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狮吼(1/2)
“陈状元,对不住,贫道我要撤咯!”
袁守诚一边笑一边拱手,说得理直气壮,仿佛天经地义, “算命看相,讲究的就是一个趋吉避凶。
如今长安城里这阵仗,先是青狮精,后是奎木狼,现在连文殊菩萨都要亲自驾临……这水太深,太浑!
再待下去,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要折进去。
这要被同行知道了,非得笑掉大牙不可!
撤!
必须撤!
现在我就走!”
西市口,老道长袁守诚收拾着卦摊,这一去是不打算再回来了。
在一旁,泾河龙王一把将一个精巧的小布包塞进袁守诚手里。
“老袁!
这个给你!”
老龙王语气急促,不容分说,“两颗产自泾河底的宝珠,好歹值点盘缠!
省着点用!
别跟以前似的,尽打歪主意!”
袁守诚掂量着布包,熟练地掂了掂,脸上立刻堆起笑, “嘿嘿,老龙王仗义!
放心吧,这次肯定省……”
“省个屁!”
泾河龙王打断他,瞪着眼, “重点是这个吗?
我是要告诉你,离那些有主的金色鲤鱼远点!
尤其是……尤其是那种金红相间,看着就特别稀罕的!
管好你这双贼手,别打歪主意!
听见没?”
这话意有所指。
“哎呀呀,你这老泥鳅!”
袁守诚脸上有点挂不住,像是被踩了尾巴, “贫道我……我啥时候打过你家金鲤鱼主意了?
啊?
你说清楚!
我那也是……也是看它有缘……”
他声音越说越小,有点心虚。
“哼!”
泾河龙王重重哼了一声,“有没有你心里清楚,我都告诉附近的亲戚了,要是谁算卦要金色鲤鱼的,直接打死……”
眼看两人又要像以往那样互揭老底斗起嘴来,袁守诚果断摆手认输, “得得得,打住,我不跟你争,知道啦,什么红的金的,见着都绕道走,行了吧老龙王?”
他转向陈光蕊,脸上嬉笑的神色收敛了几分,“小子,”
他的语气少了分油滑,多了分真正的劝告,“贫道知道有些话你未必听,但还是要说一句。
要不……你也寻个机会,先出去避避风头?
这长安……挺乱。”
陈光蕊面色沉静,苦笑了一下,“这天地虽大,但是袁道长,你帮算算,我能去哪躲一躲呢?”
袁守诚叹口气,倒也显出几分洒脱和乐观来, “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你小子啊……有股子劲儿。
两界山向西是吧?
行了,有这个指向就够了。”
他显然还惦记着西海龙王三太子的事,觉得陈光蕊给的信息太模糊,但是陈光蕊只说了这么多,剩下的就靠缘分了。
陈光蕊起身,“袁道长,我送你。”
两人并肩走向西市口已经停靠多时的一个小驴车,上面简单放着袁守诚的家当。
长安的夜幕低垂,远方的天际似乎蕴藏着难以言喻的风暴气息。
临上车前,袁守诚的脚步顿住了。
他脸上的嬉笑彻底消失了,显出前所未有的严肃。
“最后一句,算是临走前的赠礼。”
袁守诚的声音压得很低,凑近陈光蕊, “文殊菩萨这等存在,轻易不会自降身份直接对凡人出手。
他们有自己的脸面,讲究‘缘法因果’。
真要出手,那也会借别人的手,小子,这才是最狠的。”
陈光蕊心头一凛,深深吸了口气,郑重点头, “记下了。
只是……袁道长,你走这般急,莫非已有所察觉?
文殊……已经来了?”
袁守诚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伸出手,朝着西边夜空的某个方向,虚虚地点了点,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又带点自嘲的笑容, “来了?
没来?
嘿……道行浅,算不清,看不透喽!
但那股风……是刮起来了。
驾!”
他不再多言,扬鞭轻拍驴背。
小毛驴哒哒哒地迈开蹄子,拉着那辆破旧的小车,慢悠悠地融入长安城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一路向西。
辞别袁守诚,陈光蕊没有返回客栈,脚步沉稳地直奔魏征那僻静的宅院。
这是他与魏征的约定。
文殊菩萨驾临在即,长安已非久留之地,但至少在魏征这里,这位人曹官的府邸,勉强算是一处能有些许照应的避风港。
书房里,阳光穿透窗户。
魏征见到陈光蕊推门进来,放下手中卷宗,眉头微微皱着,开门见山, “光蕊,听说你昨日去找李靖了?”
他手指轻叩椅子扶手,语气带着一丝不认同, “李靖那性子你也清楚,谨慎归谨慎,一点就着。
今日他已急吼吼地向殿下请命,说要你随军担任官职,去代州前线。
殿下……准了。”
陈光蕊面色平静,拱了拱手,“是晚生去找的李将军。
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魏征盯着他,那目光仿佛要将他看透,“糊涂啊!”
他声音抬高了些,透着长辈的忧虑, “在长安,我虽法力低微,好歹是个人曹官,尚能周旋一二,护你几分周全。
离了长安城,进了李靖的军营,那便是龙潭虎穴!
战场上刀兵无眼,更别提暗地里那些……若有佛门弟子想对你动手,在那行军路上荒郊野岭之处,老夫如何护你?
鞭长莫及啊!”
陈光蕊直视魏征焦虑的眼神,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魏公息怒,请听我言。
其一,李将军大军开拔尚需时日筹备,非朝夕可成。
其次……”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看透命运的冷静: “文殊菩萨若真在近几日降临长安,他若存心寻我,那么此刻在您府中,与在李靖军营里,乃至在长安街头巷尾,又有何本质区别?
他在意,便无处可避;他不在意,则天下何处不可容身?
关键不在我身处何方,而在于……那三十三重天上的消息!”
魏征一怔,随即明白了陈光蕊的潜台词。
是啊,陈光蕊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那封直通兜率宫的信件上。
三十三重天外的那位若能插手,佛门之局自解,他在哪里都安全。
那位若袖手旁观,即便躲在皇宫大内,也难保安宁。
他的安危,此刻已系于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