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653 审议定调,雷霆手段(1/4)

“陈大人的意思,是以雷霆手段,行霹雳之事?

用铁血手段,让雷鸣山脉上的各方,配合此事。

拒不配合者,按邪魔同罪论处?”

雷鸣镇抚司,审议会中有一面如焦炭的精瘦中年,当面提出了质疑。

今日审议会,开始的议程还比较简单。

但到了后面,问题就变得越来越尖锐。

邪魔肆虐,惨案频发,雷鸣镇抚司,需要照顾的盘子太大,再加上顶层力量的缺失,应对起来力有未逮。

此外,雷鸣山脉内的各方,态度暧昧,似是想借此谋取利益。

甚至,当中不乏有火上浇油之辈,想要借此闹出更大事端。

但整体手段,都做的比较隐晦。

大多论据,都是从结果推测而来,并无太多的实质性证据。

亦或是此事,双方心知肚明,彼此间都隔着一层窗户纸。

对雷鸣镇抚司来说,此事颇为忌讳,若是真的戳破这层窗户纸,那就再无半点转圜余地。

届时,就是上不上,下不下的局面。

若是应对,那便是两方皆战,力有未逮。

若不应对,那便是威信大跌,而且就连明面上的窗户纸都没有了。

此后,雷鸣山脉上的各家,恐怕会是变本加厉,步步紧逼。

所以此等事迹,多是内部讨论,和雷鸣山脉上的各方,并未进行真正实质性交涉。

在此等局势之下,针对这个问题,审议会上的众人,自然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

从初时的略有保守,在部份人的刻意引导下,也是渐渐提出了一些供以讨论的观点方案。

不过,讨论归讨论,各人按照利益不同,派系不同,意见也大不相同。

像有提出向州镇抚司求援,以期获得更大助力,从而消弭此地影响。

但此方案一经提出,便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样。

苍龙州刚刚经历过一场龙安动乱,目前局势是外松内紧,各方资源都极其有限。

哪怕是苍龙州镇抚司也未必有多少余力能够提供支持。

二来,即便是有支持给到,这个时间不知要等上多久。

另外,请求州镇抚司介入,那便是意味着他们的无能。

目前形式虽是严峻,但显然还没有严峻到这个份上。

“此事大为不妥,以我观之,可以保持现状,维稳大局,由我等逐步瓦解,渐渐消弭影响。”

有提出希望保持现状,维稳大局的,用时间换空间,用一场持久战,来彻底消除此事影响。

当然了,这个方案的反对者自然也有不少。

邪魔肆虐,惨案连连,严重影响了周边的安宁,影响了雷鸣的利益。

此种情况下,若是一时倒是还好,但若是持续如此,恐怕影响极其恶劣。

甚至,久而久之,不等他们彻底消弭,这雷鸣镇抚司的威信就彻底跌没了。

当然,除了反对者,这个方案的支持者也有不少。

大多都是本着乐观态度来看待此事。

只是,心里究竟打的是什么盘算,那就真的不清楚了。

众多方案,大多以维稳为主,当中最为激进的,也只是书信一封,以雷鸣镇抚司的名义,请雷鸣山脉上的各方保持中立,不要掺和此事。

诸多方案,各有不同观点,反对者赞成者,都兼有不少。

不过有一个方案,倒是取得了较多的认可。

就是一边用时间换空间,施加雷鸣镇抚司的影响力,请雷鸣大城内的各方派遣力量都参与进来。

同时,书信一封,请雷鸣山脉上的各方,保持中立。

这个方案,认可者虽多,但依旧还是有不少反对意见。

“此事不妥!

以我雷鸣镇抚司的名义,这雷鸣山脉上的各方,怕是未必会卖这个面子。”

“此言有理。

不如以苍龙州镇抚司的名义,施加影响,想来这雷鸣山脉上的各家势力,多多少少都会卖一点面子。”

“就怕是阳奉阴违哦,明面上同意,暗地里该怎样怎样。

真要是这样,我们还真不好撕破脸皮。”

“哎如之奈何?”

众人争论得兴起,争论间,倒是有一人提出了个可行方案。

“诸位大人,以我之见,不如.”

说话的是雷鸣镇抚司巡查署的主官,卫休明。

他说的虽然委婉,但意思却极其明确。

就是可以在书信一封,让雷鸣各方保持中立的同时,再加上一点小小筹码,用以笼络人心。

有大义名分,再有利益筹码,想来这雷鸣山脉上的各家,多多少少也该消停一点。

虽然损失了部分利益,但于大局而言,这点损失完全承担得起。

他的建议刚落,便响起了几道反对声。

“不妥,不妥,大大的不妥啊!”

“我雷鸣镇抚司身负大义,围剿邪魔,难不成还要他们雷鸣各家同意不成?”

不过除了少部分的反对声外,更多的是沉默。

甚至有不少已经开始思考起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了。

比如,像用以交换的利益筹码,从何处筹集。

若是商讨,又该派遣何人前往。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经过短暂的反对后,场中竟然开始出现了赞成了声音。

“此举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几个具体落地的举措,还需要细化细化。”

“利益动人心,用利益笼络,此事倒是”

“双管齐下,此方案倒是颇有可行之处。

只是还是有几点需要明确一下。”

“这雷鸣山脉上的各家都是豺狼虎豹,单单以大义名份,恐怕还真掣肘不了他们。

在用大义约束的同时,给他们吃上几口肉,倒也不是不行。

就是这其中的度,需要把握把握。”

随着方案的持续讨论,场中的赞成声倒是越来越多了起来。

初时说的都还比较婉转,在同意的同时,加了不少限制因素和需要思量的点。

但随着赞成的人增多,这说的话也就慢慢变得直白起来。

“名分利益,双管齐下。

此举合理。”

“话糙理不糙,是个老成之见。”

“赞成。”

“同意!”

周围讨论声浪,此起彼伏,一时间,倒是颇为热切。

不过,陈平安在旁,只听得聒噪。

他沉坐许久,也不想再浪费时间,直接便是表露出了自己的意见。

“此举不妥!”

陈平安话音刚刚响起,场中的热烈讨论便以极快的速度安静了下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