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喜欢吃丝瓜,那就一天三顿吃丝瓜咯!(1/2)
叹了口气。
陈明仁开始让学生们装车。
至于他自己,先是狠狠瞪了高华一眼,旋即眼不见心不烦的闭上眼睛。
34 : "......"
说真的,我没想到他的病情这么严重......
高华嘴角扬起。
学生干劲十足。
勤工俭学。
这趟活干完,每个人能挣两毛钱呢!
没一会儿功夫。
豆橛子全部装车。
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有菜吃了!
高华也笑了起来。
赚钱了!
今天昌苹这边的菜价是每斤三分,一万四千四百斤长豆角一共卖了四百三十二块钱!
重要的是。
陈明仁很是财大气粗的预定了五万斤豆橛子!
下个月还是这个数!
高华极力控制着嘴角的笑容:“保证完成任务!”
陈仁明握着高华的手使劲摇晃:“感谢,万分感谢!”
那些学生也呼喊着感谢的话语。
希望你们不会后悔......
高华蹬着自行车逃也似的走了。
回到轧钢厂。
他先是预约了周五早晨拉菜。
丝瓜。
四万斤!
整个车队都沸腾了。
二十吨货!
郭大民满脸与有荣焉:“看吧,我就说高采购员是个有本事的人!”
周围人纷纷附和。
约定好了时间地点,高华又去了车队办公室,提前预定周六的单独用车。
这一次同样顺利通过请求。
嗯,赵礼提前找李副厂长说了这件事,李副厂长又跟车队打了招呼,高华自然一路绿灯。
回到办公室,大家都已经相继离去。
高华接了个电话,然后就等在了办公室里。
约摸下午三点左右。
他从办公室离开到了厂门口等待,没一会儿,远处缓缓出现一辆骡车。
高华挥手。
骡车上也有人猛烈招手,甚至还有呼喊,只是隔着远,听不真切。
少顷。
骡车到了近前,上面坐的人赫然是赵根生。
见到高华,对方一脸激动的冲了过来,握着高华的手上下摇摆:“高同志真是帮了大忙......
感谢,真是太感谢了!”
高华面露微笑:“是我要感谢你们才对!”
骡车里装的是一摞摞的柳条筐。
这是他特意打电话定的货。
无论是鸡蛋还是丝瓜都是易碎品。
前者还好,他多次运输的时候都是到地方后再偷天换日,将用来压车的土豆替换成鸡蛋,基本没有太多损耗。
但丝瓜数量太大。
而且需要工厂里的工人前来装车,这就没有偷天换日的机会。
为了避免运输时的损耗,他就提前打了电话,约定了这一批柳条筐。
嗯,下次往棉纺厂送鸡蛋,这些柳条也能派上用场。
寒暄几句。
高华开始清点柳条的数量。
整整四百个。
因为大小接近,柳条彼此能摞在一起,不是太占地方,骡车里还装了点南瓜、辣椒、西红柿,还有三箩筐鸡蛋。
赵根生望向高华,脸上满是期待:“高同志,您看这些东西......”
高华秒懂。
轧钢厂是个万人大厂,每天消耗的米面粮油蔬菜不计其数,骡车里放的东西还不够塞牙缝。
但对于赵根生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
笑了笑,高华开始清点。
西红柿三十斤,辣椒二十斤,南瓜一百六十斤,鸡蛋四百个。
虽然没过也没数。
但这时候人还比较淳朴,尤其是熟人之间的信任度很高,基本上不存在什么生人坑一半,熟人大满贯的事情。
高华也不担心对方会欺骗自己。
没说的。
全部按照市场价收购。
赵根生拿着钱脸上笑出了一朵花。
除了鸡蛋是生产队的副业外,那些菜都是他家的自留地里产出,今天卖这一波菜,抵得上他一个半月的工分!
再然后就是柳条佳。
供销社的收购价大约是四毛五,而农民拿到大集上最高能卖到六毛,只是这样的价一天到头也卖不了几个。
因此,高华给出的是五毛钱一个的收购价。
这可把赵根生和赶骡车赵大胆给乐坏了。
四百个就是两百块!
这是一笔很不菲的收入,不枉他俩天不亮就出发,等下还要在四九城找个犄角旮旯休息一晚再回家......
高华看了看天色,笑着说道:“走吧,帮我把东西拉到食堂,我请你们在食堂吃一顿!”
赵根生和赵大胆满脸的受宠若惊。
“真的,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
" 高华笑了笑,然后问道:“把你俩的介绍信给我。”
只要离开居住地到相对远的地方,介绍信是必备物品。
很快,高华拿着介绍信进了门口的传达室,递给保卫干事:“农民同志来厂里送物资,登记一下让他们进来吧。”
保卫干事笑着摆手:“没事,只管进......”
这种事情他们见多了,而且看那俩人老实巴交的样子,踹一脚都憋不出个屁,绝无可能是特务。
但高华还是坚持。
无他。
程序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