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六章 挖好陷阱

“鸣子说得对,单靠你们三个,肯定忙不过来。

咱们大家伙儿一起上,人多力量大,准能打够货。

不过,鸣子,俺得问一句,这打来的野味卖了钱,咋分啊?

总不能没个规矩吧?”

首先说话的人是张大爷,他年纪最大。

问这话也是一点毛病没有。

而且都是大家的心理话。

刘晓华和唐大虎也有些紧张,他们之前没考虑过分钱的事,不过这件事必须处理好,不然会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赵鸣有想过的。

“各位放心,俺早就想好了规矩。

第一,每次打猎,谁出力多,分的钱就多。

比如,谁打到了大野猪、鹿这种值钱的野味,就多给两成辛苦钱。

谁帮忙设陷阱、扛猎物,也按出力多少算钱。

第二,咱们得留一部分钱当公钱,用来买打猎用的弓箭、绳索,还有遇到下雨天,没法打猎的时候,给家里困难的兄弟补贴点粮食。

第三,每次卖了货,都把账记清楚,贴在村口老槐树上,大家伙儿都能看,保证明明白白,不藏私。”

不得不说,赵鸣制定的很有头脑。

这样的话大家分配均匀,到时就不会因为分配均匀产生矛盾。

但是很快,张叔又说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要是有人偷懒耍滑,不出力还想多拿钱咋办?”

打猎可是一个辛苦活,到时候肯定组织的人员不仅就这些。

要是多了人,偷懒耍滑,把规矩说在前头会更好。

赵鸣想了想。

“这个简单,每次打猎,都让张大爷和王二哥当监工,谁出力多、谁偷懒,他们都记下来。

要是有人连续三次偷懒,下次就不让他跟着打猎,也分不到钱。

咱们都是屯子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可不能因为这点钱伤了和气,得凭良心做事。”

这个规矩不得不说定的不错。

而且张大爷和王二哥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们在屯子里面也算是能排的上号的人。

“这规矩定得好,俺们俩愿意当这个监工,保证公平公正。”

张大爷表态。

院子里面的几个人听了都纷纷赞同。

然后接下来大家又一起商量了打猎的时间,三天以后大家一起进山。

在此之前,大家提前准备好打猎需要用的东西。

不过赵鸣盘算了一下这次山上打猎的人员,想要凑齐订单上的这些货物量,一天的时间肯定是不错的。

抓野兔,野鸡这些肯定是要事先把陷阱挖好。

不过这些事情,赵鸣觉得他们三个人就能搞定。

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唐大虎、刘晓华进山。

赵鸣准备了铁锹、麻绳。

刘晓华则是拎着两个竹筐,里面装着馒头和水壶。

这是刘晓华他娘大清早爬起来准备的。

唐大虎则是弄了一辆小推车,车上放着斧头、锄头,还有几块用来掩盖陷阱的木板。

三个人进了山,这个时候天还蒙蒙亮,树林里面笼罩着一层白雾。

“山里潮气重,备点草药,万一有人崴了脚、擦破了皮,能及时处理。”

唐大虎从班车上面拿了一把长柄镰刀,说要先去清理山路旁的杂草,方便大家走。

赵鸣走在中间,刘晓华推着班车走在最后面。

几个人沿着熟悉的山路往深山走。

“你们看,这是野兔的脚印,新鲜得很,说明这附近常有野兔出没,是个挖陷阱的好地方。”

赵鸣蹲下来观察路边的脚印。

刘晓华停下板车,然后和唐大虎一起观察地上的脚印。

而且这附近有一片茂密的草地,正好是野兔觅食的常用路线。

赵鸣站起身,从板车上面拿了铁锹过来。

“咱们先挖三个陷阱,呈三角形分布,这样不管野兔从哪个方向来,都容易掉进陷阱里。”

说着,赵鸣先用铁锹在地上画了三个直径约一米的圆圈,分别标注好位置。

唐大虎立马拿起锄头,按照唐大虎大风吩咐,直接朝着其中一个圆圈挖了起来,他的力气是他们三个人当中最大的。

一锄头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块泥土。

没多久就挖出了一个半米深的坑。

刘晓华则负责把挖出来的泥土搬到远处,避免泥土堆在陷阱旁边,引起野兔的警觉。

赵鸣和王二哥一起挖第二个陷阱。

挖陷阱的水壶,赵鸣还嘱咐两个人陷阱一定要挖的深点。

这样的野兔掉下去不容易爬上来,深度至少一米五。

三个人配合的很默契,速度也不慢。

刘晓华则是从灌木丛里面扯了一些藤蔓出来,然后切断把这些藤蔓都铺在陷阱上面。

这样的话可以从外观上看起来,从外面看跟平常的地面一模一样,猎物肯定察觉不出来。

将近中午的时候,三个人坐在大树下面,啃着馒头,喝着水。

“一会咱们去前面挖陷阱吧,要是有收获也能很快凑齐订单上面的数量。”

刘晓华这个时候在旁边提议。

唐大虎和赵鸣点头。

而且前面的松树林,平时野鸡也有很多。

三个人大概休息了一个小时,体力恢复了不少之后就进了松树林。

三个人在野鸡常出没的地方挖好了五个陷阱,赵鸣担心陷阱没挖好,然后挨个检查了一遍。

在陷阱旁边,赵鸣还从口袋里面抓了小米撒在陷阱旁边,这是他特地带的。

“鸣哥,今天挖了这么多陷阱,到时候肯定能逮不少野兔、野鸡!”

唐大虎忙的是满头大汗。

刘晓华看着这些陷阱,心里面兴奋的很。

“凑齐了野鸡,野鸡,到时候咱们就能卖很多的钱。”

赵鸣看着两个人兴致勃勃的样子,然后也说:“咱们有了长期合作的主顾,之后打了东西就有人要了。”

“是啊。”

刘晓华觉得他们还是挺幸运,能碰见李老板这样的好人。

如果不是李老板,他们也拿不到这次的订单。

只要打猎卖了钱,他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尤其是刘晓华想到明年开春可以盖房子,心里面暖烘烘的。

天色不早,三个人就打算下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