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宣德炉(2/2)

去你们家看物件的事,你家里大人知道吗?”

关红英回答道:“知道。”

高夏在旁边说道:“我们放学后先去了她家,然后才来的这里等你!”

高华轻轻颔首,问道:“你们家在哪?

如果远的话,正好我今儿把厂里的三轮车也骑回来了...

………”

关红英摇头:“我家就在西面的大金丝胡同,很近的!”

高欢笑道:“那确实离得不远,咱们走着去就行了。”

大金丝胡同和南铜锣鼓巷就隔着一座什刹海,从他们这边出发,过了银锭桥没多远就到了地方。

那边有不少前清内务府官员的府邸。

如果关红英家是后来改的姓,那家里应该收藏有不少好东西。

嗯,四九城这边,佟、关、索、富(傅),那、郎这些姓氏很多都是辛亥之后,为了避免麻烦而改了姓的旗人。

走了没一会儿。

大金丝胡同到了。

这里和如今的南铜锣鼓巷一样,到处都是私搭乱建,一整个的贫民窟模样,只有影壁、屋檐上保留着从前主人家的气派。

走入四合院。

在后院高华见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圆脸小眼单眼皮,面部扁平,鼻梁不高,四肢粗短,很标准的提笼架鸟的遗老遗少长相。

关红英上前介绍道:“爷爷,这就是要来咱们家看物件的高华,我同学的大哥!”

关老头上下扫了高华几眼,目光停在他手腕上的劳力士,微不可见的点点头:“在这等着。”

说完。

他转身进了屋。

高夏在旁边压低声音:“听说这个院儿原本都是关家的,后来被占了,现在他们一家七口挤在一间房里!”

所谓一间,其实是三间,中间隔开,两间卧室一间客厅。

他的意思很明白了。

关家缺钱!

所以,可以从脚脖子砍价!

高华笑了笑没说话。

很快,他的目光被关老头拿出来的黄布包所吸引。

布包打开,里面露出一个香炉。

(参考图) 高华觉得平平无奇。

但关老头却格外虔诚的将铜炉翻了个底朝天。

大明宣德年?。

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宣德炉?

高华眉头微皱,望向关老头:“什么价?”

关老头闭目不言。

他就不喜欢和这种生瓜蛋子打交道!

但有些人却很直接。

比如关红英。

她压低声音说道:“这是铜炉是明朝皇帝朱瞻基下令在宣德三年造的铜香炉,也叫做‘宣德炉”

,绝对的好物件!”

高夏问道:“所以呢?

怎么卖?"

关红英:“ 沉默了一下,她试探着伸出一根手指。

高夏:“十块?”

关红英一脸懵。

明朝年间的东西十块钱?

要知道古董之所以很值钱,是因为它们在诞生之初就已经价值不菲,随着时间流逝,同类物件陆续损毁,因此留下来的那部分就越发物以稀为贵。

瞪了高夏一眼,关红英小声说道:“一百块。

高夏人傻了。

一破香炉一百块?

怎么不去抢?

高华却觉得不贵。

如果是真的,那这个价钱可以称得上物有所值。

但万一是假的呢?

要知道古董造假从古至今,尤其是以民国年间最为猖獗,那时候的老工匠多不胜数,造假如旧不要太简单!

高华问道:“您这铜炉保真吗?”

关红英:“…………”

关老头气笑了:“小子!

你可四九城打听去,大金丝胡同关大仁穷过、破落过,可什么时候蒙过人?”

高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试探着问道:“要不,我拿着物件儿去找人看看?

要是真的,咱们再谈后续的交易怎么样?”

关老头看看关红英。

关红英轻轻点头。

她今天去了九十五号院,见到了高家的房子,又看到了高华放在家里的自行车、收音机,还有高夏戴着的手表,这都证明了高家有钱!

重要的是,这年月工位远比物件之前,她也不怕高华拿了东西玩失踪。

关老头沉默了一下,点点头:“可以。

但我不要你的......”

高华皱眉:“那您要什么?”

关老头舔了舔嘴唇:“人老了,嘴就馋。

听说你是个很有本事的采购员,如果能把钱换成鸡,那就再好不过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