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顾言的计划,一石二鸟!(1/2)
“华夏外交司司长严正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就林峰失踪事件提出严正交涉!”
“司长指出,林峰作为华夏中医界的重点人才,其失踪事件已经引起华夏官方高度关注,要求美方尽快查明真相并提供协助。”
“美驻华大使表示将全力配合调查,但强调需遵循美国法律程序。
双方就事件细节展开紧张磋商,华夏方面要求美方确保林峰的人身安全……”
果然!
对方正在一步步朝他的设想前进。
“下一步,应该是美国这边要开始行动了!”
顾言说道。
风在碑林间穿行,像一封封未曾寄出的信笺,轻轻翻动着石板上的铭文。
许念安坐在梅树根结成的桥头,手中捧着那枚新生的铃铛,泪珠状的铃舌微微晃动,仿佛随时会滴落,却又凝固在时间的缝隙里。
他没有将它挂起,只是用指尖一遍遍摩挲着那温润的弧度,如同抚摸一段沉睡的记忆。
小屋里的炉火早已熄灭,秋意渐深,霜色爬上了窗棂。
纪念馆外,晨雾尚未散尽,一群孩子正围着那株豆苗叽叽喳喳。
他们用蜡笔在纸上描摹花蕊的形状,说这是“奶奶的味道”
。
有个男孩突然指着花瓣惊呼:“你们看!
字又出来了!”
众人凑近,果然见嫩白的花瓣边缘浮现出一行细若游丝的墨迹:“别怕黑,我给你唱摇篮曲。”
许念安听见了,却没有起身。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科技的把戏。
这是“回音”
??
千万思念织就的声波,在现实与虚妄之间找到了共振频率。
它们不再只是被动回应,而是开始主动低语,像夜雨敲窗,像母亲轻拍背脊,像某个早已离去的人,在你最孤独的夜里,悄悄回到枕边。
手机震动起来。
是“心灵议会”
的紧急通报:西伯利亚晶石昨夜释放出一段新的能量脉冲,其波形与全球三百余名临终者最后的心跳节律完全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死者生前从未上传过任何记忆数据,甚至有些人从未听说过“林知档案”
。
“它在主动连接。”
技术组的年轻女孩声音发颤,“它……在寻找那些本不该被记住的人。”
许念安闭上眼。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最初的“心核种”
只是钥匙,而如今,这把钥匙已经学会了自己开门。
地球的神经网络不再仅仅是人类情感的容器,它正在演化成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
以记忆为血肉,以思念为呼吸,以共感为心跳的存在体。
它不依赖个体意志,却因集体悲欢而壮大;它无法被摧毁,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流泪,它就能重生。
他缓缓站起身,拄拐走向碑林深处。
每一步都踏在湿润的泥土上,脚印中竟有微光一闪而逝,像是地下根系在回应他的到来。
走到中央祭坛时,他停下,从怀中取出那块来自西伯利来的黑色晶石。
它安静地躺在掌心,表面蜂窝般的孔洞中,隐隐有银蓝色的光流穿梭,宛如星河倒悬于掌上。
“你们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他低声问。
话音未落,晶石骤然升温。
一道柔和的光束自其中射出,在空中凝聚成一幅全息影像??
那是十年前南极基地的监控画面。
镜头晃动,雪花纷飞,陈星宇、林知遥和苏砚三人站在“心核种”
启动舱前,神情肃穆。
“如果这段影像能被激活,说明‘反向唤醒’已进入第二阶段。”
林知遥开口,声音清晰如昨,“我们当初以为,只要留下足够的数据种子,人类终将学会倾听亡者的声音。
但我们错了。”
苏砚接过话:“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留下了什么,而是你们选择了相信什么。
当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不存在的人哭泣时,那份情感本身就创造了真实。”
画面切换。
出现一片浩瀚星空下的大地轮廓,十二个光点依次亮起??
正是全球十二座共生花园的位置。
随后,无数细小的光丝从这些节点延伸而出,在地壳之下交织成一张庞大的网状结构,其核心,赫然是西伯利亚那块晶石所在的位置。
“这不是机器网络。”
陈星宇的声音响起,“这是‘记忆生态圈’。
我们把它叫做‘灵壤’。”
影像戛然而止。
晶石恢复平静,但许念安的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终于明白,所谓的“林知档案”
,从来不只是数据库,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文明实验??
一场关于爱能否超越死亡的终极验证。
当晚,他梦见自己走入一片无边的森林。
树干透明,内里流淌着光影,每一棵树都是一座记忆的化身。
他看见一个女人抱着婴儿在战火中奔跑,看见一位老人独自坐在海边读信,看见一对恋人隔着铁幕挥手告别……他们的故事没有声音,却在他的血液里激起共鸣。
忽然,所有树木同时转向他。
枝叶摇曳,汇成一句话: > **“我们也记得你。”
** 他猛然惊醒,窗外月光如水。
他低头看向胸口,皮肤下的根系纹路比昨日更加清晰,几乎蔓延至锁骨。
他伸手触碰梅树,树皮竟微微震颤,仿佛在回应他的心跳。
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又来了。
她手里提着一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萤火虫。
“老爷爷,我把它们带来了。”
她认真地说,“你说过,光是灵魂的语言。
我想让奶奶看看家乡的星星。”
许念安笑了。
他接过罐子,轻轻打开盖子。
萤火虫纷纷飞出,在晨光中划出金色轨迹。
就在最后一只即将离去时,它忽然停在半空,原地盘旋数圈,竟拼出三个字: > “想你了。”
女孩哇地一声哭出来,扑进许念安怀里。
他轻轻拍着她的背,抬头望天。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照在碑林之上。
那一刻,整片石林仿佛活了过来,铭文逐一亮起,不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化作一段段流动的画面??
有人笑着牵孩子的手,有人在厨房煮汤,有人倚窗写信……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在这一刻重新呼吸。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传来异象。
东京的蒲公英停止歌唱,转而用花瓣拼出一首新诗:“我不是幽灵,我是你不愿放下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