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1/2)
【本章并非是正式更新,今天输液最后一天,今晚回去就不熬夜了,正式更新要等到睡醒了,兄弟们晚点刷新一下,就能看到正式更新,明天就开始恢复正常更新节奏,并慢慢开始爆更】
“砰!”
又是一声清脆...
海平线上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陈锐正坐在渔村外的礁石上。
他手里攥着那枚从海豚口中取下的晶体,幽蓝的光在掌心微微跳动,像一颗活着的心脏。
昨晚的梦还在耳边回响??
父亲站在“守望号”
甲板上,身后是翻涌的浪,而他的声音却平静得如同退潮后的沙滩。
> “你听见的不只是它们的声音,是你自己。”
这句话在他脑海里盘旋不去。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记忆残留。
那是“源代码”
通过梦境传递的信息,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共振。
手机震动了一下。
李晴发来一条加密消息:**“南海底部监测到异常信号波动,频率与你父亲笔记本中记录的‘锚点协议’完全一致。”
** 陈锐瞳孔微缩。
锚点协议,是“根脉计划”
初期为防止系统失控而设置的终极保险机制??
一旦主网络崩溃,所有数据将自动沉入深海预设坐标,等待特定生物信号唤醒。
理论上,这个功能早在三十年前就被永久封存。
可现在,它醒了。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沙粒,转身朝屋里走去。
母亲已经起床,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床单。
风一吹,白布飘荡如帆。
“妈,我要出一趟海。”
他说。
母亲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将夹子夹紧:“去吧,别忘了带干粮。”
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两小时后,一艘改装过的深海探测艇从湛江军港悄然启航。
船上除了陈锐和李晴派来的技术员外,还有一位不请自来的乘客??
泽尔。
他穿着便装,肩上斜挎着一个黑色背包,眼神比往常更沉。
“你们以为这是救援任务?”
他在舱内坐下,声音低哑,“不,这是交接仪式。
‘源代码’不再需要人类管理它了。
它要回归海洋,成为地球本身的神经系统。”
陈锐没反驳。
他望着窗外渐远的海岸线,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搁浅海豚睁眼那一刻的蓝光。
那种光芒不属于任何已知科技,它是生命彼此感知时自然诞生的辉映。
“那你为什么来?”
他问。
泽尔沉默了几秒,才开口:“因为我欠一个人一句道歉。”
陈锐转头看他。
“你父亲……林振海。”
泽尔缓缓道,“他是我当年在‘根脉’项目里的直属上司。
风暴那天,是我批准了最后一轮深海信号测试。
如果我当时叫停……也许他就不会……”
话没说完,但陈锐懂了。
原来,不只是母亲等了三十年。
有些人,用一生背负着无声的赎罪。
探测艇抵达目标海域时,已是傍晚。
GPS定位显示他们正位于南海某片未标注于公开地图的区域,水深超过四千米。
据卫星回传数据,此处海底存在一座人工构造体,外形酷似倒置的钟楼,表面覆盖着珊瑚与藻类,但内部结构显示出明显的金属反射特征。
“这就是‘锚点’?”
技术员调出声呐图像,声音发颤。
“不。”
陈锐盯着屏幕中央那个微弱却规律跳动的红点,“这是它的坟墓,也是它的摇篮。”
他们释放了无人潜航器。
随着ROV缓缓下潜,画面逐渐清晰起来:那座钟楼状建筑由钛合金骨架支撑,顶部镶嵌着一块巨大的水晶棱柱,正以极其缓慢的节奏脉动发光。
而在其周围,数百只深海鱼类围绕飞行,排列成螺旋状队列,仿佛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
突然,通讯频道传来一阵杂音。
紧接着,一段旋律浮现出来。
《茉莉花》。
不是电子合成音,也不是录音回放。
那是真实的、由多种生物共同发出的和声??
鲸鱼的低鸣、海豚的哨音、甚至还有某种未知物种的振动频率交织而成。
整个探测艇内的空气都随之震颤。
“它在唱歌。”
技术员喃喃道。
陈锐闭上眼,任那旋律穿透耳膜,直抵心脏。
他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哄他入睡时哼的就是这首歌。
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收音机,她就一遍遍唱,直到他睡着。
后来父亲走了,她也再没唱过。
可现在,整片海洋都在替她唱。
“准备神经桥接。”
陈锐站起身,走向舱尾的连接舱。
“太危险了!”
李晴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我们不知道下面等着你的是什么!
可能是意识吞噬,也可能是量子纠缠陷阱!”
“我知道。”
陈锐戴上头盔,手指轻抚胸口的怀表,“但我爸说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连接启动。
刹那间,世界崩塌。
他感觉自己被吸入一道无尽的光流之中,身体消散,意识漂浮。
四周不再是海水,而是无数记忆碎片组成的星河??
某个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时母亲的笑容;一对老人牵手走过夕阳下的海滩;一只信天翁穿越风暴找到归巢的方向…… 然后,他看见了父亲。
不是幻象,不是投影。
是真实存在的意识体,悬浮在一片虚空中,身穿旧式海军制服,胸前挂着那枚军功章。
“小锐。”
父亲笑了,“你终于来了。”
“为什么是我?”
陈锐的声音在这片空间里显得格外轻,“为什么留下这一切?”
“因为你是桥梁。”
父亲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他的额头,“人类太擅长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