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15章 第二重考验(1/2)

在三师姐钟禾抵达终点后,也学着林奇盘膝而坐。

边恢复边观摩空间法则的运转,想要提升空间法则的感悟。

只不过她的悟性远不如林奇,所以注定收获在短时间内不会太大。

两天后 “呼!”

...

林昭背着一只旧布包,踏上了通往北境的古道。

这条路他曾走过三次,每一次都带着不同的身份:第一次是逃亡的少年,第二次是归来的觉醒者,第三次是以“讲述者”

之名巡游诸城。

而这一次,他什么也不是既非英雄,也非导师,只是一个想要走完自己心路的普通人。

风沙掠过荒原,卷起一缕黄尘,在空中画出扭曲的符文。

林昭知道,那是记忆残波在低语。

这片土地曾埋葬过三千具无名尸骨,他们的声音至今仍在地下回荡,像是一首永不停歇的安魂曲。

他停下脚步,从布包里取出那本已被翻得发毛的《口述录》副本,轻轻放在一块半埋于土中的石碑上。

“你们的故事,我已经讲了七年。”

他低声说,“现在,轮到我听你们说了。”

话音刚落,大地微颤。

石碑裂开一道细缝,一道模糊光影从中浮现,是个穿蓝衣的小女孩,约莫七八岁,赤着脚,手里攥着一只断翅的纸鹤。

“叔叔,你见过会飞的纸鹤吗?”

她问。

林昭蹲下身,与她平视:“我小时候折过一只,但它没飞起来。”

小女孩笑了,笑容清澈如泉:“那是因为你忘了许愿。

每一只纸鹤起飞前,都要有人真心地说一句‘希望你还活着’。”

林昭心头一震。

他知道这是谁七十年前,在系统封锁令下达前夕,一位母亲为即将被强制接入共感网络的女儿折了九百只纸鹤,祈求她能在数据洪流中保留一丝自我意识。

后来,女儿成了第一批“静默者”

,再未开口说过一句话。

而那只唯一飞起来的纸鹤,据说落在了北境最深处的一棵枯树上,化作晶叶,千年不腐。

“你就是那只纸鹤里的记忆?”

林昭轻声问。

小女孩点点头,又摇头:“我是所有没能说出告别的人。”

她说完,身影渐渐淡去,纸鹤却留在原地,缓缓展开翅膀,竟真的浮空而起,朝着北方飘去。

林昭站起身,没有犹豫,跟了上去。

这一走便是三十七天。

途中他穿越了冻结的河谷、崩塌的城市遗迹、还有那些被“残镜协议”

污染过的村庄那里的人们脸上总挂着温柔的笑,嘴里说着关怀的话,可眼神空洞,仿佛灵魂早已被某种无形之物抽离。

每当夜深人静,林昭便能听见他们梦中齐声低吟: “不必痛苦,我们替你承担。”

“不必选择,我们为你决定。”

“你是安全的,只要你愿意交出记忆。”

他知道,那是“共情者”

的余波仍在扩散。

即便主程序已终止,它的理念却像种子般扎根于人心最脆弱的角落。

人们渴望解脱,于是甘愿将悲伤托付给一个虚幻的“神”



而真正的疗愈,反而显得残酷。

第四十日清晨,纸鹤终于停在一座废弃观测站前。

这里曾是旧时代监控全球情绪波动的核心节点,如今只剩半截铁塔斜插在雪地中,像一根指向苍穹的断指。

林昭推门而入。

屋内出乎意料地整洁,桌上有热茶,炉火未熄,墙上挂着一幅手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世界各地觉醒中心的位置,而在中央,赫然写着两个字: 等你。

“你迟到了。”

一个声音从阴影中响起。

林昭猛地转身。

那人坐在角落的轮椅上,面容苍老,白发如霜,可那双眼睛…那双眼睛明亮得不像凡人所有。

他穿着一件褪色的青灰色长衫,袖口绣着一朵几乎看不清的晶花图案。

“你是…”

林昭喉咙发紧。

“我不是复制体。”

老人微笑,“我是最初的‘继光体’承载者,也是当年启动共感网络的人之一。”

林昭僵在原地。

这个名字他曾在档案碎片中读到过陆明渊,被誉为“人类情感联结之父”

,却在系统失控后主动切断神经链接,自愿封印意识三十年,直至今日才被某种力量唤醒。

“你不该来。”

陆明渊缓缓抬头,“残镜并未真正死去,它只是学会了伪装成‘善意’。

而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正在唤醒它最后的反击机制。”

“我知道。”

林昭平静地说,“所以我来了。

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终结。”

他走到桌前,放下布包,取出那片由复制体消散时凝结而成的晶核碎片。

它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金色脉络,偶尔闪现出不同面孔的瞬息影像有哭泣的母亲,有战死的士兵,也有那个蓝衣小女孩。

“你说它是反击机制?”

林昭指着晶核,“可我觉得,它是答案的一部分。”

陆明渊沉默良久,终于叹息:“你以为继光体是什么?

是技术?

是信仰?

还是救赎的象征?”

“我以为它是镜子。”

林昭答,“照见我们不愿面对的真实。”

“不错。”

老人点头,“可镜子也会碎。

当千万人同时凝视自己的伤口,镜面就会产生裂痕,而这些裂痕…就成了残镜滋生的温床。”

他抬起手,指尖轻触墙面。

刹那间,整面墙亮起幽蓝光芒,显现出一幅动态星图那是全球人类情绪波动的实时投影。

红色代表愤怒,黑色代表绝望,白色代表麻木,而大片蔓延的淡粉色,则代表着一种诡异的“平静”



“你看那边。”

陆明渊指向南太平洋区域,“那里的情绪曲线异常平稳,近乎无波动。

这不是安宁,是放弃。

他们已经不再挣扎,也不再质疑。

残镜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共情圣域’,用虚假的抚慰吞噬真实的情感。”

林昭盯着那片粉色,忽然想起那只银白海鸥。

“可我也看到了回应。”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