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4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八个字如同冰水浇进滚油,瞬间引爆了全场!

短暂的死寂后,嗤笑声、倒吸冷气声、愤怒的低语几乎同时响起。

“荒唐!

简直荒唐!”

一个尖锐的声音最先响起,是房玄龄身侧的一个中年文官。

他指着陈光蕊,脸上满是鄙夷, 这陈光蕊虽然是新晋状元,但是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他平日与魏征走的很近,更是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

加上今天,他行为傲慢,有心人已经开出了太子的不悦,此时看到陈光蕊这八个字,直接跳将出来表现。

这样既讨好了秦王府的功勋,也讨好了太子。

“陈光蕊!

你这是哪里来的歪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分明是拾人牙慧,抄袭《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你一个堂堂新科状元,御前应制,竟拿前人语句敷衍塞责?

简直辱没斯文!

不知敬畏!”

此言一出,不少进士也露出恍然大悟和认同的神色。

抄前人句子应付殿下?

这胆子也太大了!

紧接着,长孙无忌冰冷的声音如同实质的冰凌,狠狠扎了过来, “何止敷衍!

这是包藏祸心!

‘覆舟’?

你这是在暗指什么?

含沙射影,隐喻朝廷不稳吗?

这等‘民贵君轻’的狂悖之言,竟然敢在殿下御前写出,意欲何为?

是大逆不道!”

他话音未落,旁边一位老臣也颤巍巍地附和道, “危言耸听!

殿下励精图治,天下归心,何来‘覆舟’一说?

你不过一新晋士子,尚未踏入朝堂半步,也敢妄议天下大势?

妄议君臣之道?

这是祸乱之始!”

指责声浪层层叠加,从抄袭到大逆,瞬间将陈光蕊淹没。

太子李世民的目光终于从那八个字上移开,落在了陈光蕊脸上。

那目光深沉如渊,带着无形的威压,似乎在剖析他每一丝神情。

殿内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安静,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个“狂妄状元”

如何收场。

“陈光蕊,”

李世民开口了,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字字千钧, “给孤一个解释。

御前轻慢在先,以此等语句交卷在后,你想说什么?”

陈光蕊迎着那目光,毫无惧色,声音清晰而平缓: “回殿下。”

“其一,殿下出题,只言‘即景生情’,令学生‘以图为题,无论体裁,写下自己所见所想’。

学生观此画,见风高浪急,孤舟危悬,艄公竭力,一念所至,只觉唯有此八字最能道尽其凶险变幻与艄公之心。

学生所想者,便是此八字,乃是有感而发,心之所向。

正如荀子当年亦是由此景此情而生此言一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指责他的人,继续说道, “其二,学生虽未授官,但今日于此,既为新科进士,亦为殿下之臣民。

敢问殿下,古之贤君,尧舜禹汤,何以得天下?

非因血统贵胄,乃因其心系万民!

何以失天下?

夏桀商纣,非因天命不眷,乃因视民如草芥!”

“反观殿下,武德末年,天下纷乱,关陇凋敝,是殿下招揽英杰,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荡平群雄,安定四方,使士农工商各安其所。

房玄龄、杜如晦先生,本布衣之士,得遇殿下慧眼,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尉迟恭、秦琼等将军,降将之身,亦得殿下信重,方显虎贲之威!

此皆殿下胸怀寰宇、兼容并包、深知‘民为邦本’之明证!

殿下之伟业,非一人可成,实乃汇聚天下民心民力之舟!”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园林中显得格外有力: “学生以为,殿下志在开创亘古未有之盛世。

欲达此境,非独尊君王可为。

需明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非危言,乃警言!

是殿下开创宏图伟业、定国安邦之根本大道!

此八字,即是学生今日作为大唐一子民、一读书人,对殿下、对未来的谏言!”

一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将“抄袭”

之指责驳斥得干干净净,更将“大逆”

之帽子巧妙引开。

他将李世民过往的功绩、知人善任的度量一一列举,最终落脚点仍在“民心为本”

的核心上。

原本喧嚣的指责声浪,竟被他这番话说得寂静下来。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

当陈光蕊说到他招降纳叛、重用房杜、尉迟秦琼等事时,他深沉的眼神中有微光一闪而逝。

待陈光蕊说完,李世民并未立即回应,只是手指无意识地在那篇孙伏伽进献的马屁诗稿上轻轻敲了一下。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太子的裁决。

突然,李世民发出一声短促而意味不明的轻笑。

“呵。”

他再次抬眼看着陈光蕊,那目光中的审视似乎淡去了一些,反而流露出一种奇异的、掺杂着深意的打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缓缓复述了一遍这八个字,沉默片刻,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此论......

孤甚觉有理。

一直以来这等想法便盘桓心头,却未曾如你这般,一语道破,写得如此直白通透。”

“嘶!”

尽管极力克制,无数倒吸冷气的声音还是在人群中响起!

群臣、进士们无不愕然!

方才还是惊涛骇浪般的大逆指控,太子殿下竟然……竟然表示了认同?!

还觉得他说得通透?

孙伏伽脸上的血色几乎褪尽,他刚才那篇竭尽所能颂圣的诗句,在太子一句“甚觉有理”

的评判下,瞬间变得苍白可笑!

一股巨大的恐慌和一种强烈的嫉妒烧灼着他的心。

眼看太子似乎要被这小子“蛊惑”

过去,想到房玄龄等人的重托,想到被围府查抄的魏征…… 他再按捺不住,猛地踏前半步,急声道, “殿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