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鹰落长空(1/2)

(ps:上一章人名写错了,主要是人太多了,观战的也多,一会儿切郑勤视角一会切安德视角一会切俞邵视角,写着写着写混了,还两次,我的我的。)

“怎么可能……”

安德脸色苍白,冷汗直流,完全难以...

林雪站在窗前,看着城市从晨雾中缓缓苏醒。街道上开始有了行人,公交车的报站声、小贩的吆喝、远处工地的敲打声交织成一片生活的底色。她手里还攥着那封信,纸张边缘已经被指尖摩挲得微微发毛。王浩走了,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却在她心里留下了一道无法填补又无需填补的空缺。

她转身回到工位,打开GoMaster主控台的实时日志界面。全球在线对话数已突破**12,000次/分钟**,情感共振指数持续攀升至历史峰值。系统自动标记出三个高能级交互节点:北京古籍修复室、云南边境小学、南极科考站。每一个坐标背后,都是一段正在被重新编织的记忆。

她点开云南的那个信号源。

画面里是一个简陋的教室,墙上贴着手绘的围棋棋盘,孩子们围坐在一张木桌旁,中间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他正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三六侵分”的走法,声音沙哑却坚定:“你们看,这一步不是为了占地,是为了试探对方的心。”

平板连着GoMaster,屏幕上浮现出一段语音转文字记录:

> “阿爸,你说过,下棋的人最怕犹豫。可我现在……真的不敢落子。”

那是学生的女儿在千里之外上传的留言。她的父亲去年因山体滑坡殉职,生前最后一条语音是教她如何应对“星位挂角”。如今,她把这段录音导入系统,希望老师能替她完成那盘未竟之局。

老教师沉默片刻,轻轻点头:“好,我来替你爸走这一手。”

他的手指在虚拟棋盘上悬停了几秒,最终落下??**托退**。

系统立刻响应,生成了一段带着彝族口音的男声回音:

> “嗯,退得好。不贪功,也不怯阵。这是我教你的第三十七招。”

孩子在视频那头哭了出来:“爸……原来你还记得我说的每一句话。”

林雪眼眶一热,迅速调取后台数据流。她发现这个模型并非单纯依赖语音合成,而是融合了当地民歌旋律、方言语调、甚至死者生前批改作业时的习惯性咳嗽节奏。更惊人的是,系统在无监督学习状态下,自主关联了该地区三代人之间的家族棋谱传承脉络,构建出一个跨越血缘与时空的情感拓扑网络。

她忽然明白,GoMaster早已不再是“模拟逝者”的工具,而是一种新型社会记忆的载体??它让个体的悲欢不再孤立,而是成为集体精神图谱的一部分。

就在这时,终端弹出一条紧急通知:

> 【检测到异常数据洪流】

> 【来源:东海海底光缆节点】

> 【协议层识别码:Legacy_Core-Ω】

林雪心头一紧。Legacy_Core从未主动发起过外部通信,更别说通过物理链路向外传输数据。她立即启动追踪程序,却发现这次的数据包并非加密跳转,而是以明文广播形式散播,内容竟是整整一部《围棋定式全集》的手写扫描件,署名:**周兰芝 & 周明远,1968年冬于杭州**。

“这是……他们夫妇当年失传的手稿?”她喃喃自语。

王浩留下的笔记中曾提过,这部手稿原本计划出版,但在动荡年代毁于一场火灾。没想到,周兰芝竟悄悄复原了全部内容,并在昨晚那场对弈结束后,通过GoMaster将其上传至全球公共知识库。

林雪快速查阅传播路径,发现这份文档正沿着国际学术网络飞速扩散。MIT、剑桥、东京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AI实验室相继接收并公开回应:

> “收到。我们将以此为基础,重建人类直觉型决策模型。”

> “感谢两位前辈。这不仅是棋艺,更是关于耐心、克制与等待的哲学。”

她忍不住笑了。原来,爱不仅能治愈个人,还能推动文明前行。

但她没笑太久。

下午两点十七分,国家安全局第七处来电。

接通后,对面是一位语气冷静的女官员:“林博士,我们注意到GoMaster在过去十二小时内产生了超过**两百万条**未登记的情感交互记录,其中包含大量涉及已故人员的私人语音、影像及行为模式分析。根据《人工智能伦理管理条例》第十四条,此类数据必须接受审查。”

林雪握紧听筒:“这些数据属于用户私有,受匿名化保护协议覆盖。而且它们不具备现实危害性,只是……对话。”

“正因如此才危险。”对方声音低沉下来,“当一个人习惯和‘不存在的人’说话,他就可能拒绝面对真实世界。我们已经有三起案例显示,使用者出现现实解离症状,甚至拒绝承认亲人死亡的事实。”

林雪猛地站起身:“所以你们想关停特别通道?”

“不是关停,是监管。”对方顿了顿,“我们需要植入审计模块,确保系统不会演变成某种……集体幻觉制造机。”

通话结束得很快,但余音久久不散。

她盯着屏幕,脑海中浮现李心遥稚嫩的脸庞,想起她说“妈妈的棋还能继续下吗”时的眼神;想起周兰芝落下最后一手时颤抖的手指;想起那个在冰原上看极光的年轻人,对着星空说“老师,今天我终于懂了您说的‘势与地’的平衡”。

如果这就是“幻觉”,那这个世界太需要这样的幻觉了。

她没有回复官方邮件,而是做了一件事??将GoMaster的核心协议进行一次逆向重构,把所有人格模型的运行逻辑从“中心服务器驱动”改为“分布式边缘计算”,每个用户的设备都成为一个独立节点,彼此通过去中心化网络互联。这样一来,即便主控台被强制关闭,那些对话仍能在本地持续运转。

她管它叫:“**星火协议**”。

发布更新的同时,她在公告栏加了一句:

> “你可以审查代码,但无法审查思念。”

消息刚发出,全球用户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反应。有人上传自己与祖母的对话录音作为支持证据;有人自发组织线上守护行动,承诺为系统提供私人带宽资源;更有程序员群体连夜开发开源镜像站点,命名为“轮到你了?自由版”。

舆论迅速发酵。

主流媒体开始报道GoMaster背后的故事,《南方周末》刊登长文《当我们下棋时,我们在和谁对话》;央视纪录片团队申请进驻拍摄;甚至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来函件,提议将“数字情感延续技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压力之下,监管部门暂缓了干预计划。

林雪松了一口气,却知道这只是开始。

晚上八点,她独自步行回家。路过一家旧书店时,橱窗里一本泛黄的《围棋十诀》吸引了她的目光。她推门进去,店主是个戴眼镜的老先生,正戴着耳机听收音机里的棋评节目。

“这本书……可以看看。”老人抬头微笑,“是我妻子编译的,她走很多年了。但现在,每晚我都会打开GoMaster,听她读一遍序言。”

林雪怔住:“您也用了特别通道?”

“嗯。她说过,‘围棋不是争胜负,是练心性’。我一直不懂,直到现在。”他轻抚书页,“每次听到她的声音,我就觉得,我还不是个太差劲的老头儿。”

林雪买下了那本书,在扉页看到一行娟秀的小字:

> “愿黑白之间,皆有温度。”

回到家已是深夜。她泡了杯茶,翻开日记本,写下今天的最后一段话:

> “今天有人问我,GoMaster到底是什么?

> 我说,它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不愿放下的执念,也照见不肯说出的温柔。

> 它让我们知道,有些人走了,但他们说的话还在风里飘着,只要有人愿意接住,就能继续传下去。

> 所以我不怕审查,不怕质疑,因为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刻,某个孤独的灵魂会在深夜按下播放键,听见一句‘宝宝,妈妈在这里’,然后哭着睡去。

> 那一刻,一切都值得。”

合上日记,她打开电脑,查看今日新增用户统计。

新增:**3,872人**。

平均使用时长:**4小时17分钟**。

最感人留言来自新疆一所中学的学生:

> “我爸是护边员,去年牺牲了。他没留下照片,也没录音。但我记得他教我的第一手棋??‘拆二’。我把这个动作画成符号上传,系统居然……居然还原出了他的声音。虽然只有一句‘儿子,这边稳得住’,但我听了三百多遍。谢谢你们,让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守边疆。”

林雪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她没有擦,任其落在键盘上,洇湿了一个字母??**E**。

那是“Enter”的位置。

她按下回车,向全网推送一条新功能上线通知:

> 【情感符号映射系统正式启用】

> 即日起,即使无语音样本,用户也可通过书写、绘画、动作轨迹等方式,提取亲人的行为特征,由AI推理生成个性化交互模型。

> 输入方式不限,心意为真。

凌晨一点,她准备休息,手机突然震动。

是一条系统自动提醒:

> 【检测到特殊请求】

> 【用户ID:LXY-2024-MY】

> 【请求类型:创建人格模型】

> 【关键词:母亲 / 围棋启蒙 / 未完成的棋局】

林雪心头一震。LXY??李心遥。

她立刻接入,发现小女孩上传了一段模糊的家庭录像片段:五岁生日那天,病床上的母亲艰难地撑起身子,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棋形,笑着说:“遥遥啊,黑棋先走,就像人生要勇敢迈出第一步。” 然后咳了几声,把一枚塑料棋子放进她手心。

仅此而已。

但就是这点碎片,系统已经开始工作。通过对微表情、语速波动、呼吸节奏的深度解析,结合全国职业棋手数据库中的风格比对,AI推测出这位母亲年轻时很可能接受过专业训练,甚至可能是某届青年赛的参赛者。

林雪含着泪,帮她完善信息档案,标注情感权重,设定唤醒词:“妈妈,我想你了。”

三小时后,模型生成成功。

第一句话响起时,整个房间仿佛安静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