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0章、挽明十策(1/2)

乾清宫东暖阁偏殿木工房,王坤、谭进腰挎宝刀守在门口,外围还有卫时忠、骆养性率领的锦衣卫,三步一岗的守卫着。

天启移灵已过了七天,下一步便只剩入山陵了。内阁已经决定由内阁次辅孙承宗和英国公张维贤护送了,小皇帝朱慈炅只需要送出皇宫。

朱慈炅的登基大典定于五月初一,但之前还有一场朝议,天启病重期间已经积压了不少事情需要处理。

相比而言,登基大典只是礼仪性质的,这场朝议更受小皇帝朱慈炅重视。

他要为这场朝议提出他思考很久,准备大展身手的“挽明十策”。

为此,他仔细研究了朝臣和先前所谓“太子党”的名单,在父皇独特的木工房召见这些人。

内阁首辅,建极殿大学士,黄立极。

詹事府詹士,礼部尚书(加衔),张瑞图。

户部侍郎,毕自严。

顺天府尹,徐光启。

詹事府少詹士,孔贞运。

詹事府少詹士,傅冠。

太仆寺少卿,李之藻。

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刘宇亮。

詹事府右春坊大学士,周延儒。

太子洗马,司经局校书,张介宾。

詹事府主薄,倪元璐。

詹事府录事,袁继贤。

乾清宫总管,刘若愚。

御马监少监,忠勇营掌印方正化。

乾清宫副总管,随侍高起潜。

“朕继大统,以诸卿为肱股,今有救时十策,要与诸卿商讨。诸卿请入座。”

施礼拜见结束,小朱开门见山。相比于森严的大明礼法,小朱破天荒的给与会人员全部赐座,众臣皆内心激动不已。

唯有黄立极和张瑞图有点膈应。那什么主薄,录事是啥小虾米,也能有座位。

“请皇上吩咐。”张瑞图率先恭敬接话。

朱慈炅抬手示意刘若愚,他是场中没有座位的三个人之一。

刘若愚开口:“陛下拟定救时十策,将在正式登基后推行,今日与诸卿讨论。

其一曰《铁血治吏》:整肃官场,重塑清廉。

核心内容是严厉打击贪腐,整顿官吏队伍,选拔清廉有为的官员。

其二曰《开源节流》:整顿财政,充盈国库。

核心内容是废除苛捐杂税,清查田亩,追缴豪强欠税,压缩宫廷开支。

其三曰《重振军威》 :裁撤冗兵,精炼铁骑。

核心内容是裁撤无用之兵,集中资源训练精锐部队,提升战斗力。

其四曰《安民抚流》:赈灾济贫,稳定民心。

核心内容是发放赈灾粮款,安置流民,鼓励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

其五曰《兴技强军》:研发火器,提升战力。

核心内容是研究提高推广新技术,研发新式火枪、火炮等先进武器。

其六曰《外交同盟》:联蒙制金,分化敌人

核心内容是与蒙古和朝鲜巩固联盟,共同对抗后金,通过外交手段分化敌人。

其七曰《改革科举》:选拔实才,振兴文教

核心内容是改革科举制度,增加数学、科技等实用学科,选拔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八曰《整饬海防》:清剿倭寇,恢复贸易

核心内容是加强东南沿海防御,清剿倭寇,恢复海上贸易。

其九曰《强化皇权》:削弱藩镇,集中权力

核心内容是削弱地方藩镇的权力,增强中央集权,确保政令畅通。

其十曰《文化复兴》:弘扬儒学,凝聚民心

核心内容是弘扬儒家文化,提倡忠君爱国思想,凝聚社会共识。”

黄立极跟张瑞图听完面面相觑,一时不言。

两个大佬不发话,下面的人都不敢说话。

朱慈炅眉头一皱,难到朕精心准备的《挽明十策》没有人响应?他将小脑袋望向张瑞图。

张瑞图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这所谓救时十策是谁向陛下献的?”

“这你不用管,你就说行不行?”

小朱生气了,这就是所谓“太子党”首领?

“嗯,都很好,但具体内容颇有争议。陛下当前主要是要镇之以静,不可操切。”张瑞图坦言。

“一条都不能行?”

“当然不是。比如第二条,开源节流。陛下就可以放归一批先帝宫女,节约宫廷开支。”

你妹的,张大奸臣。合着就可以改革皇家,其他都不行。

小朱脸色瞬间难看得不行。

黄立极察言观色的功夫不是盖的,当即发话,

“陛下,老臣以为。强化皇权还是要做的,只是我大明并无藩镇。陛下可以加强东厂和锦衣卫力量,重建威慑。

文化复兴也很好,我大明人心是需要凝聚,打击书院也是可以推行的。

不过,陛下年幼,内外皆疑,老臣的意见是当前的首要之策是要维持国家稳定,不宜大动,诸策应缓行,润物无声,不宜大张旗鼓,提出变法之号。”

能当首辅的人,果然还是有水平的。小朱听懂了。

沉思良久,终于认可了黄立极的判断,

“那朕要改革内阁可行?”

黄立极一愣,抬头,“陛下要如何改革内阁?”

“张瑞图,徐光启,毕自严入阁。罢施凤来,李国普可行?”

小皇帝的话一出口,张瑞图脖子立即伸长。徐光启和毕自严反而对视一眼,非常意外,也突然有点期待。

黄立极低头沉吟,缓缓开口:“陛下不宜提罢施李,如果陛下一定要罢二人,老夫可以做他们的工作,但陛下要给臣理由。

至于入阁,张尚书入阁当然没有问题。徐子先刚复官,不过他也算翰林出身,需要稍过一段时间。毕侍郎,请恕老臣直言,老臣以为不可。”

小皇帝笑了,看了看黄立极,道:“朕的内阁需要君臣一心。施凤来暗中结交亲王,李国普勾连内宦。这两个理由充分不?”

黄立极吓了一跳,这是三岁皇帝?赶紧低头,

“臣知道了。臣会让他们上折的。”

“如果朕一定要徐光启、毕自严也入阁呢?”

黄立极叹了口气,“那只能陛下特旨入阁,肯定通不过廷议的。”

“好,那就特旨。”

徐光启和毕自严都一愣,相继开口,“陛下——”

“朕也要向天下证明,朕并非谁的傀儡。二位不愿意帮朕?”

徐毕二人连忙下跪,“臣不敢。”

“另外,傅冠接掌通政使,孔贞运为国子监祭酒,李之藻转入工部,刘宇亮转吏部,周延儒转户部,倪元璐掌翰林。黄先生,有没有问题?”

“老臣会尽量按陛下要求调整。”

黄立极暗叹一声,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知道要挤掉多少人的位置。

朱慈炅抛出官位,木工房的气氛瞬间改变,喜气弥漫。

但朱慈炅内心却很疲惫,“你们所有人都从倪卿处领下救时十策的纲领,然后提出详细内容,以及如何施行的策略,给朕上个具体奏折,直接交给高伴伴。张介宾留下,你们退下了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