一两半:“尝尝我们学校自己种的黄瓜!”

厨子总是不缺吃的。

就这样。

高华和王胖子蹲在树荫下吃瓜,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忙忙碌碌搬豆角。

九点。

长豆角卸车结束。

高华去找陈仁明拿钱,坐在财务室等了一会儿,陈仁明开完会回来了。

见到高华,他示意对方跟着他去里屋谈话。

少顷。

高华兜里揣着两百块钱走了。

去食堂开上车。

回轧钢厂。

半路上停车吃了顿鸡蛋西红柿打卤面。

味道很不错。

这家店还有自制的大火腿!

不同于那些面粉感十足的火腿,饭店的火腿很实惠,吃起来感觉全是肉。

半斤重的火腿加一碗面,只卖一块二毛!

便宜!

高华记住了这家店,除非对方关店不干,否则只要是他跑这条线,这里都会是他的‘御用食堂......

下午四点。

轧钢厂到了。

盖着帆布的车厢配重用的石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要出售给轧钢厂的物资。

一千两百斤菜籽油。

一千只阉鸡。

七斤重的草鱼和五斤虾。

前两个送到一食堂,后面则是小食堂招待餐。

先去一食堂。

孙德旺笑容满面开始卸货。

虽然高华先去了石油学院后到的轧钢厂,那些阉鸡无法供应中餐,但轧钢厂有冻库,鸡肉先冻起来,周一再拿出来做菜也没关系。

称重结束,孙德旺开始算钱。

菜籽油一斤一块二毛,不要票,一千两百斤就是一千四百四十元。

鸡肉每斤五毛八分钱。

这次的鸡胖一点,一千只鸡杀出来了四千斤肉,总计两千三百二十元。

两样加一起,合计三千七百六十元整!

高华心里乐开了花。

这样的赚钱速度才爽啊!

这样,他又有钱去购买金条了!

送回卡车。

他拎着鱼和虾去了小食堂。

相比较之下,小食堂赚的钱完全就不值一提。

因此他也懒得讲价。

七斤鱼卖了两块八毛钱,五斤虾则是三块,合计五块八毛。

这次没凑整。

李主任算是看出来了,高华采购来物资只给一食堂送,他这边除非收购小食堂物资,否则高华能一整年都不和他见一面。

所以。

大家就公事公办好了。

高华乐得轻松。

其实他骨子里是有几分社恐的.......

离开三食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上早八的工人已经到家了。

四点班的工人还不到吃饭时间。

厂子里很安静。

路上没什么人。

高华推着车慢悠悠的走着,目之所及是各种极具年代风格的标语,远处不时传来叮叮咣咣轧钢的声音。

不知道怎么。

他的心在这一刻变得很安宁。

就这么走啊走。

直到缓缓走出轧钢厂,走到厂外人来人往的道路,这份宁静才消失不见。

嘴角含笑。

高华跨上车就是一阵风驰电掣。

到家已经六点了。

两小只熬好了红薯稀饭,正商量着是自己炒菜热馒头,还是去外面买一份卤肉拼盘和烧饼…………… 其实她俩也没得选。

高华平日里不怎么开火,再有空间保鲜,家里根本不存在冷馒头这种东西。

剩菜剩饭不仅招老鼠,有时候说不定还能招来四合院盗圣…………… 所以。

两小只一致决定出去买火烧和卤猪头肉。

猪头肉要猪拱嘴,肥而不?

有嚼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