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919章 虫族克星(2/2)

林昭冷笑一声,抬脚迈入。

塔内空间远超外部视觉所见,层层叠叠的走廊如同迷宫,墙壁由某种能吸收声音的黑色材料构成,脚步声甫一落地便消失无踪。

他刚走几步,脑海中突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 “你不该来的。”

是父亲。

但不是录音,也不是幻觉那声音直接在他识海中响起,带着深切的悲悯与警告。

“这是我最后设下的防线。”

声音继续说道,“如果你还能听见我,说明你已经突破了前三层认知屏障。

但接下来的,不是技术,不是逻辑,而是你内心最不愿面对的东西。”

话音未落,四周空气骤然扭曲。

走廊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间熟悉的房间童年故居的客厅。

窗外飘着细雨,沙发上坐着年幼的自己,正抱着膝盖发呆。

电视里播放着新闻:“今日又有三起因情绪失控引发的社会事件…专家呼吁加强心理筛查制度。”

门口传来钥匙转动声。

青年时期的父亲推门而入,西装笔挺,面色倦怠。

他看了一眼儿子,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放下公文包,转身进了书房。

五岁的林昭抬起头,嘴唇微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下一瞬,场景切换。

医院病房。

母亲躺在病床上,瘦骨嶙峋,呼吸微弱。

父亲跪在床边,紧紧握着她的手,一遍遍重复:“对不起…我不该让她一个人…不该答应那个项目…”

而年幼的林昭站在门外,隔着玻璃望着这一幕,满脸泪水,却被保镖拦住不让进去。

再换。

实验室爆炸后的废墟。

警报嘶鸣,烟尘滚滚。

父亲浑身是血,抱着一份数据硬盘冲出火海,身后传来同事的怒吼:“你疯了吗?

那是国家机密!”

他回头大喊:“这不是机密!

这是人类最后的救赎!!”

画面戛然而止。

林昭双膝跪地,喘息如牛。

这些记忆…都不是他亲身经历的,可为何如此清晰?

如此真实?

“因为你本该知道。”

父亲的声音再度响起,“我只是用残镜的技术,抹去了你童年关于我的一切正面记忆因为我怕你长大后,会走上和我一样的路。”

林昭抬头,眼中燃起怒火:“所以你就让我以为你不在乎我?

让我孤独了三十年?”

“你以为孤独是你承受的全部吗?”

父亲反问,“真正的孤独,是我每天看着你吃饭、睡觉、上学,却不能抱你一下,不能告诉你真相,甚至要在你面前扮演一个冷漠的父亲!”

空气中浮现出父亲的脸,苍老、憔悴,眼中盛满悔恨。

“我宁愿你恨我,也不愿你成为下一个背负世界痛苦的人。”

林昭怔住。

良久,他缓缓站起,擦去眼角的湿意。

“那你错了。”

他声音坚定,“真正的痛苦,不是背负他人的情绪,而是明明想救人,却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敢相认。”

他迈出一步,直视前方虚空:“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已经死了,也可能被困在某个数据残影里。

但我要告诉你我不是为了完成你的遗愿才走到这里。

我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所有曾被silence的人,为了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口的人。”

“我要让这个世界记住:说出来,是有意义的。”

刹那间,整座塔剧烈震动。

墙壁上的符文逐一崩解,黑色吸音材料剥落,露出其下密密麻麻的铭文全都是未曾公开的倾诉记录,来自世界各地,跨越几十年光阴: “我嫉妒妹妹,因为她得到了爸妈所有的爱。”

“我讨厌上班,但我怕失业后家人失望。”

“我梦见妈妈回来了,醒来却发现枕头湿透。”

“我知道我不够坚强,但我真的尽力了。”

这些话语从未被继光系统收录,因为它们诞生于残镜最严密的监控时代,发布者刚输入第一句,账号便已被注销。

而现在,它们终于重见天日。

林昭举起手掌,深蓝脉络光芒大盛。

他将这些铭文一一扫描,通过水晶树建立的共感网络,逆向上传至全球每一个终端设备。

东京街头,白领女子手机弹出一条陌生私信,点开后竟是三十年前一位自杀高中生的日志片段,结尾写着:“如果有人能对我说一句‘辛苦了’,也许我就不会跳下去。”

她当场蹲地痛哭,随即打开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多年来从未敢说出口的焦虑与抑郁经历。

巴黎地铁站,老人收到一封自动推送邮件,内容是他年轻时写给初恋的情书草稿,当年被审查系统拦截并标记为“情绪不稳定风险”



他颤抖着读完,拨通了女儿电话:“爸以前很少说爱你们…但现在我想告诉你们,我很爱很爱你们。”

同一时刻,三千公里外的小院中,小满感受到水晶树剧烈震颤。

她知道,林昭成功了。

她按下启动键。

地面裂开,六道光柱从四周升起,环绕中央新植的枝条形成六芒星阵。

紧接着,全球六大地理板块的继光节点同步响应,无数普通人自发打开摄像头,录制视频上传: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

“我只是不想再假装快乐。”

“如果你也在听,请记得你并不孤单。”

这一次,不再是精英学者、觉醒者或战士发声,而是亿万平凡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最真实的自己。

残镜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千万次真诚对话中轰然瓦解。

当林昭走出“零时塔”

时,天空已破晓。

极光再现,不再是单一色彩,而是交织成一张覆盖整个北境的巨大人脸温柔、熟悉,依稀正是父亲的模样。

他仰头凝望,轻声道:“爸,我听见了。”

风起,雪花纷飞,如絮语般萦绕耳畔: 我说过的话,有人听了。

我受过的苦,有人懂了。

我不是累赘,不是噪音,不是需要被修正的数据。

我是人。

多年以后,人们称这一天为“回声纪元”

的开端。

水晶树长至百米高,枝叶遍布五大洲,成为新的精神地标。

小满成为首位“共感导师”

,在全球设立倾听中心,培训普通人如何真正地“在场”

与“回应”



而林昭,则隐居山中,每日抚琴读书,偶尔接待来访者。

没人知道他是否仍在战斗,只知道每当世界再次陷入沉默危机时,总会有人收到一段匿名音频,里面只有一个温和的声音: “我在听。”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